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燈初上》成功引起廣大共鳴?透過「卡普曼戲劇三角」解析角色心理

  发布时间:2024-05-21 02:50:4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心理學xNLP】彭博這篇忍到現在才寫,主要就是怕自己一不小心變成爆雷仔。不過都過這麼多天了,大家《華燈初上》應該都追完了吧?《華燈初上》這部戲,為什麼可以在三部的過程中,全程都佔據Netflix 。

文:【心理學xNLP】彭博

這篇忍到現在才寫,麼華鳴透主要就是燈初大共怕自己一不小心變成爆雷仔。不過都過這麼多天了,上成色心大家《華燈初上》應該都追完了吧?《華燈初上》這部戲,功引過為什麼可以在三部的起廣過程中,全程都佔據Netflix榜首的戲劇析角殊榮呢?

排除那些隨便一個人站出來都能擔當一部戲主角的超誇張卡司,以及鮮少人提及的角解本土日式酒店題材之外,這部戲能夠叫好又叫座的麼華鳴透最大原因,是燈初大共因為貼近人性。

是上成色心的,比起一些大時代題材下的功引過人性光輝或社會陰影,在我們人生中的起廣痛苦,其實比較像是戲劇析角《華燈初上》劇中人與人之間的誤會、猜疑、角解付出、麼華鳴透背叛。

這部片不同於好萊塢風格——沒有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沒有高舉光劍拯救世界、沒有捨身而死賺人熱淚的犧牲奉獻、也沒有透過雨天、藍色調、不講話的演員,來刻意呈現意識形態的不著邊際。

有的,就只有層層疊疊的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累積出的那些簡單的幸福及一不小心就後悔的痛苦。就跟你的人生、我的人生一樣。平淡且珍貴。這樣市井小民發生在都市的故事,更能引起你我的共鳴。

各自有各自的遭遇、各自有各自的痛苦。而你的痛苦在別人眼裡往往不是問題,而別人的悲慘故事從你來看,也覺得不屑一顧。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看到阿達、花子、蘿絲媽媽這些角色的演出時,腦袋情不自禁就會跳出:「阿!他這樣子的表現,不禁讓我想到某個朋友呀。」這樣的感覺。

每個人的每個行為都有明確動機,而這些動機發展出的行為放在他身上,又是那麼合理。就像是寶寶今天受了蘿絲幫忙,會高傲抬起頭,但卻又肯親自登門致謝,這很寶寶;可是換作是蘇,他會不動聲色的謝謝蘿絲,然後回到家裡,在她那本死亡日記本裡狠狠記上一筆——這也很蘇。

而要評論一部戲劇中角色的互動能不能打動人心?能不能蘊含心理動力,就不能不提一套由戲劇研究轉為心理學思維模型的理論——卡普曼戲劇三角。

我會試著把這套思維工具分享給你,讓你檢驗生活當中更多的人際溝通細節;同時,順便用這套工具,來檢驗《華燈初上》這部片中,三組特別吸引我的角色。

先提醒一下,下面是真的有雷喔!

卡普曼戲劇三角溝通

卡普曼戲劇三角(Karpman Drama Triangle)是TA溝通分析學派的思維理論,由史蒂芬.卡普曼(Stephen Karpman)所提出。當時剛從杜克醫學大學畢業的他,本身也是美國工會的成員。對表演有著熱愛的卡普曼,便試著解析所有戲劇和童話出現的角色互動,試著在這其中找出「公式化」的可能,於是提出了卡普曼戲劇三角。

在卡普曼戲劇三角中,卡普曼將一段互動關係中的呈現以一個三角形來作呈現,而這三個角分別是:迫害者(Persecutor)、Victim(受害者)、拯救者(Rescuer)。

卡普曼認為,優質的戲劇都會確保劇本中出現這三種角色。而這個卡普曼這個理論,後來也被TA溝通分析學派創始人Eric Berne認可,並大力鼓吹卡普曼發表。之後就成為心理學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基礎。

當一段關係,符合被戲劇三角觀察的條件時,常會有這些現象發生:

  1. 同一個人,可以在一段關係不同事件中,輪流多次的在三個位置出現
  2. 受害者可能在另外一個事件關係中,身處迫害者的位置
  3. 關係事件的形成及維穩,在於三者在背後都有不同的正向意圖
  4. 三者中若沒有角色可以看見事件全貌的話,那關係會持續滾動下去
  5. 拯救者很容易在舊事件關係結束後,成為受害者眼中的迫害者
  6. 三個角的位置不一定要是人,可以是任何的人事物及整個世界
  7. 任何一個位置的角色,在另外的關係中,有可能呈現不同的角色

可以說,被稱為戲劇三角的主因,就像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在《華燈初上》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中許多角色的互動,就是在這三角上面遊走、轉換自身角色。帶著卡普曼戲劇三角及上面五條概念,我們可以一一來檢視一下。

1648134344274Photo Credit: 卡普曼戲劇三角

蘇媽媽、蘿絲媽媽

  • 同一個人,可以在一段關係但不同事件中,輪流多次的在三個位置出現
  • 受害者可能在另外一個事件關係中,身處迫害者的位置
  • 拯救者很容易在舊事件關係結束後,成為受害者眼中的迫害者OO

這條主線貫穿了第一部至第三部,甚至間接地造成了蘇媽媽的死。年輕時的蘇媽媽在卡普曼戲劇三角中,毫無疑問就是屬於被害者的角色。

迫害者,則是當時的學校同學、老師、以及蘇的母親跟父親。蘿絲媽媽在這時候以拯救者的身分出現,平衡了整個戲劇三角。平衡的意思是,三個位置中每個人都扮演好該位置的角色。這會造成拯救者的介入也不能真正打破這個三角形。拯救者只是給足了心理動力,讓受害者繼續停留在受害者的位置。

這樣的狀態,持續到蘿雨儂去坐牢後才被打破。蘇媽媽在那時候才正式從三角形中脫出——有著自己的事業、自己奮鬥的目標。可是戲劇三角就是這樣弔詭。在三角形上的人,如果不能真正看到整段關係的全貌,那麼即使是分開了三年、四年。再度碰面的時候依舊會被捲入三角之中。

羅雨儂出獄之後,蘇媽媽在心理上很想脫離受害者的身分。他想以拯救者之姿重新出現在羅雨儂面前,邀請羅雨儂加入光酒店。幾年過去,一連串的光酒店劇情線、感情分支線,又再次讓蘇媽媽回到受害者身分。

這次,過去的拯救者羅雨儂,成為她認知世界中的迫害者。而新的拯救者成為江翰。

而明白了在台面上的爭奪,自己想得到的始終都爭輸羅雨儂後,蘇媽媽黑化,成為關係中的迫害者——她不再需要拯救者來挽救她的人生了,她要親自搶奪屬於她的一切。

從戲劇三角來檢驗的話,是不是就能稍微明白蘇媽媽的內心世界的變化了呢?

《華燈初上》林心如(左)、楊謹華為了維持媽媽桑的曼妙體態,拍戲期間特別克制飲食_Photo Credit: 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花子、蘿絲

  • 受害者可能在另外一個事件關係中,身處迫害者的位置
  • 關係事件的形成及維穩,在於三者在背後都有不同的正向意圖
  • 三個角的位置不一定要是人,可以是任何的人事物及整個世界

花子為人單純,與世無爭。這點從劇中光酒店小姐的紛紛擾擾中看得出來。在酒店內各種爭執,花子永遠是躲得遠遠的。從這裡可以對花子的性格可見一斑。性格軟弱的她,坐實了受害者的位置。她的遭遇,她的身世,都說明了她的三角中,世界是她的迫害者。

而唯一的拯救者是蘿雨儂。

花子性格軟弱,為愛不惜賣身。跟男友處在畸形的戀愛關係中。在此時,花子世界中的拯救者是前男友。直到前男友惡言相向後,花子殺了前男友,由受害者身分轉變為迫害者。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