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的足跡》:在新仙女木事件前,北美洲有十一萬七千年的時間能發展出一個高度文明

  发布时间:2024-05-16 17:47:3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葛瑞姆・漢卡克Graham Hancock)第三十章、地球失落文明之謎的解答時間長得足以發展出一個文明人們一直認為北美洲在冰河時期之前,一直是一片無人居住,沒有考古價值的大陸,直到人類首次遷徙過白 。

文:葛瑞姆・漢卡克(Graham Hancock)

第三十章、諸神洲有展出地球失落文明之謎的足度文解答

時間長得足以發展出一個文明

人們一直認為北美洲在冰河時期之前,一直是跡新件前一片無人居住,沒有考古價值的仙女大陸,直到人類首次遷徙過白令陸橋後,木事明文化才傳入此地。北美大家一直深信人類是萬千直到很晚才遷移至北美洲。人類到達北美洲時,年的能發我們的時間祖先早已「遠離非洲」,已經在歐洲、個高亞洲和澳洲定居了數萬年。諸神洲有展出這種根深柢固的足度文信念,讓人們覺得沒有必要白費力氣在北美洲尋找文明的跡新件前起源。

我之前已介紹過遠古美洲殖民的仙女新證據。隨著這些證據的木事明出現,我認為在這場論戰中,新仙女木撞擊假說已明顯地反敗為勝。在過去,人們可以很合理地質疑,為何失落文明的故鄉是位在北美洲。但目前比較合理的質疑反而是,它的故鄉為何不能是在北美洲。畢竟在一萬兩千八百年前的大災變中,這個大陸要比其他各大洲受到更嚴重的破壞,它原本很豐富的史前歷史也遭到重創和粉碎,最後被洪水沖走了。

我在這場調查中,常會想到湯姆・德梅雷在聖地牙哥自然史博物館,向我介紹賽魯迪乳齒象遺址的發現時說的一番話:

如果你到某處調查時,就先入為主地認定那裡在十三萬年前沒有人類活動,那麼你絕不可能會找到當時曾有人類的證據。但如果你能不預設立場,在適當的地點深入挖掘,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湯姆指的,就是他和他的團隊對乳齒象骸骨做出的結論。這副骸骨目前仍展示在他的博物館中。我在第五章介紹過他的結論,那就是在十三萬年前,人類吃了這隻乳齒象的屍體。湯姆那段話的大意,就是人們一直堅信,在十三萬年前不可能有人類到達美洲。這個一廂情願的想法,讓我們長久以來一直無法針對其他可能性進行調查。如果我們能設定更精確的目標,並堅持尋找,也許我們能找到更多人類於遠古時代在美洲活動的證據。

如果當時的人類只會用石頭敲碎乳齒象的大腿骨,以便吃掉其中的骨髓,這當然稱不上是失落文明。他們只是祖先人種,也許在解剖學上還稱不上是現代人。但賽魯迪乳齒象遺址之所以重要,是在於它是新大陸在遠古就有人類的有力證據。正因為如此,它才能被發表在《自然》期刊上。如果北美洲在十三萬年前就有人類了,當地人類史的長度,就是歐洲已知人類史的兩倍以上。如此一來,在新仙女木浩劫發生前,北美洲就有十一萬七千年的時間,能發展出一個高度文明。

既然如此,如果北美洲曾發展出高度文明,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為何我們非要一口咬定美洲的文明發展史,是開始於新仙女木期末期的新石器時代之初,還把這種理論奉為金科玉律呢?美洲文明發展史為何一定非要在那時開始不可,而不能在更早之前開始呢?為何美洲一定要等到末次冰河消退事件後才出現文明,而不可能在更早之前,也就是湯姆・德梅雷說的「十四萬年前到十二萬年前之間的冰河消退事件」,就有人類殖民,在那時就開始發展文明呢?

所有學者都同意,在那次冰消事件到下次冰消事件之間,也就是到新仙女木期之前兩千年,博令─阿勒羅德小間冰期出現之前的十二萬年中,從南到北縱貫西半球的美洲大陸,是被大西洋、太平洋和堆積如山的冰層隔絕著,無法和世界的其他地方聯繫。雖然白令陸橋在當時仍可通行,但亞洲的移民仍無法進入美洲。

但對那些在十二萬年前就生活在冰帽以南的人們而言,當時的美洲就像是一片樂土。他們不必擔心其他地區的民族入侵,又有豐富和多樣的自然資源。新大陸的環境和其他各大洲截然不同,因此人類在此的發展之路,也可能和其他地區大異其趣。美洲人應該能更快地脫離狩獵採集的生活,也更容易發展出更早的文明。

神祕的力量

如果新仙女木期的地球巨變,摧毀了某個史前文明的所有紀錄,那麼我們還能對這個文明做出任何正確的評估嗎?

從這個文明後代的信仰系統看來,我認為它的宗教一定深入地探討過死亡之謎。此外,在遠古的地圖中,就已經精確描繪出地球在冰河時期的樣貌。在我看來,這就意味著這個文明已發展出極先進的航海科技,和十八世紀末歐洲航海家掌握的科技相比也毫不遜色。我還認為這個文明已掌握了深奧的幾何學和天文學。此外,這個在北美洲與世隔絕地發展了數萬年的「失落」文明,也許和我們的文明有截然不同的發展過程。它也許已經發展出考古學家無法辨識的科技,因為現代科學並不了解這些科技的運作原理,對它們能支配的力量也一無所知。

諾貝爾獎得主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 Soddy)是核子物理的先驅之一,他於一九二○年發表的著作《鐳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Radium)中,推測曾有個「人們一無所知,也意想不到的遠古文明,而且它的其他遺物都消失了」。他接著說到一個有趣的比較。在他的時代,人們認為鐳之類的元素蘊藏著取之不竭的核能。而遠古傳說中神奇的「魔法石」,則具有點石成金、起死回生的魔力。他認為鐳和傳說中的魔法石之所以相似並不是出於巧合。這種相似性只是說明了,「在已失傳歷史的很多時期中,都會一再出現類似的情節」:

有些人認為曾有某個已經被遺忘的人種,他們不只擁有現代人的知識,還發展出我們仍未發展出的能力?從這些傳說看來,這種說法可能確有其事。根據科學界的研究,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場承先啟後,日新又新的發展。因此今日的人類才會擁有強大的能力。種種間接證據也證實了,人類確實是在循序漸進地發展中。傳統觀點則認為人類的發展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沉淪,但這種觀點反而比較不能自圓其說。

但換個角度而言,這兩種觀點其實也並不矛盾。如果某個人種具有點石成金的本事,他們就不必為了維持生計而終日奔忙了。既然現代工程師僅靠著有限的資源,就能達到目前的成就,那個被遺忘的人種應該能改造一個沙漠大陸,讓南北極的冰雪融化,把全世界變成一個幸福洋溢的人間天堂。也許他們還探索過外太空。也許他們唯一留下的,就是人類沉淪的傳說。當時不知為了什麼原因,文明世界又被無堅不摧的大自然打回原形,從蠻荒狀態重頭開始,在亙古長夜中舉步維艱地向上發展。

雖然一九二○年代的考古學家看不出來,但二○二○年代的考古學家很可能會發現,這種遠古科技可以用於發展核能。就算擁有這項科技的人不藉由它發展核能,其他人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這是因為現代科技已非常進步,核能對我們而言已經很稀鬆平常了。索迪對核能的了解就遠比不上我們了。他想像中的史前遠古失落高度文明,己經徹底了解原子奧祕。但索迪在寫這段文字的時代,是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前二十五年,和第一座核能發電廠開始運作前三十五年;當時人們才剛開始研究危險的核能。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