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科的繪畫世界,最後如安提戈涅一樣走向自殺的悲劇之路

  发布时间:2024-05-17 13:12:0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張哲彥作為少數幾名可稱為美國新畫派創始人之中的一位,你為你自己在美國藝術上創造了一個永久的地位。你的畫以簡單的形式和動人的色彩著稱。你在這些以人性存在的悲劇為基礎的作品中達到了視覺與精神上的宏偉境 。

文:張哲彥

作為少數幾名可稱為美國新畫派創始人之中的繪畫一位,你為你自己在美國藝術上創造了一個永久的世界殺地位。你的最後之路畫以簡單的形式和動人的色彩著稱。你在這些以人性存在的安提悲劇為基礎的作品中達到了視覺與精神上的宏偉境界。你的戈涅影響滋養了無數世界各地的年輕藝術家,耶魯大學尊崇你的樣走影響力,決定頒贈藝術榮譽博士學位給你。向自

此段文字是悲劇俄裔美籍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於1969年獲頒耶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時的頒贈詞,簡潔有力地道出這位藝術家的繪畫作品特色及其賦予畫作的情感表現,此濃烈的世界殺情感來自羅斯科充滿悲劇色彩的精神世界,並將之化作色塊,最後之路構築人生劇場。安提

AP_6501010844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馬克・羅斯科

悲劇的誕生

羅斯科生於俄國德文斯克(Dvinsk,現位於拉脫維亞)的樣走猶太家庭,猶太人的向自身分使他自幼戒慎恐懼,甚至多次表明厭惡自己的出身,即使在移居成為美國公民後稍稍緩解鬱鬱寡歡的內在情緒,卻仍時常對周遭的人事物充滿敵意與猜忌。

有別於多數科班出身的藝術家,羅斯科主要以自學方式習畫,並曾拜師於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1881-1961)、彌爾頓・艾維瑞(Milton Avery, 1885-1965)等畫家,後者以色塊繪成的風景畫對羅斯科早期的創作影響深遠。

在《街景》【圖1】中,整個畫面主要分為左側的建築立面和右側的人群與階梯,兩端色彩對比鮮明,像是兩個不同空間,然人物身上的色彩又與立面的土黃色相互輝映,由建築構成的水平與垂直線在羅斯科的其他作品也可得見。

e59c961Photo Credit: Mark Rothko, Street Scene, c. 1937, oil on canvas, 73.5 x 101.4c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Gift of The Mark Rothko Foundation, Inc., 1986.
【圖1】

室內與室外的風景是藝術家早期經常描繪的內容,無論是地鐵的群眾或立於窗邊的人像,面無表情的神態與刻意被拉長的身形總顯得有些落寞不安,以色塊構成的幽靜空間搭配捉摸不定的人心,和羅斯科擅長營造的戲劇性不謀而合。

羅斯科所繪製的場景是這些人物的舞台【圖2】:一名男子立於畫面中央,後方的窗框如同畫框般,構成畫中畫的視覺效果,室內的家具擺設及室外的屋簷提供自然的垂直與水平線,此將畫面簡化至僅存框線的作法,已可預見藝術家後期的創作形式。

e59c962Photo Credit: Mark Rothko, Untitled /Portrait, 1939, oil on canvas, 101.6 x 76.5cm, Christopher Rothko Collection.
【圖2】

抽象的萌生

有別於描繪風景與人像的具象作品,羅斯科也有趨向半具象的創作,因對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著作的鍾愛,這些作品往往連結神話故事中的悲劇人物,如以繪畫再現伊菲姬妮雅(Iphigenia)、安提戈涅(Antigone)等人。

他也常和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阿道夫・格特列布(Adolph Gottlieb, 1903-1974)共同討論神話故事並開啟系列創作,如格特列布的「象形符號」(Pictographs)便是以伊底帕斯(Oedipus)為主角,運用分割塊面的形式將各種象徵符號繪於框內。

《安提戈涅》【圖3】描繪的是古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三部底比斯悲劇之一,安提戈涅為了埋葬逝去的兄長波利尼西斯(Polynices),不惜與其舅父克里昂(Creon)對抗,最終被放逐荒野、自縊而亡。

e59c963Photo Credit: Mark Rothko, Antigone, 1939/40, oil and charcoal on canvas, 86.4 x 116.2c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Gift of The Mark Rothko Foundation, Inc.
【圖3】

畫中上方可見四張不同角度的面龐,他們應是劇中出現的幾位男性角色,中間則有從背部至臀部的裸體意象,下方充斥著各種腿的形態及石頭。值得注意的是羅斯科運用框架將畫面分為三大等分,此種佈局像漫畫格線般引導觀者的觀看次序。另一件《無題》【圖4】中除了清楚的分隔線外,更以色彩區分各區塊,看似各自獨立卻又被放在同一個大的敘事裡。

此系列作品以線條作為基本架構,在水平與垂直線上展開神話故事,這些羅斯科的「演員們」上演著悲劇,經過時間演進,「演員們」與舞台融為一體,留下絢爛多彩的色塊。

e59c964Photo Credit: Mark Rothko, Untitled, 1941-1942, oil and charcoal on canvas, 61 x 81c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圖4】

悲劇的化身

羅斯科的出身及境遇,讓他時常感到氣憤與無奈,創作也隨著情緒起伏有所變化。大概自1947年起,除了著名的巨幅長方色塊,色彩鮮豔、游移不定的色塊作品可視作其由神話過渡到全然抽象的創作。

在《無題》【圖5】裡不僅隱約可見藝術家慣於使用的方形,如畫中顯眼的白色色塊,且在不規則色塊之間有些許筆觸。這些形狀各異的色塊可在羅斯科的摯友克里弗德・史提爾(Clyfford Still, 1904-1980)的作品中找到關聯,雖然兩人後來漸行漸遠、不歡而散,但史提爾曾與羅斯科一起討論、交換彼此的畫作。

e59c965Photo Credit: Mark Rothko, Untitled, 1948, oil on canvas, 127.6 x 109.9cm, Collection Kate Rothko-Prizel.
【圖5】

焦躁不安、猜疑不定使羅斯科一生備受精神折磨,他的兩段婚姻和友誼關係一樣都未能有好的結果,興許是這層關係,韓劇《夫婦的世界》,一幕男女主角爭吵離婚的劇碼中,導演便以羅斯科的《無題》【圖6】作背景,JTBC官網更製作影片說明該作是羅斯科於離婚後經歷嚴重抑鬱症所畫,並以此代表男主角的內在心理變化。【圖7】

e59c96e789871-e1639642434149Photo Credit: 【圖6】(左)Mark Rothko, Untitled, oil on canvas, 1951. 【圖7】(右)男女主角立於羅斯科作品前,圖片取自JTBC官網。

畫面以透亮的檸檬黃作為底色,上方為厚重的翠綠色塊,色塊外圍包覆一層煙霧般的淡白色。羅斯科將其人生故事轉為色塊,色塊間因明度與彩度的細微差異,於視覺上產生明顯的界線,就像人與人的距離被切割開來,卻因色塊的重疊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此種若即若離的美感存在於羅斯科的繪畫作品裡,也體現在其現實生活所嚮往的距離,渴望獲得愛,卻又心生懷疑。

面對種種的考驗與磨難,羅斯科常自嘲人生是場悲喜劇,不甚喜歡對創作做過多詮釋的他曾提及:「我把我的作品當作戲劇;畫中形狀是演員。創造出這些形狀是因為需要這些演員,它們能毫不尷尬地做戲劇性地移動,不覺羞恥地運用肢體語言。」

此處所言的戲劇是悲劇的化身,由羅斯科和友人格特列布、巴奈特・紐曼(Barnett Newman, 1905-1970)的主張可得知,只有悲劇性和永恆的主題才有意義。


  • Tag:

相关文章

  • 服务大众 建设一流专科

    走进雅职院中医骨伤·康复科,干净整洁的病房,配有电视和独立卫生间,给住院患者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先进而全面的治疗仪器,让患者有系统地康复训练,再加上合理的医护人员人才梯队,让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和个性化
    2024-05-17
  • 江苏立法保障台湾同胞与本省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中新网南京7月30日电 (徐珊珊)《江苏省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将于2022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以向台湾同胞提供与本省居民同等待遇、促进经济文化全方位交流合作为主线,重点围绕促进经济交流合
    2024-05-17
  • (台青话融合)台青郑博宇:从就业到创业,促进台湾民众走进大陆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台青郑博宇:从就业到创业,促进台湾民众走进大陆中新社记者 徐婧 杜燕“无论是否来大陆,台湾青年都应该知道这里的发展。”在北京生活的第八年,郑博宇建立的台青互助群成员达到了5
    2024-05-17
  • 【青听·两岸】当面对岛内网友质疑和误会时,台青“网红”博主这样说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
    2024-05-17
  • 創新驅動 兩岸轉型新賽局|天下雜誌

    七月二十二日,兩岸產官學界最有影響力的人士,齊聚台北參加「二○一四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聚焦討論「兩岸轉型新賽局」。
    2024-05-17
  • 【青听·两岸】台青网红看大陆:用镜头消弭两岸信息差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
    2024-05-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