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莱西“三招”激活发展动能 - 夜上海论坛

青岛莱西“三招”激活发展动能

  发布时间:2024-06-28 18:50:5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5月10日,在位于青岛莱西市的青岛言鼎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言鼎生物)植物细胞工程技术中心,运用植物胚性干细胞技术培育的青蒿幼苗已生根发芽,株株幼苗昂首挺拔。言鼎生物负责人说:“运用 。

5月10日,三招在位于青岛莱西市的青岛青岛言鼎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言鼎生物)植物细胞工程技术中心,运用植物胚性干细胞技术培育的莱西青蒿幼苗已生根发芽,株株幼苗昂首挺拔。激活

言鼎生物负责人说:“运用植物胚性干细胞技术,发展我们可以对名贵中药材、三招花卉以及濒临灭绝的青岛高价值植物,进行人工培育。莱西目前,激活已经有100余种植物在我们实验室完成人工培育。发展”

在青岛莱西,三招言鼎生物是青岛众多企业抢占新赛道的一个缩影。更多的莱西企业都在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激活

据介绍,发展莱西市近年来通过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链条式发展产业、出台人才政策等方式,厚植创新土壤,促进企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强化创新驱动

走进位于莱西经济开发区的曙光数创(青岛)产业创新基地,4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

曙光数创副总裁张鹏告诉记者,这里还建有七大研发创新实验室,其中包括国内唯一的兆瓦级液冷基础设施实验室。

他说:“基地可提供从服务器到基础设施、从机房外到机房内、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条、一站式、系统级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我们研发的新一代风液混冷先进数据中心能动态调节风冷和液冷的比例,实现散热效率的最大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要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近年来,莱西市吸引了一批“高精尖”项目,同时加大了对创新型企业和新锐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

莱西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宋学照说:“近年来,莱西市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大力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扶持和引导科技创新型企业聚焦主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莱西市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很重视研发投入进行科技创新。2023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6.6%,增幅居青岛十区市第三。今年,莱西市把提升研发投入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为此,还成立了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工作专班,促进企业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莱西市科协主席孙学广说。

融入链式思维

莱西市近年来围绕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龙头产业建圈强链,不断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

在莱西市姜山镇海氏海诺大健康医疗产业基地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抢工期、赶进度,一派忙碌景象。

据介绍,该项目由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设,计划引进德国医用无纺布生产线、爱芯达智能医疗机器人等10个项目。项目建设的目标是打造青岛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2023年,我们公司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了产能翻番。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强链领头雁’作用,带动更多基地内的其他医疗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和提高生产效率。”青岛海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静说。

为实现产业链条式发展,莱西市出台招商引资若干优惠措施,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加大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

近年来,莱西市在姜山镇通过发挥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了蓝齐柳机发动机、青岛富菱美桥车桥配套制造项目等企业落户。由此构建起了汽车产业集聚区,并初步形成了以整车生产为主导,以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为支撑的汽车全产业链条。

链条式发展产业,将研、产、销一体化,从而打造出丰富的产业生态,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攻关、配套协作、优势互补。目前,这里的汽车产业已经聚链成势。

莱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飞说:“今后,我们将围绕技术供给、产品打造、主体培育、丰富场景、支撑体系等方面,构建未来产业的发展生态,率先形成优势产业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聚才提“质”

作为青岛首家、国内唯一主营砧木种子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砧木品种占据全国市场份额80%以上。

该公司总经理周玉忠说:“我们围绕科技创造价值的发展思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2023年,我们公司的蔬菜种子实现了产量500吨,产值2.5亿元。由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研发培育“金种子”,人才是关键。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该公司通过打造“基础研究、集成开发、平台测试、高效生产、绿色加工、控股孵化、金融杠杆”7个模块,构筑起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

“为更好地发掘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人才,公司设立了‘金种子基金’,与相关高校协同创新。”周玉忠介绍,通过项目联合申报、共建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校企产学研座谈交流、人才联合培养等形式与高校开展合作,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近年来,莱西市以“技术合作+资源共享+人才协作”为架构,充分引导化工、种业、医药等重点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这些联合体与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利用科研院所提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目前,莱西的各类联合体已累计培育本土人才32人;18项科研成果中,已有10项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莱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宋立健告诉记者。

为持续打造产业人才“蓄水池”,莱西市坚持精准引才,出台实施“莱聚英才”二十条措施,引进“博汇莱”高层次人才55人、硕博高学历人才385人;每年评选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将他们纳入“产才融合发展项目库”管理。由此,实现了依托产业链培养人才链,以人才“智动力”赋能新质生产力。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