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六部曲》導讀:從「存在」「宗教」與「價值」這三重結構,解析「沙丘宇宙」基本格局

  发布时间:2024-05-18 16:17:2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周偉航倫理學研究者)【導讀】沒有救主的世界:沙丘的存在、宗教與價值「這世上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國際歌》中文版,第二段《沙丘》系列小說本身即有驚人的「 。

文:周偉航(倫理學研究者)

【導讀】沒有救主的沙丘世界:沙丘的存在、宗教與價值

「這世上沒有救世主,部曲本格也沒有神仙皇帝。導讀要創造人類的從存幸福,全靠我們自己。宗教值這重結宙基」

——《國際歌》中文版,與價第二段

《沙丘》系列小說本身即有驚人的構解「資訊量」,而隨著幾十年來愛好者的析沙詮釋與各類衍生產品,這「沙丘宇宙」已複雜到需要專屬的丘宇維基資料庫才能釐清;「沙丘學」也成為科幻小說愛好者的起手式,少了相關知識,沙丘或許就不易掌握其後各類科幻作品中的部曲本格深意。

而願意參考這篇導讀的導讀讀者朋友,可能多半是從存首次接觸《沙丘》系列小說,因此在這個簡短的宗教值這重結宙基「推坑」部分,我將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與價方式來解析《沙丘》的基本格局。

整體來看,《沙丘》是「倒吃甘蔗型」的小說,即便是忠實的粉絲。也認為最前頭的數十頁有如一團迷霧,繞來繞去的,不知作者想表達什麼。這是因為「沙丘宇宙」與我們現處的時空大不相同,若要掌握劇情進度,又要同時學習沙丘宇宙的基本知識,自然會像是突然穿越到「異世界」,連呼吸都覺得困難。

而要突破這層「考驗」,並不是靠「爆雷」,這故事劇情的部分,還是應該交給讀者來自行體驗;能在導論部分提供的協助,或許是以簡要方式來介紹《沙丘》世界觀,因此以下就由「存在」「宗教」與「價值」這三重結構來說明沙丘宇宙的運作模式。

存在結構

《沙丘》是發生在未來世界的故事。人類文明勉強在對抗人工智慧的大戰中獲勝,也因此決定不再使用電腦高科技。但人類為了滿足生命需求,也演化出替代的解決方案;例如某些人類變成類似電腦的角色,擁有大量知識,也能高速運算,這些人在書中被稱為「晶算師」,可視為理性的象徵。

少數女性則發展出高度的心靈能力,是平民的宗教祭司,也是統治階級倚重的先知,她們在書中的代表團體是「貝尼.潔瑟睿德女修會」。而掌握星際移動關鍵技術的是身型外表已不似人類的「宇航公會」成員。

有了這些高度變異人類的輔助,掌握資源的封建貴族得以向宇宙深處擴張。在《沙丘》故事開始時,人類是由單一帝國控制,也在多個星球上殖民,龐大的星際貿易財富掌握在「鉅貿聯會」手中,而該公司的股份則由各級貴族持有。而在貴族與特化人種之外,還有著大量的普通人類,他們如螻蟻般的生活在帝國的中下層。

因為資源的不均或不足,《沙丘》的世界充滿躁動與陰謀,而變動的關鍵推力並非金錢,而是「香料」。「香料」是目前地球上不存在的物質,在《沙丘》世界中,也只出產於一個地表全是沙的星球;不但需要透過人力開採,而且難以提高生產效率,產量相當有限。

而香料除了是生理上的良藥,也有類似成癮藥物的精神效果,亦是進行星際旅行的要素之一,因此從開採、運輸到持有,都不斷引發衝突和戰爭。《沙丘》系列就是橫跨數千年的宇宙衝突史,而「香料」就是歷史向前推進的燃料,各集主角都試圖建構新的分配原則,但後人搶佔香料的慾望又破壞一切的努力。新手讀者可先把「香料」理解成某種超級毒品,就更能體會初期主要角色的瘋狂舉動。

宗教結構

中文讀者在初次接觸《沙丘》時,可能會漏接某個作者預設的深層脈絡,那就是西方一神教(如基督教或伊斯蘭)的「救世主」概念。雖然《沙丘》在宗教內涵上並未緊貼一神教信仰,因此不算是宗教寓言,但全系列都在玩弄、批判救世主概念,更有許多用詞暗示主角與宗教經典中的救世主有關,因此讀者朋友們也最好先理解西方人對此概念的執著。

華文故事中的英雄,通常都是在「人」的層次來解決「人」的問題,這些英雄也很少成為神權領袖;但在西方寓言或傳說中,很常出現人神合一、政治與宗教結合的「超級英雄」,而這英雄就與宗教經典中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的「救世主」的概念綁在一起。

宗教經典中的救世主,是在出生前就被預定救世任務,他擁有神聖血脈與神選許諾,也會經過一系列考驗與磨練,最終突破肉體與精神的限制而終結混亂的末世,並創造幸福的新世界。在這過程中,救世主將由人轉變為半人半神,甚至完全脫去人性而成為神。

而《沙丘》系列的每一集都可視為某位救世主的傳記,這些救世主們繼承了西方救世主的刻板印象,但也都開啟了某種新的可能性。各集的開端都充滿了威脅與挑戰,而註定成為救世主的主角則一路過關斬將,逐漸接受自己的使命,最後得以超凡入聖,強勢收斂該集的故事線。

各主角之間也有某種血源關聯性,因此《沙丘》也可說是救世主家族的故事,但每位主角所面臨的困境皆不盡相同,其所採取的具體解決方案也不太一樣,甚或完全矛盾。有些主角成王、成聖,有些主角歸於沉寂,甚或失去自我、不人不獸。因此《沙丘》批判了傳統宗教的救世主,也批判了它所創造出來的新救世主。

價值結構

若救世主都失敗了,那什麼是對的、好的、值得的?《沙丘》宇宙不存在普遍的價值原則,是非對錯由強者所決定。貴族們雖講求榮譽,重視與「晶算師」、「貝尼.潔瑟睿德女修會」及「宇航公會」的合作關係,但這些社群之間也不存在信用契約,之間的合作關係是暴力的相互抵消,即「賽局均衡」;若這均衡被打破,所有原則都在轉瞬間成為歷史。

就道德角度來看,多數英雄故事若非探討社會公義,就是為了報恩報仇,因此會與「正義」或「報償」這兩種道德要素緊密相關;但《沙丘》就算觸及這些議題,最後也都是「存而不論」,不給答案。這或許會讓讀者覺得失落,甚或認定作者收尾失敗,但正如作者對救世主的批判,《沙丘》也對道德原則進行了多層次的批判,不斷質疑先前的主張,因此讀者最後能確定的,並非標準答案為何,而是「哪些答案不可行」。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