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才達成「歷史性協議」,IUCN再警告:食用鮑魚成隱憂,東非儒艮已進入極危名錄

  发布时间:2024-05-20 01:04:4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原定於2020年10月,由中國主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在因疫情延宕兩年後,12月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這是繼2010年的名古屋COP10之後,再度聚集近兩百個國家代表,共同討論未來十年人類 。

原定於2020年10月,才成隱由中國主辦的達成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在因疫情延宕兩年後,12月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歷史這是性協繼2010年的名古屋COP10之後,再度聚集近兩百個國家代表,議I憂東共同討論未來十年人類和生物的警告進入極危共存目標。

主要達成什麼協議?

《BBC NEWS 中文》引述加拿大環境部長史蒂文・吉爾博特(Steven Guilbeault)的食用說法表示,此峰會達成的鮑魚框架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堪比《巴黎氣候協議》。非儒而這個框架的艮已目標簡稱為「30 x 30」,旨在為未來10年的名錄行動制定規範: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才成隱陸地和水域。

  • 框架要點:
  1. 維護、達成加強和恢復生態系統,歷史包含停止物種滅絕、性協維護遺傳多樣性
  2. 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利用性」——確保物種和環境能夠為人類提供食物和乾淨水源
  3. 確保自然資源的平等分配,並保障原住民權益
  4. 為生物多樣性提供資金並確認資源的妥善運用

與此同時,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於9日更新紅皮書名錄,指出人類活動嚴重造成海洋生態的破壞。同時點名全球最大的草食性哺乳類動物儒艮、鮑魚以及柱狀珊瑚所面臨的滅絕危機。

什麼是IUCN紅皮書?

IUCN紅皮書可以定義為「一份包含威脅程度定義的野生物名錄清單」。依物種滅絕風險、是否已滅絕等標準劃分成9個等級。據統計,目前有超過4萬2100個物種瀕臨滅絕,而這個數字高達所有評估物種的28%。

  • 限制食用鮑魚來源可減緩滅絕

紅皮書指出,世界上54種鮑魚中就有20種正面臨滅絕威脅,直接反映了人類對海洋的過度捕撈、污染問題。

負責鮑魚評估的IUCN SSC軟體動物專家組成員,同時是英國約克大學助理研究員的彼得斯(Howard Peters)博士表示:「人們可以採取的最直接的行動,是只吃養殖或具有可延續來源的鮑魚。」

  • 暖化和污染加劇柱狀珊瑚白化

海面溫度升高以及過量抗生素、化肥和污水的流入除了導致珊瑚白化,也造成珊瑚更容易感染疾病。調查顯示,加勒比地區常見的柱狀珊瑚 ( Dendrogyra cylindrus ),已從原先的易危狀態升級成極度瀕危狀態。

  • 石油、天然氣開採間接成儒艮殺手

東非和新喀里多尼亞的儒艮種群已進入極危和瀕危紅色名錄。其原因可歸咎於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化學污染和未經授權的沿海開發。上述人類活動會破壞儒艮賴以生存的海草,間接對儒艮的生存構成威脅。

shutterstock_492132061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紅皮書中也提到IUCN總幹事奧伯萊(Bruno Oberle)的立場,他說:「我們迫切需要解決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並對經濟體系進行深刻變革,否則人類極可能失去海洋所提供的重要利益。」

新聞來源

  • COP15: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達成「歷史性」協議(BBC News 中文)
  • Human activity devastating marine species from mammals to corals - IUCN Red List(IUCN)

延伸閱讀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和剛結束的COP27有何區別?為什麼在加拿大舉行,主席國卻是中國?
  • 南極皇帝企鵝被列為「瀕危物種」,推估到2100年將有98%因極端氣候群體滅絕
  • 澳洲發布全國環境觀察報告:生態環境劣化加劇,19個生態系統瀕臨崩潰,無尾熊改列瀕危物種
  • 曾經因捕鯨業瀕臨絕種,世界第2大動物長鬚鯨睽違半世紀重返南極覓食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葉冠妤
核稿編輯:羅元祺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