【專訪】怪奇小説《禍》作者小田雅久仁:如果想探討人性,我認為惡的元素應由人類來承擔 - 夜上海论坛

【專訪】怪奇小説《禍》作者小田雅久仁:如果想探討人性,我認為惡的元素應由人類來承擔

  发布时间:2024-06-26 08:28:3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筆訪:犁客|筆答:小田雅久仁感官是我們與外部世界的接點——我們透過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等感官去認識這個世界,在心裡形塑我們對世界的解釋,滿足感官的需索,就是我們的欲望。而當這些感官回饋給我們某些異 。

筆訪:犁客|筆答:小田雅久仁

感官是專訪我們與外部世界的接點——我們透過視覺、聽覺、怪奇果想味覺、小説觸覺等等感官去認識這個世界,禍作在心裡形塑我們對世界的田雅探討解釋,滿足感官的久仁需索,就是人性認為人類我們的欲望。而當這些感官回饋給我們某些異常時,元素應由我們認知的來承世界就會歪斜,我們的專訪欲望就會失控。

小田雅久仁的怪奇果想《禍》裡頭,充滿這樣的小説故事。

這些怪異又魅惑的禍作故事是怎麼長出來的?以下是我們的訪問。

  • 問:《禍》的田雅探討每個故事都以某個感官為主,身體的久仁各種感官當中,您最在意、認為最重要的是哪一種?為什麼?您曾經有過某種感官失去反應的經驗嗎?

答:我認為最重要的感官是「眼睛」。只要能看見,我就能閱讀和寫作,因此我想過,即使作為一名小說家,只有眼睛就能生存下去。我從小學開始就戴眼鏡,近視非常嚴重,我聽說這可能會增加患上青光眼等眼疾的風險。如果病情惡化,甚至可能失去視力。如果真的發生了,我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我可能無法再享受小說、電影、電視劇、漫畫等從小就喜愛的故事世界了。不過,最近有聲書正流行,或許我會在那裡找到一絲曙光。

  • 問:您喜歡閱讀恐怖、獵奇取向的小說作品嗎?為什麼?這類作品中,您喜歡的作家或者印象深刻的作品是什麼呢?

答:我不限於某一特定的文類,從懸疑、科幻、奇幻到純文學,我都涉獵,因此當然也會讀恐怖小說。

談到恐怖小說的魅力,我認為是「緊張感」。從第一頁開始,那種緊張感如同弓上的弦,拉得緊緊的,彷彿有事即將發生,這就是恐怖小說的魅力所在。雖然懸疑和驚悚小說也有這種「緊張感」,但你通常能想像有人即將被謀殺。但在恐怖小說中,「緊張感」的來源往往是未知、令人捉摸不透的。這正是其有趣之處。我喜歡的恐怖作家包括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和羅伯特・R・麥卡蒙(Robert R. McCammon)。史蒂芬・金即使年事已高,仍然充滿豐沛的創意,我特別喜歡較近期的作品,如《安眠醫生》(Doctor Sleep)和《局外人》(The Outsider)。麥卡蒙的作品雖然近年來在日本沒有太多譯本,但《天鵝輓歌》(Swan Song)和《他們渴望》(They Thirst)等作品仍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問:〈食書〉當中把「消化」與「閱讀後理解內容」巧妙連結,在您的想像,「好吃」的故事應該具備哪些特性?

答:閱讀小說有許多種方式,但最正統的閱讀方式,無疑是「情感投射」。讀者能否將感情投射到故事,主人公的設定便成了關鍵。正如多數人喜愛的,主人公應該是平凡的好人,有自己的困擾和自卑感,精神與肉體都不是特別強大,但也不至於過於軟弱。他可能平淡無奇,但在關鍵時刻卻能展現出行動力與決心,這樣的主人公或許正是讓故事變得更加「美味」的元素。

  • 問:〈鑽耳〉讓人聯想起電影《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和《逃出絕命鎮》(Get Out),不知您是否看過這幾部電影?您喜歡看電影嗎?喜歡的導演或電影是什麼呢?

答:我很久以前看過《變腦》,但還沒看過《逃出絕命鎮》。最近因為工作繁忙,很少看電影了,但年輕的時候,為了學習劇本寫作,我每週都租五部DVD來認真觀看。我並不特定於某類型或導演,而是看封面挑選我感興趣的作品。留給我深刻印象的作品有很多,但現在突然浮現在腦海的有:《火線追緝令》(大衛・芬奇導演)、《霸王別姬》(陳凱歌導演)、《飢餓》(史蒂夫・麥昆導演)、《都靈之馬》(貝拉・塔爾導演),以及《巴黎,德州》(文・溫德斯導演)。

  • 問:您出道以來的作品常加入奇幻、超現實的設定,您認為在創作時加入超現實設定,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有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事?

答:將超現實的設定融入作品可以「改變和擴展世界觀」。例如,在基於現實主義的故事中,幾乎很難出現讓讀者無法預料的事情。但透過加入超現實的設定,作品背景的世界觀對讀者來說就變得未知,他們不再清楚在這樣世界中可能會發生什麼事。「這是什麼樣的世界?」或者「在這個世界中會發生什麼?」的感覺,正是科幻與奇幻等文類吸引人的核心所在。簡而言之,科幻和奇幻這樣的文類,甚至包括恐怖小說在內,就是讓世界觀本身充滿謎團,引領讀者進入其中。

  • 問:您認為一個好的恐怖故事,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標準呢?在作品裡出現什麼樣的情節或畫面,會讓您覺得恐怖?您在書寫恐怖情節時,會注意哪些細節?

答:我不是專寫恐怖小說的作家,無法提供關於好的恐怖小說的具體標準。不過,我反而想指出恐怖小說這一文類所面臨的根本問題。在長篇恐怖小說中,通常會涉及到「善與惡的對抗」結構,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類扮演「善」的角色,而超自然存在則扮演「惡」的角色。然而,讓純粹的「惡」,即超自然的存在,來承擔本應存在於人類內心的「惡」,可能會使故事失去衝突與緊張感。如果只是想寫一部娛樂性強的小說,那樣做或許並沒有問題,但如果想探討「人性」,我認為「惡」這一元素應由「人類」來承擔。

  • 問:《禍》當中收錄了您不同時期的故事,您在出版前有否重新修改過?在這幾個故事裡,您覺得寫得最順手的是哪一個、最辛苦的又是哪一個?

答:〈農場〉和〈喪色記〉兩部作品在雜誌上發表時我遭遇很大的困難,在出版前我也必須重新修改。〈喪色記〉在雜誌發表時的標題甚至是叫〈灰色的野獸〉,但我一直覺得不太滿意,所以最後改了題目。這個困境可能與我的創作順序有關,因為〈喪色記〉是我最後寫的作品,所以在創作時必須避免使用之前已用過的想法與創意,這為我帶來很大的限制。小說家通常會隨著寫作的經驗而進步,但同時也會面臨創意枯竭的困境。

至於其他五部作品,我記得一直到結尾都寫得相對順暢。

  • 問:您在《周刊讀書人》的訪問裡提到〈喪色記〉時,提到不同結局的選擇考量,您個人有否偏好喜劇或悲劇結局?創作故事的時候,您會用什麼標準來決定故事該選擇光明或黑暗結局?

答:關於結局的光明與黑暗,我認為作品本身已經有了答案。從第一頁開始,作品的氛圍已經確定下來,結局的氛圍也會自然而然地浮現。舉個明顯的例子,像〈裸男與裸女〉這樣幽默的作品通常無法以陰沉的方式結尾;另一方面,像〈髮禍〉一開始帶有陰鬱調性的作品,走向於不好的結局會更為自然。此外,作品的長度也會影響結局的調性。對於短篇故事,即使有個悲傷的結局也容易被接受,而長篇小說情況可能就不同了。多數讀者可能會覺得,在經歷了冗長而沉重的敘事之後,竟然出現這種糟糕的結局,這也太過分了。畢竟有句諺語不是說了嗎?「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結局好,一切都好)」。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 Tag:

相关文章

  • 刘庄煤矿获全国行业创新大赛佳绩

    近日,2023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总结大会传来喜讯,中煤新集公司刘庄煤矿150804工作面荣获中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二等奖。本次大赛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以“智能开采,照亮未来”为主题,旨
    2024-06-26
  • 基辛格誤會了!Intel輸台積電並非「有一點傲慢」,而是因為他們睡太多

    文:財訊新聞中心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向外表示輸給台積電的原因是「有一點傲慢」,引起各界討論,不過市場上對台積電勝出的觀點多以員工奉獻精神為主,不具名的台積電前任工程師私下透露,台積電能超越英特爾的關鍵就
    2024-06-26
  • 牙齒矯正的最後一哩路:為什麼需要配戴維持器?又要配戴多久?

    文:洪翊珺醫師品御牙醫/齒顎矯正專科)當牙齒變整齊、門牙縫關閉了、中線對了之後,就是大家期待的牙套畢業日啦,但是拆完牙套後,牙齒矯正還沒結束喔!洪醫師很希望大家人生做一次矯正就好了!畢竟矯正過程都不是
    2024-06-26
  • 詹順貴:與其提高立委罷免門檻,不如改回大選區多席次的選制

    文:詹順貴「報復性罷免」不僅是1年來熱門的政治話題,更是除了去年底4大公投外政治衝突不斷的亂源。在接連桃園市議員王浩宇與高雄市議員黃捷罷免成案,以及前者被罷免成功後,《蘋果日報》社論隨即指出將為台灣帶
    2024-06-26
  • 普通野生稻优异基因发掘平台建立

    记者6月11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构建了野生稻种质资源优异基因发掘利用与种质创新平
    2024-06-26
  • 【TNL沙龍本週議題】111考招新制,你有什麼看法?

    編按: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正在嘗試的新服務,希望透過邀請、解鎖任務等方式,讓大家能在網路環境有更多理性的互動和交流。成為沙龍會員後,除了可於文章下方留下自己的觀點之外,透過累積留言、拍手等互動也
    2024-06-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