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伸冤》的英式趣味:為小人物和國王討回公道

  发布时间:2024-05-18 18:37:3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倫敦塔是英國著名景點,也是史上惡名昭著的黑獄。當遊人拾級而上時,會在一塊指示牌上看到「兩位小王子被李察三世囚禁於此,從此下落不明」的記述。李察三世是英國歷史最為人熟悉的國王之一,多得莎士比亞的劇作對其 。

倫敦塔是國王英國著名景點,也是伸道史上惡名昭著的黑獄。當遊人拾級而上時,冤的英式會在一塊指示牌上看到「兩位小王子被李察三世囚禁於此,趣味從此下落不明」的為小王討記述。李察三世是人物英國歷史最為人熟悉的國王之一,多得莎士比亞的和國劇作對其身心扭曲的描寫,在歷史舞台上一直是國王反派。《國王的伸道伸冤》(The Lost King)顧名思義,就是冤的英式一個為他平反的故事。

Screenshot_2023-03-17_at_3_41_58_PM圖片來源:電影《國王的伸冤》海報

《國王的伸冤》特別適合喜愛英國歷史文化的觀眾看——換言之是小眾趣味,沒有耀眼明星、為小王討官能刺激和視覺奇觀,人物只是和國一個「小人物、大發現」的國王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然而電影流露的情感卻是普世性的,透過素人推動挖掘歷史真相的事蹟,要為被誤解的人出一口氣,讓為人忽視的事物被看見。

2012年,李察三世的骸骨在一個停車場下方重見天日的新聞傳遍國際,其彎曲的脊骨和頭髗上的傷口都符合史料所載。當年的報道大多提及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考古學家的功勞,卻可能忽略了這個發掘計劃的推動者其實是一個寂寂無名的普通女子Philippa Langley,是民間團體李察三世協會(Richard III Society)的蘇格蘭分會成員。《國王的伸冤》其實不只為李察三世叫冤,也為Philippa這種為精英階層忽視的普通人爭取應有的認同。

Screenshot_2023-03-17_at_3_43_25_PM圖片來源:電影《國王的伸冤》劇照

Philippa也是慢性疲勞綜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患者,在職場上飽受挫折。在戲中,李察三世和她同樣是承受偏見之苦的殘疾人士,也可說是她把委屈投射在背負惡名的國王身上。李察三世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在一個「Lost & Found」的格局裡,嘗試為被誤解的人尋回公道。

《國王的伸冤》令人想起2013年的英國電影《千里伴我尋》(Philomena),其「小人物對大機構」及「Lost & Found」的主題同出一轍,也是真人真事改編,其實是來自同一創作班底。

兩齣電影都由Stephen Frears執導,而主演之一Steve Coogan都有參與監製與編劇。《千》片的女主角在少女時未婚產子,母子的命運落在修道院手上,孩子送給其他人收養,自此母子分隔。數十年以後,女主角想尋回兒子,輾轉越洋跨國,最後還是回到修道院。

在這兩齣電影中,身世普通的女主角都在追溯過往,並尋回在歷史洪流中失落之物,從中討回一點公道。雖然英國是現代民主國家,皇室一直在英國社會文化的主幹構成當中。《國王的伸冤》女主角最後「成功爭取」,似乎仍須從傳統權威中尋求支持與確認,以抗衡現代資本主義對文化及學術機構的侵蝕。這種對過去的回溯與情感,其實不只是一種懷舊,而是逆流而上的批判性行動。在這兩齣戲裡,掌握資源及權力的學術精英和宗教權威在這些電影中都被描寫為自私自義的高牆,而脆弱的長者和婦人則身體力行,在堅執的行動中表現出真善美。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