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大腦》:人為逝者哀悼時除了悲傷,為什麼經常也會感到憤怒?

  发布时间:2024-05-21 03:56:3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憤怒人在哀悼時,悲傷或許是其中最容易理解的情緒了。我們失去了某些人,因此也不難想像這會令你感到難過。假如我們從幼兒手中拿走他的玩具,或是寶寶的媽媽離開了,毫無意外地他會皺起臉 。

文: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

憤怒

人在哀悼時,悲傷悲傷或許是大悼時其中最容易理解的情緒了。我們失去了某些人,腦人因此也不難想像這會令你感到難過。除悲假如我們從幼兒手中拿走他的傷為什麼玩具,或是經常寶寶的媽媽離開了,毫無意外地他會皺起臉、也會哭得彷彿心要碎了一樣。憤怒我們會為失去感到難過非常正常;不過長久以來,悲傷我發現在面對悲傷的大悼時過程中,人們通常會感到強烈憤怒,腦人這一點令我很在意也實在想不透。除悲

為什麼這些人這麼憤怒?到底是傷為什麼對誰感到憤怒呢?有時候這些怒氣是直接針對那些死去的人,但除此之外也可能是經常對各式各樣的對象感到憤怒,例如醫生、也會甚至是上帝。這股憤怒與我們對逝者的那股怒意有點不同;你從幼兒手中搶走玩具,他可能會憤怒地尖叫大哭,而你因為看見小寶寶實在太難過,就會趕快把玩具還給他——但沒有人能把已經死去的摯愛還給我們。

摯愛之人成了逝者以後,我們無法再次感受對方就在自己身邊,又覺得他們好像是故意忽略自己的存在,讓我們對原本深信的一切都產生疑問。就跟我朋友面對她的對象人間蒸發之後一樣,在這段關係死去以後,我們依然在每通電話裡不斷猜測可能的原因。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這件事發生?事實上,面臨哀悼過程的人大多都會反覆思考同樣的問題,而這種覺得自己也許能/本可以/本該如何又如何的無限循環真的會令人心力交瘁。

為逝者哀悼時,人會感到悲傷或憤怒並不單單只是為了對方逝去的這件事,而是因為對方的離世對我們來說彷彿有什麼東西突然被奪走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對自己的「失敗」感到傷心或生氣,怪罪自己無法維持與所愛之人的緊密關係;不管我們覺得這是自己的錯,還是逝者的錯,事實都同樣令人痛心。

大腦直接認定逝者是人間蒸發、對我們搞失蹤,這種信念確實沒什麼道理,而我們也的確知道為了這件事怪罪逝者太莫名其妙,怪自己沒有看牢他們也於事無補;但正因為大腦有時候會認為已逝之人就在別的某個地方,我們才會產生尋找他們的衝動,而大腦也相信只要修補與逝者的關係,我們總有辦法把他們帶回身邊。

大腦存在關係向度的證據

心理學家與腦神經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在研究,大腦裡辨別空間、時間、關係這幾個向度的衡量尺度有什麼差異。其中一項在二○一○年由心理學家雅可夫.特羅普(Yaacov Trope)和尼拉.利伯曼(Nira Liberman)在臺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提出的理論就是「解釋級別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

這個理論的內容是,假如某些人不存在於我們的當下現實(immediate reality),可能是因為物理距離、時間、社會距離(social closeness)這幾個不同的原因所致。人類大腦會形成抽象概念或解釋來推斷這些人可能身在何方,因此即便我們的各種感官並未直接感覺到對方的存在,卻依然可以運用預測、記憶、推測來想像出對方的狀態;這些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對我們來說會成為超越當下現實狀況的存在。

解釋級別理論也認為,大腦會運用各種不同的向度(距離、時間、親密程度)來解釋某個人消失的原因,就像我在前文將向度的概念用於追蹤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一樣。人類在心中創造屬於父母、配偶的心智表徵時,會納入對方與自己心理距離的向度,在進行預測時將彼此關係緊密這項條件納入考量。所以我們才能夠很有自信的預想,就算與我們關係親密的人不在本來預期的那個地點,他們也會主動打電話來告知行蹤,或是根本就已經回到家了。

另一方面,我們則不會預測和自己關係不那麼親密的人有這些行為;就像我們不會預期老闆打電話來交代他今天為何沒進公司上班,也不會預期經常光顧的咖啡店店員主動聯繫詢問我們最近為何沒有出現。

解釋級別理論認為,大腦辨別地點、時間、關係這幾個向度的方式十分類似,甚至人們在描述這幾個向度的狀態時,也會交互使用類似的詞彙。例如我說「很遠」,別人可能會理解為時間上的很遠(距離約定的時間還很遠)、空間上的很遠(球在球場的遠處)、某個人與我們心理距離很遠,或是與團體中的其他人沒什麼連結(我們今天遇到的那傢伙感覺很疏遠)。

大腦或許是運用某個同樣的腦區,以類似方式處理這幾個不同向度的概念。幾個二○一○年代的神經成像研究支持了這項說法;為了證明這個論點,實驗人員讓受試者在磁振造影的儀器裡瀏覽不同的照片。其中一組照片呈現了球道上位於不同距離的保齡球;另一組照片上則有用來描述時間的各種詞彙,例如「幾秒後」及「幾年後」;最後一組則是受試者親密好友或不熟的人的照片。讓受試者看完這三組照片裡的每一張後,實驗人員請他們判斷這些事物的距離遠近。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受試者們用來辨別這幾組照片的「遠」、「近」概念的是同一個腦區。我知道有些人熱愛熟知各種腦區的名稱,這個腦區就是頂下小葉(inferior parietal lobule,IPL)。這就表示,人類腦神經確實會辨別不同向度的距離,然而無論是要解析時間、空間還是心理距離,大腦都運用類似的方式處理。


  • Tag:

相关文章

  • 瞧,微观世界里的“清明上河图”—新闻—科学网

    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0/12 23:23:06
    2024-05-21
  • 在龙湖·蓝湖公馆,遇见理想型生活

    中国山东网青岛9月13日讯生活在这座日益国际化的城市中,为生活不断向前奔跑,在追逐中仓促前行,努力追求理想,却不曾料到,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却不知不觉把生活的理想弄丢了。原本悠然平稳的日子却被匆匆来去
    2024-05-21
  • 泛半导体产业园里 一碗汤圆洋溢出满满的情谊

    2月15日中午,到泛半导体产业园园区食堂就餐的员工们发现,今天的食堂装扮得特别漂亮,门庭多了三只“吉祥虎”,上面写着“寅虎闹元宵 寄情产业园”,餐厅里是张灯结彩,一派过节的洋洋喜气。关键是,食堂为每位
    2024-05-21
  • 暖如阳光——记工商银行贵州省六盘水分行邹怡昀

    对于2019年校招进入工商银行贵州省六盘水分行工作的邹怡昀而言,今年是她工作的第三年,现在六盘水分行办公室工作,并任凉都支行团支部委员,主要负责市分行宣传思想文化和凉都支行团支部宣传工作,先后荣获工行
    2024-05-21
  • 我国科学家创新揭示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机制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由该台发起的一项新研究,创新性地揭示了从地球到海王星质量范围内系外行星剧烈大气逃逸过程——流体大气逃逸的不同驱动机制,为人们准确理解这类逃逸
    2024-05-21
  • 7月最后一周青岛新房成交2762套 周末又现“0成交”

    根据青岛网上房地产数据统计,2017年7月23日—2017年7月29日青岛新房共成交2762套(其中住宅成交2208套,占新房总成交量的80%),新房总成交面积292793㎡。新房成交量环
    2024-05-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