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書出版變質為幫名人打廣告的工具,實質上就和怪怪的宗教書差不多

  发布时间:2024-05-18 14:53:5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網路發達的時代,傳統的出版業及書店業者受到衝擊已經不是新聞了。當初我是從一些報導得知這些業界正在面臨衰退,自己沒有實際感受到。不過最近五年間,我的生活圈的書店真的一間間地消失了。以前,我的徒步生活圈內 。

網路發達的日本時代,傳統的新書出版業及書店業者受到衝擊已經不是新聞了。

當初我是出版差從一些報導得知這些業界正在面臨衰退,自己沒有實際感受到。變質不過最近五年間,為幫我的名人生活圈的書店真的一間間地消失了。

以前,打廣的宗多我的告的工具怪怪徒步生活圈內有兩間TSUTAYA(有影音出租服務的蔦屋書店)。雖然TSUTAYA不是實質上和大型書店,但是教書陳列的書籍一直有更新,平常已足夠讓我找到可以用來充實知識的日本新刊書。我通常會在這兩家店買新書、新書雜誌、出版差漫畫等。變質如果要買比較專業的為幫書,只要搭不到10分鐘的電車,就有一間紀伊國屋書店。那間紀伊國屋書店的規模雖然也不算大,但是陳列的專業書也算夠多。

這三家書店,都在這五年間歇業了。

我常常會到上野和御徒町一帶購物。以前上野有一間蔦屋書店。我買完東西時常常會去那裡看看有沒有不錯的新刊書。不過這間蔦屋書店在三年前歇業了。

JR上野車站大樓有一間明正堂書店。雖然不是大型書店,但是經營得相當用心。在我常去的TSUTAYA、紀伊國屋書店、蔦屋書店歇業後,明正堂書店就變成我補貨的地方。不過這家店也在2022年5月歇業了。

現在的我當然還是有書店可以逛,只是沒有以前那麼方便了,書店的選項也沒有以前那麼多了。我在日常生活中「順便」去書店看看的機會也變少了。徒步圈內沒有書店,對我而言也相當痛。

日本蔦屋書店盼在台開出獨立單一店面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在我生活周遭的書店一間間消失之前,我其實也有感受到日本的「書」的變化。

以前學生時代,我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去逛書店。每次逛書店,都會有新發現。不過到了2010年代中期,我在書店裡得到的新發現漸漸變少了。

我平常去逛書店時,花最多時間的就是確認有沒有新出版的「新書」。本來日本的新書主要是定位在「給大眾讀的大學通識教材」。新書的作者多半是一些學者或是社會某些領域的專業人士。在日本,從學校畢業後,出了社會,只要常讀新書,還是可以保持相當程度的最新教養知識。

不過在2010年代的中期,新書漸漸變質了。很多新書的書腰部分開始出現作者的照片。這些作者的少數是真的有專業學識的人,但是大部分是一些常常出現在媒體上的話題名人。這代表新書的教養知識媒體的色彩越來越淡,漸漸淪為幫名人打廣告、讓名人宣傳個人心得的工具,實質上就和怪怪的宗教書差不多。

這些名人寫的新書不外乎是一些生活或事業的理念。這些理念或許有可以參考的部分,但是那就只是某個人在某種環境、某個狀況下得到的經驗及想法而已。這種書缺乏宏觀的視野,和教養的本質背道而馳。

出版社賣名人的書,在書腰上放名人的照片,可能是因為網路時代的紙本書的生意真的很難做,所以只能求助名人的光環。甚至可能從一開始就只把消費群限定在這些名人的支持族群,而非一般大眾。名人的支持者在書店裡看到有名人照片的書,可能就直接拿了去結帳了。

我不是這些名人的迷,也不期待從這些名人的個人理念中得到有系統的知識,所以我在書店裡看到書腰上帶了照片的新書,就會直接跳過。不過和名人無關的教養新書真的比以前少了很多。以前我每一、兩週就可以買到新的教養新書,不過現在去書店逛教養新書的架區時,看到最後常常是空手而歸。

shutterstock_684664588ok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網路資訊對出版及書店業者造成衝擊,是因為用網路查資料比找書本、翻書查資料方便太多了。而且網路還提供了大眾集體智慧集結的空間,這是書本很難取勝的地方。

舉例來說,日本有不少拉麵饕客。他們會到處去吃拉麵,然後把心得評論寫在網路上。這些默默無聞的小市民專家生產的資訊,是書本或雜誌很難做得出來的。雜誌或許可以做拉麵的特別企畫,但是雜誌必須考量店家的商譽,內容可能會寫得比較保留。至於小市民專家就比較沒有這種顧慮了。所以看這些拉麵饕客的心得找好吃的拉麵店,會比看書或看雜誌有效率。

以前的小市民專家是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在個人網站或部落格上,現在則有讓大眾提供資訊的評價餐廳的網路平台。這種網路平台看似方便,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那麼浪漫。這一類平台往往會用一些系統獎勵的方式,吸引大眾在平台上提供消費經驗。不過這種方式往往會引來一些只想得到虛擬獎勵,卻沒有能力提供精確的現實資訊,或是根本不關心自己發的資訊,也不想對自己發的資訊負責任的人。而且這樣的人往往是多數派。

以前在個人網站或部落格留下心得評論的小市民專家,是因為真的有探索世界的熱情,所以才會在自己的網站或部落格中留下記錄。至於大眾平台的使用者,往往是為了得到系統的虛擬獎勵才會在平台留下資訊,而且留下品質不佳的資訊也一樣可能得到獎勵。兩者的生產資訊的動機根本不同,所以造出來的資訊品質當然會發生落差。結果追求獎勵的多數大眾的聲音,就把少數專業饕客的聲音洗掉,汙染了網路資訊品質。

集體智慧徒有集體的形,沒有智慧的質。

最近幾年,網路資訊的缺點也漸漸顯現。惡質廣告網站及內容農場大量複製生產,稀釋掉了全世界有意義的資訊,資訊的母群體受到嚴重汙染。舊型的資訊平台退場,讓過去小市民專家貢獻的重要資訊完全消失。

十年前,很多人覺得在數位化技術進步後,資料可以永久保存在網路上。不過現種期待已經變成非現實的幻想。真正的現實是,網路上的資料已經開始大量消失。網路不但不會永久保存資訊,資訊在網路上的保存期限反而有越來越短的傾向。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