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女人、其他人》推薦序:十二位非裔女性的故事交織,記錄了英國社會的複雜樣貌

  发布时间:2024-06-03 15:29:1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許菁芳作家)【推薦序】精彩又複雜的女性生命,英國文學的百家齊放《女孩、女人、其他人》是作家柏納汀.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的巔峰之作,她以這本書獲得二○一九年英國布克獎T 。

文:許菁芳(作家)

【推薦序】精彩又複雜的女孩女人女性女性生命,英國文學的其人百家齊放

《女孩、女人、推薦其他人》是序位作家柏納汀.埃瓦里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的巔峰之作,她以這本書獲得二○一九年英國布克獎(The非裔複雜 Booker Prize)。她是事交史上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非裔女性,也罕見地與另外一位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共享本次殊榮。織記

愛特伍是錄英加拿大國寶級文豪,她獲獎的國社小說《聖約》(The Testaments)是一本續集,接續她前著《使女的樣貌故事》(The Handmaid's Tale),同時也曾改編為知名影集,女孩女人女性台灣讀者或許並不陌生。其人布克獎早年也曾有過兩位作家共同得獎的推薦前例,但後來更改規定只能由一人獨得。序位二○一九年,非裔複雜埃瓦里斯托與愛特伍兩人獲提名的作品不分軒輊,評審團經過激烈辯論難以抉擇,決定破例讓兩位作家共享榮耀。

本書由十二位非裔女性的故事交織而成。從一位中年女同志劇作家艾瑪開始串連,讀者逐漸認識她的女兒、朋友、朋友的母親、祖母、老師、學生,以及構成她們獨特生命經驗的人事物。角色上下起碼跨越三代,地理空間涵蓋且超越英國本土。每個女人是一個章節,故事線推移如水流般起伏跌宕,時而涓涓細流,時而浩浩湯湯,開展百年來英國的社會變遷,跨國移動,性別認同,種族、階級革命。簡而言之,雖是講十二個女人的故事,但是她們記錄了英國社會的複雜樣貌。

本書有三大特點。第一,她的敘事觀點是演化而非進展。非裔女性是雙重少數族裔,結構上是弱勢,長期受忽略乃至歧視——在這個歷史前提下,記錄她們的生命史,往往很難跳脫失敗者悲劇或者成功突圍的二元視角。但是,埃瓦里斯托成功地創造一種同理而貼近個人的角度, 描繪出每個人的生命長河。無論她從何處出發,重點是她在旅途中的風景,每一次的選擇,有時軟弱有時堅強,有時卑劣有時偉大。

例如雪莉,她是中學老師,曾經抱持著夢想投入教學現場,卻逐漸被學生、同事、政策消磨殆盡。每年,雪莉仍然將幾個前景看好的孩子納入羽翼,確保他們從貧民窟中鯉躍龍門,確保她自己的信仰——教育足以翻轉生命——依然保有部分光潔。但是雪莉的奉獻並不完全甘願。有一部分的她非常苦澀、充滿怨恨,企圖以學生翻轉的命運來否證她自己放棄翻轉的命運。

雪莉的生命乍看之下是理想主義者的現實殞落,但她同時又是資本積累的成功案例,而她的內心世界,更是一場充滿衝突糾葛的大戲。這是作者的成功之處,隨著角色發展,讀者見證人的複雜,不能用單一量尺衡量生命的內涵。

第二,人與人的關係是自我的表達——面對生命時,沒人是受害者也沒人是復仇者;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鬥士。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多明妮克,她是在倫敦劇場工作的女同志,在地鐵站撞上真愛,妮辛格,一位來自美國南方的基進女性主義者。妮辛格彷彿女神,嚴格素食者,禁酒禁菸,是吉普賽造屋者,在全美各地的「女子土地」生活工作,每完成一份工作就轉到下一個基地。

多明妮克愛慘了妮辛格,一步步陷入俘虜關係而不自知。妮辛格所使用的語彙非常華美——向父權與種族霸權宣戰,追求自由、解放壓迫、發展認同——但是,落實到生活中,多明妮克所面對的嚴格紀律,還有令人窒息的親密關係,其實都是妮辛格控制伴侶的方式。但我喜歡作者描繪多明妮克的方式:她逃離妮辛格之後,並沒有停留在受害的經驗當中,她接受自己曾經軟弱,她帶領自己前進。她在加州緩慢重建生活,參加諮商團體、打工、接案,逐漸獨立。多年後她再度戀愛,與她的同志伴侶領養一對可愛的雙胞胎。三十年的美國生活,多明妮克建立了新的家園。她是在親密關係中受虐的倖存者,但她允許自己帶著這樣的過去,繼續活下去。

《女孩、女人、其他人》的最後一項特點是文字形式。這本書雖然是小說,但它的形式像是斷句的散文,幾乎沒有句點,甚至在很多地方都是單字斷行。這是作者的實驗,嘗試一種對讀者更友善、更輕易的表達方式——閱讀感其實更貼近我們在網路與社群媒體上的習慣。

因此,這本複雜的小說可以很快速地推進,不需要停下來推敲或反覆咀嚼;更令人驚豔的是,這種文字形式無損細節的細緻,情節轉折,以及結構的精巧,依然能帶給讀者精彩小說的迷路感。換句話說,這本書的有趣之處不止於它的內容,閱讀它的過程也是一項亮點。讀來輕易、快速, 卻能夠鋪陳、累積深厚的脈絡。這是極為有趣的閱讀經驗。

真正的傑作往往是無形勝有形,埃瓦里斯托在這本書裡所達到的境界也是如此。首次閱讀草稿時,我其實一直沒有意識到書中所有角色都是非裔;我只感覺這些女人的生命如此複雜精彩,告訴我許多我本來並不知道的英國社會與歷史面向。直到完讀,我才發現原來這十二個角色都是非裔,也才意識到這是作者埃瓦里斯托的精心設計——她認為英國小說中的非裔女性角色實在太少了,因此決定要盡她所能地寫出越多角色越好。她的巧思極為成功。身在世界另一端的我,對英國文學毫無所知,第一次閱讀現代英國小說就能夠從她們的視角切入。

非裔女性的故事曾經罕為人知,無疑是一大憾事;不僅僅是英國文學的遺憾,也是世界文明的遺憾。幸好,我們是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塊肥沃的夢土已經開始百花齊放。

書籍介紹


  • Tag:

相关文章

  • 德國多地公共交通系統將舉行大規模罷工

    德國服務行業工會當地時間2月28日宣布,德國多地公共交通系統的員工將在3月3日進行大規模罷工,以在勞資談判中向資方施壓。來源:央視新聞)責任編輯: 蔡洋子
    2024-06-03
  • 曾文誠《60歲的我,也能完成226超級鐵人三項》:還好有教練「推坑」,讓我品嘗到完賽的美好

    文:曾文誠那些人,那些事「為自己負責」是我行事的準則,總是希望把事情都做好,未必是一百分,但至少對得起自己。很喜歡那種專精做一件事的感覺,李國修的那句「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我將它當做座右銘,
    2024-06-03
  • 音樂心理學:為何分手總喜歡聽失戀歌?你也有秒哭的歌單嗎?

    文:魚仔「只期待 後來的你 能快樂……」「好好分開應要淡忘 你找到你伴侶……」「給我一個理由忘記 那麼愛我的你……」你有試過失戀的時候不斷單曲循環悲傷的歌嗎?你有屬於自己的失戀秒哭歌單嗎?明明愈聽愈虐
    2024-06-03
  • 父母老了,子女也老了

    上水9月6日有一宗雙屍案:年約六旬的兒子突然猝死,百歲母親因為不良於行而無人照顧,最終也去世。直到鄰居嗅到異味,才發現兩人倒斃寓所之中。香港現時有約3800名百歲老人。根據聯合國在2019年的世界人口
    2024-06-03
  • 培训火爆、证书井喷、标准未明:家庭教育指导师“虚火”

    家庭教育指导师是以科学的方法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专业工作者。 梁淑怡/图)“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以下这几个问题,您有没有遇到过?如果有遇到过的话,大家公屏里边扣个1。”2022年10月17日,一场持
    2024-06-03
  • 陽光對身體有4大好處,但怎樣曬才安全有效?

    有不少都市人都怕曬太陽,總是避開陽光甚至撐傘阻擋,其實大家怕會曬黑長斑之外,更擔心過度曝曬會造成皮膚癌。其實適當的「曬太陽」就是最簡單有效的保健方法,因為陽光不僅能增加免疫力、抗憂鬱,同時也能增加身體
    2024-06-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