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唐諾《求劍》:那些歷史留名的偉大作品,他們是幾歲時寫的?

  发布时间:2024-05-13 16:25:4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唐諾他們是幾歲時寫的?大江健三郎講他年輕時經常把日本天皇想成一隻鳥,白鶴,或者某隻更奇異的神鳥,直到一九四五年聽到了昭和天皇全國廣播宣告敗戰投降的玉音,這才發現他原來只是「一個嗓音真實的普通人而已 。

文:唐諾

他們是散文史留歲時幾歲時寫的?

大江健三郎講他年輕時經常把日本天皇想成一隻鳥,白鶴,唐諾或者某隻更奇異的求劍神鳥,直到一九四五年聽到了昭和天皇全國廣播宣告敗戰投降的那歷玉音,這才發現他原來只是名的們幾「一個嗓音真實的普通人而已」。

類似這樣,作品這些忽然都變成年輕人的散文史留歲時了不起書寫者,但我的唐諾感覺比大江愉快多了也豐富多了。

僅就此時此刻記憶所及舉其著者——但丁《神曲》是求劍他三十五歲時寫的,莎士比亞的那歷《羅密歐與茱麗葉》是三十歲,《哈姆雷特》三十六歲,名的們幾托爾斯泰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四十一歲,更好的散文史留歲時《安娜.卡列尼娜》(人類歷史上「完成度」最高的一部小說)也不過四十九歲,普魯斯特的唐諾《追尋逝去的時光》三十一歲,賈西亞.馬奎茲的求劍《百年孤寂》三十九歲,葛林的《事情的真相》四十四歲等等。至於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之前整整十年的靜默冥思,完成時他五十七歲,正正好是我剛過去的年紀。

他們這些肖像是照誰的樣子畫出來的?

他們這些談話是從哪裡聽來的?(萊蒙托夫)

可怕。

這一紙清單大可一路列下去,直到它接近於人類偉大作品總目錄的厚度為止。我十幾年前編了套給高中學生看的「人類最偉大的聲音」的小冊子模樣叢書,其中一本是《共產黨宣言》,當時我在書前的介紹文字已打預防針似的指出來,請務必注意寫此宣言時馬克思才三十一歲、恩格斯二十九歲,恰恰好就是我兒子現在的年紀。

所以說,在讚歎不已之餘,我們要不要就此相信這是一份先知的文件,是一則穿透了總結了人類全部所知所能、再不留一絲歷史奧祕陰影、揭示人類全體無可遁逃命運、而且一字一句都不容改動不許懷疑也就不用多想的最後神諭?還是說,這毋甯更像寫一首詩呢?帶著年輕人的滿滿激情、以及年輕時日很難避免的虛張聲勢和巴洛克風?

心裡比對著我兒子每天生活裡的種種,如今我更好奇的是,他們二位下筆時刻的心思狀態和其實際書寫過程。比方,他們是認為世人會全相信、或正因為知道世人不肯就此相信(這兩件事日後詭異的都發生),才把話撐大到、誇張到這種地步?所以,他們自己也都相信嗎?確信和衝動的比例各多少?哪些話是不顧一切先寫再說的?還有,書寫必定經歷著一個過程,在這段總有冷下來的時間裡,他們究竟怎麼斟酌、選擇、判斷、猜想並決定呢?他們感覺心虛嗎?

凡此——這些,超出了宣言內容本身,卻又更深入了內容;或者說,在意識到他們年齡同時,我們有所憑依的讓馬克思和恩格斯恢復成為完整的、很具體的、可感受可理解的兩個人(當然,虔信者仍可以頑強的說比方天使沒年紀考量的必要,天使可以各種年齡的形貌現身,做不到這點他算什麼天使?),我們於是很簡單就得到了一個外於宣言內容的珍貴閱讀,外於還包括先於和後於,也就是說,不僅多出空間的多重視角,還多出來時間的經歷、變化和驗證。

這是一個平等而且自由的閱讀位置,讓我們得以四面八方從更多深具意義的路徑進入、並隨時自由的離開內容(也就不必身陷稍後的大革命神聖陷阱之中),而且,我們自己的經驗、所學所知、思維和生命構成也「恢復」了存在和意義,可同質的和書寫者、宣言內容往復的銜接起來,不只是單向的領受,這因此會是一種更準確、精緻也更持久的閱讀,來自於我們成功的掌握了它的邊界,我們知道了書寫者是兩個嗓音真實的普通人。

尼采也做過極相似的提醒,語氣稍重。他說的年輕人是耶穌,尼采顯然注意到他死時的年紀,三十三歲(估計)——尼采堅信,耶穌如果活下來(比方像杜斯妥也夫斯基那樣,誰能說這樣的事不會在行刑前一刻發生?),日後必定會回收他的教義(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裡大審判官一段也有類似的暗指,他是否有他再確實不過的感受呢?)。這其實是非常可能的,如同波赫士滿布宜諾斯艾利斯回收他的第一本書,如同我們自己的真實生命經歷,你還一五一十完全相信自己二十歲、二十五歲時的全部想法嗎?

再懶再浪費時間的人都很難這樣,人的思維一定會進展會變異調整(當然也可能荒廢瓦解遺忘,也許這更常見),這是所有書寫者回看自己一生著作的一種必然但無奈煩惱。尼采這一斷言只是常識,用意圖驚嚇人的語氣講出常識,這是他一生的習慣,所以他也一直是個心志上、心態上很年輕的人,甚至有點不知道怎麼老去還畏怯老去之感;年輕人也很難不喜歡尼采,懂不懂都先奉他為名再說,他的姿態和語調先內容一大步吸引年輕人,他於是也是個被歷史評價、被後代閱讀稍微高估的人,包括質和量。

或者,我們也可以乾脆這樣一次解決——卡夫卡只活四十一歲,契訶夫四十四歲,愛倫.坡四十歲,本雅明四十八歲,尼采自己四十六歲就瘋狂死去等等。還有,莎士比亞也總共只活了五十二歲而已(我已不方便稱他莎翁了),這紙清單短一些但同樣可繼續列下去,諸如雪萊和拜倫都沒活超過三十歲,波特萊爾四十六歲,普希金死於決鬥不滿三十七歲,果戈里曾把這種早逝稱之為「天才人物的痼疾」,這話讓我們這些活著稍久的人有某種現形乃至於作賊的味道,至少證明不是天才,而果戈里自己也是四十三歲就燈枯油盡而死,留下來殘缺不全的《死魂靈》,他毫無疑義也是個小說天才。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