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專訪】《親親抱抱》導演詹皓中:台塑集團就像城牆外的巨人──那麼,城牆裡的是誰? - 夜上海论坛

【TIDF專訪】《親親抱抱》導演詹皓中:台塑集團就像城牆外的巨人──那麼,城牆裡的是誰?

  发布时间:2024-07-01 06:41:2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採訪:陳俊光、蔡伃婷、林翊婷|撰文:林翊婷、蔡伃婷|側拍:林翊婷訪問詹皓中導演當天,台北街頭空無一人,也許是濕冷天氣所致,又或者是肺炎的疫情令人卻步。然而,本該讓人同樣卻步的六輕空污,卻因一份不具名、 。

採訪:陳俊光、──蔡伃婷、專訪詹皓中台林翊婷|撰文:林翊婷、親親蔡伃婷|側拍:林翊婷

訪問詹皓中導演當天,抱抱台北街頭空無一人,導演也許是塑集誰濕冷天氣所致,又或者是團像肺炎的疫情令人卻步。然而,城牆城牆本該讓人同樣卻步的巨人六輕空污,卻因一份不具名、那麼長年發行給麥寮地區民眾閱讀的──刊物《親親報報》,造就出全然不同的專訪詹皓中台景況。當外地人對空汙避之唯恐不及,親親在地民眾幾乎沒有一刻想過要離開,抱抱甚至以此作為安居樂業的導演一方天地,津津樂道著「我們是最幸福的子民」。說是子民,確實如此,片中的孩童天真地表示,台塑集團就像漫畫《進擊的巨人》裡城牆外的巨人──那麼,城牆裡的是誰?

從《臺西悲歌》、《藤纏樹》到《在雲裡》,詹皓中已拍攝了多部空污相關的紀錄片,這次選擇在《親親抱抱》中放入孩童視角,回到家鄉雲林,聚焦麥寮地區的許厝遷校事件,以不同角度再次探討環境汙染議題。為了記錄台塑巨人的所作所為,以及對麥寮人產生的影響,他在田野調查時鎖定了《親親報報》這份刊物,其內容大多為台塑集團及雲林長庚的正向報導,為整部片定下荒謬的基調,原因無他:「看完《親親報報》,真的會開始相信台塑集團,覺得他們太棒了,有問題的是我們吧?過一陣子清醒之後,覺得這件事實在太扯了,一定要很荒謬地去拍它。」

孩子、家長與許厝遷校

「校外教學,我們去繞六輕。出去了六輕港,就等於出國。」
「為什麼等於出國?」
「不知道,這他們說的。六輕的人。」──《親親抱抱》片中孩童對話

「我很好奇小朋友怎麼看這些事情?身為當事人,他們對於台塑的理解是什麼?」他解釋道,這群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常常可見台塑贊助的影子,舉凡校外教學、獎學金、學校的設備捐助,或者麥寮隨處皆有的招牌字樣,都是他們成長環境的一部份,無形中造成影響。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台塑巨人顯然也秉持著相同理念,將觸手伸進教育事業,為當地的「受惠者」們營造出友善形象。

關於許厝遷校事件,因為過程實在太過複雜,為了簡單明瞭地向觀眾解釋前因後果,詹皓中選擇用動畫呈現始末,強調他們「小學都還沒畢業,就反覆遷校五次」的荒謬,而原因正是大人們對於六輕的汙染爭議。

片中出現的兩位孩子是一對兄弟,一位完整經歷過五次遷校,一位次數較少,彼此互為對照。兩位孩子都不怕生,和他們長時間互動的同時,也要慢慢建立起與家長的信任關係,溝通過後拍攝就不會遇到太大的困擾。反倒是在拍攝家長時,吃過不少閉門羹──在麥寮,台塑、空污、許厝都是敏感議題,只要提及這些關鍵字眼,有很大機率會被拒絕採訪,特別是許多人本身即為台塑員工,因為立場特殊,發言會被特別注意,也可能造成他們工作上的壓力。

《親親抱抱》劇照3Photo Credit: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親親抱抱》劇照

有毒的是有心人的那一顆心

會在片中加入荒謬元素,有一些重要原因。詹皓中表示,本片拿到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的補助,他卻在拍攝過程中被告知,台塑的人曾經致電關心。「在台灣這麼自由的環境底下,竟然會被阻礙。這很不可思議!」諮詢過律師後,他特地在片頭加上警語,營造出反諷的效果。

拍攝六輕廠區時,為了呈現廠區面貌,同時避免在法律上侵犯台塑的權利,索性幫煙囪及排放廢氣的畫面都打上馬賽克,既是降低風險,更將整個事件的荒謬性放大。「有些觀眾會認為紀錄片都很沉重、嚴肅,我希望用輕鬆的方式帶給他們不同的觀看經驗。《親親抱抱》有漫畫的影子,也比較符合小朋友的世界觀。」

至於那份只在麥寮發行的刊物《親親報報》,已在當地行之有年。「裡面都是寫一些好話,還有錯誤資訊。像是說他們排放的不是會污染的廢氣,那些白白的煙是水蒸氣之類的。」即使許多資訊都可以找到錯誤證據,但對於持續接收到這些訊息的本地人來說,很可能真的會輕易相信。

對此,片中設計了一些橋段來強調刊物的影響:請孩子來唸文章,同時以剪輯呈現出許多期的報刊頭版,側面拍攝這份刊物究竟灌輸了什麼觀念給當地居民。而童言童語的孩子雖然似懂非懂,被問及讀後的想法,卻也引用內文的結論,說道:「有毒的是有心人的那一顆心。」

延續這樣的反諷,詹皓中也試圖在拍攝與剪接上,為荒謬的現實營造出魔幻感。比如不同時間、空間的鏡頭剪接,讓素材間的對話產生類似迷因的嘲諷效果;又或者放入許多當地的動物畫面,「羊是群體,有人帶領、指揮,牠們就會跟隨。這樣的特性和人相似,人們其實很容易跟著風向走。」此外,片中出現的鵝群,是六輕旁邊的公園裡,由台塑所餵養的鵝。對他而言,鵝群搶食的畫面和人們工作的狀態很像,為了生存,都必須滿足自己最低的需求,似乎也接近當地居民的狀態。

DSC09560Photo Credit: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詹皓中導演

拿起攝影機的理由

「我們從小在一個單純的環境下成長,與都市的資源落差很大,也會感受到老師一直告訴我們,如果可以出去就不要回來。能夠在雲林生活的人相對都不太容易,當台塑提供高收入又穩定的工作,會覺得『顧三頓才是尚重要』。」談及拍攝本片的心情,詹皓中分享起自己在雲林長大的經歷,雖然笑笑地說,話中卻有股難以改變現狀的無力感。當地人的挫敗經驗太多了,他說。對他們而言,自己去拍攝只會造成困擾,而不是解決問題。「我可以理解他們,但又希望能夠有所改變──這對我來說很困難,最簡單的事情就是把它拍下來,至少這是自己能做到的。」

至於為何選擇空汙作為一系列的創作主題?他認為,空汙是自己家鄉的事,已經很少人關注,如果連自己人都不理解,還有誰會來理解?因此,他還是想盡辦法紀錄一切,「因為我不希望再有下一個案例發生。」

《親親抱抱》劇照2Photo Credit: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親親抱抱》劇照

活動資訊

  • 名稱:2021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日期:4月30日至5月09日
  • 地點: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 欲知詳情請點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