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者的世界史》:宮崎正勝書寫「空間革命」概念,對台灣人來說是可讀性高的全球史著作

  发布时间:2024-05-17 15:29:2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蔣竹山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全球史觀?近來我讀過較類似〈導論〉這類型全球史書寫風格的,可能要算是宮崎正勝的新書《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宮崎正勝是誰?這位日本知 。

文:蔣竹山

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行旅寫空全球史觀?

近來我讀過較類似〈導論〉這類型全球史書寫風格的,可能要算是世界史宮勝書說可史著宮崎正勝的新書《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崎正全球資本、間革電子資訊的命概空間革命》。

宮崎正勝是念對誰?這位日本知名的公眾史家,台灣的台灣讀者應當不陌生。他這幾年被引進到台灣的人來著作相當多,從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史圖解、讀性酒的行旅寫空世界史,寫到餐桌上的世界史宮勝書說可史著世界史,深入淺出的崎正全球說歷史方式,相當受到讀者的間革喜愛。若以翻譯數量來論,命概他絕對是念對數一數二的公眾史家。

宮崎正勝的這本新書《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最吸引我的就是「空間革命」的概念。

作者的概念來自於德國的政治思想家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的啟發。施密特認為地理大發現是世界史的重要分水嶺。所不同的是,宮崎正勝強調這空間革命不該只有一個,而是多個。這樣伴隨著空間革命所形成的複數的歷史空間,是我們理解世界史的捷徑。

除了東非大地塹是最初的歷史空間外,相對應六個空間革命的有六個歷史空間。第一是大河流域中「大農業空間」的形成;二是使用馬匹游牧民族促成了大河、草原、沙漠與荒地的整合,形成了帝國的「區域空間」;三是伊斯蘭帝國的騎馬游牧民族所形成的「歐亞空間」;四是地理大發現之後形成的「大西洋空間」與近代體系的形成;五是工業革命後的鐵道、輪船所形成的「全球性空間」;六是資訊革命帶來的全球規模的「數位空間」。

其中,促成這些變革的關鍵驅動力就是本書的副標題「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

在這六個空間革命中,第二、第三是「馬」、第四是「航海」、第五是「資本」、第六是「電子」,作者認為這些都與空間的形成有密切的關聯。儘管宮崎正勝強調空間的擴大可視為是空間革命,並以這些當作是各章的主題,但並非新創的概念,還是會與傳統的世界史架構有所呼應,像是農業革命、都市革命、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及資訊革命等。

然而,畢竟這是一本從空間理解世界史的概論,不可能什麼都說,作者談的都是一些主導世界史發展的大事,且屬於比較結構性的歷史發展,突發性的事件談得少,人物在裡頭也非要角。這些可能是閱讀此書要有的基本認識。

宮崎正勝有多愛這位德國法學家及政治思想家卡爾・施密特,看看每章的內容一再提他就知。第五章他說:「施密特指出,俄羅斯的獵人與西、北歐的捕鯨者打開了陸地與海洋無限的空間,廣大的世界因此誕生」;第六章「施密特認為『基本上世界史是一連串陸海相爭的過程』,而地理大發現是由陸地空間轉到海洋空間的巨大革命」;他還提到施密特將英國成為海上舉足輕重的存在的轉型過程,定位成一次全球性的空間革命。到了第八章,也提到施密特認為:「對世界大洋完成英國式的占領,將空間革命的第一階段收為己有,變身為海洋國家的英國,成為地理大發現空間革命的唯一繼承人,引領主導著『大世界』。」

然而,台灣讀者對施密特一定相當陌生,歷來甚少有歷史學者會提到他,除了研究法學或政治學的專家。在宮崎正勝大為推崇的施密特著作《陸地與海洋》中,施密特強調人類歷史過程中不變的法則就是土地空間、海洋空間與天空空間的爭奪與演進。這書還指出,人類的律法規範了國土疆界與司法管轄的範圍,一旦跨越這之外,涉及地表共同空間問題,其核心即在於空間的獲取、分配及擴張。在此概念基礎的延伸,作者重新寫了一本能呼應當今全球化浪潮的世界史概論。

我之所以說這書類似帶有全球史的概念,還可從他提到的日本近來高中世界史教科書的變革來看。宮崎正勝強調日本近來的趨勢已經打破了過往的東洋史及西洋史的二分法,轉而會強調對歐亞各區域以至於全球化世界的空間擴大的關注,特別是有關各區域世界的形成、交流與重整、結合與變遷。因此,在當今世界各地民族主義抬頭及歷史解釋日趨狹隘化的情況下,作者強調帶有全球化的視野是有必要的。

透過上述這些特點,即可看出作者的觀念如何與現今的全球史趨勢相呼應。

當前的史學走向,全球史有愈來愈受到重視的趨勢。近來《全球史學史》就揭露「全球化史學」已到來的訊息,這書作者認為冷戰結束後,史學界出現了顯著變化,開始對世界史與全球史有更多的關注。此外,有關全球史的理論與方法的回顧,也反映了當前史學的「全球轉向」。

所謂的「全球轉向」,特色之一是史學書寫的「空間轉向」,或者說是史學跨越民族國家的疆界,朝著區域、大陸及半球等空間發展。目前歷史學的幾個次學科如社會史、性別史、經濟史、環境史、醫療史、科技史、物質文化史、外交史,以及歷史教學,多少都受到這波「全球轉向」風潮的影響。

全球史的研究特色有以下幾點:第一,全球史家不只採取宏觀的視角,還試圖將具體的歷史議題放到更廣大的全球脈絡中;第二,全球史會拿不同的空間觀念來實驗,而不以政治或文化單位作為出發點;三,全球史強調相關性,主張一個歷史性的單位如文明、民族、家庭並非孤立地發展,必須透過該單位與其他單位的互動來理解;四,全球史強調「空間轉向」,常以領域性、地緣政治、循環及網路等空間性隱喻,取代「發展」、「時間差」及「落後」等詞彙;五,注重歷史事件的同步性,提倡將更多重要性放在同一時間點發生的事件;最後一點則是以異於以往世界史書寫的方式反省歐洲中心論的不足。其中上述的第四點「空間轉向」的概念能幫助我們理解宮崎正勝的空間革命與歷史空間觀。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