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一個英國作家為何可以如此準確寫出極權統治下的現實、甚至未來的境況? - 夜上海论坛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一個英國作家為何可以如此準確寫出極權統治下的現實、甚至未來的境況?

  发布时间:2024-06-29 00:05:1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張鐵志作家、文化政治評論家)【導讀】歐威爾、緬甸與極權主義1.「我們得活在這個僵化又悶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每一個字、每一個念頭都受到審查……言論自由根本無法想像。」這段歐威爾的語言,不是來自 。

文:張鐵志(作家、緬甸文化政治評論家)

【導讀】歐威爾、尋找緬甸與極權主義

1.

「我們得活在這個僵化又悶熱的喬治確寫權統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每一個字、.歐每一個念頭都受到審查……言論自由根本無法想像。威爾」

這段歐威爾的個英國作語言,不是家為境況來自他無比巨大影響力的《一九八四》,而是此準出極他更早一點的書: 《緬甸歲月》。

一九二二年,治下至十九歲的實甚英國青年喬治.歐威爾來到彼時仍是英國殖民地的緬甸,擔任警察。緬甸本名為艾瑞克.布萊爾(Eric Blair)的尋找他出生於印度,祖父是喬治確寫權統加爾各答的教會執事,父親在印度擔任殖民官員,.歐母親的威爾家族則是在緬甸擔任造船商與柚木交易商。他一歲多就回到英國,後來唸著名的伊頓公學,卻在畢業後選擇回到這個潮溼炎熱的魔幻之地擔任警察,大部分時間,他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一個三角洲深處的偏遠小城,伊洛瓦底江在此分成數百條小溪。

幾年之後,他回憶:「比寂寞或炎熱更重要的一項基本事實是,這裡的景色相當奇異。起初,這個異國的景色令他厭煩,而後令他憎恨,但最後他會逐漸喜愛上它,他的意識以及他的信念或多或少受到這種景色不可思議的影響。」

歐威爾的緬甸歲月是他二十歲出頭的人生啟蒙時光,這對他的寫作產生深遠的影響。不只奇異瑰麗的熱帶風情,更在於他作為殖民體制的一環,尤其警察是壓迫者的第一線,讓他逐漸產生罪惡感與痛苦,並認識到殖民主義和威權主義的壓迫性質。「在下緬甸的毛淡棉時, 我遭到許多人憎恨。我竟然顯要到遭人憎恨。這是我人生中僅此一回……這讓我感到茫然和苦惱,因為那時我堅信帝國主義是個邪惡的東西」,他後來在散文〈獵象記〉中寫道。

五年後,他辭職回到英國。在他到緬甸時是一個名校畢業的靦腆男孩,而如今,他看到了權力與壓迫,開始凝視底層人民、受壓迫者,並且學著述說他們的故事。「碼頭上的犯人、死刑室等待行刑的男子、我欺凌過的下層民眾以及老農、還有我在盛怒之下用木棍打過的僕役,他們的臉孔不斷在我腦中縈繞著。」他日後在另一篇文章寫道。

2.

返英一年後,歐威爾發表文章:〈一個國家如何被剝削:大英帝國在緬甸〉。他的罪惡感讓他過了一度自我放逐的日子:直接去體驗英國的底層生活,經歷了飢餓、貧窮、污穢,成為受壓迫者的一份子。一九三三年他以喬治.歐威爾為筆名發表第一部作品《倫敦巴黎落魄記》。

一九三四年,歐威爾發表以緬甸生活經驗為背景的小說《緬甸歲月》,是他第一本虛構小說——虛構,但是建立在他的緬甸經驗上。

他接下來幾乎每年一本書,但都不算受到太多重視,直到三七年的《通往維根碼頭之路》 (這是他去考察碼頭工人生活的報導文學),開始逐漸成名。

一九三六年底,如同許多國際的理想主義者,他前往西班牙參加內戰,加入西班牙共和軍,反對佛朗哥的獨裁政權。然而,他所參加的團體被史達林控制的共產國際視為托派組織, 史達林派特務和秘密警察來監控與逮捕異議份子,歐威爾和妻子也遭到通緝。

緬甸歲月和英國的底層生活,讓他痛恨權威,理解勞動階級,但還沒不足以讓他形成完整政治觀點。這要到希特勒上台,和西班牙內戰,才讓他成為我們認識的歐威爾。尤其在西班牙,他從原本同情左翼的知識份子,變成卻被同是左翼的獨裁者的受迫害者。[1] 這讓他深刻理解到,不論是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或共產主義,他都是要抵抗權力的濫用。[2]

無怪乎他在著名文章〈我為何寫作」中一文說,「西班牙內戰和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間發生的事件改變了態勢,此後我就知道我的立場如何。一九三七年以來,我所寫的每一行嚴肅作品都是直接或間接反對極權主義,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離開少年時期的緬甸之後,歐威爾並非與東南亞再也無關。在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三年的二戰期間,他在BBC東方服務的印度區擔任製作人。而他們部門開編輯會議的房間編號就是一零一號:《一九八四》中惡名昭彰的房間。

一九四五年大戰結束,歐威爾出版寓言性小說《動物農莊》,讓他第一次獲得商業和評論上的大成功。一九四九年,在他身體健康極為煎熬的日子中,完成了《一九八四》。他在書中創造了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恐怖極權世界,成為二十世紀後半至今最有影響力的書之一。

最讓驚訝的是,一個英國作家為何可以如此準確寫出極權統治下的現實甚至未來的境況?是他在在緬甸做警察的壓迫經驗,還是西班牙的受壓迫經驗,或者,一個作家基於現實出發的想像力?

歐威爾曾在給朋友的信中給過回答:「我並不相信我在書中所描述的社會必定會到來, 但是,我相信某些與其相似的事情可能會發生。還相信,極權主義思想已經在每一個地方的知識分子心中紮下了根,我試圖從這些極權主義思想出發,通過邏輯推理,引出其發展下去的必然結果。」

3.

緬甸有則笑話是說歐威爾不只為緬甸寫了一部小說,而是三部:《緬甸歲月》、《動物農莊》與《一九八四》。二零年代就離開緬甸的歐威爾,一定沒有想到這兩本政治寓言小說, 竟然成為二十世紀後半緬甸政治的最佳描寫。

《動物農莊》的緬甸文版被改編成當地場景,並被賦予新書名:《四條腿的革命》。一個緬甸人說,這本書很有緬甸風味,「因為他講的是豬和狗統治國家的故事,而這種事在緬甸已經持續好多年了。」另一個緬甸人說,他們沒有必要讀《一九八四》,因為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九八四》。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