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笠原欣幸《臺灣總統選舉》:七次選舉的「台灣認同」意識形態,與各陣營支持結構變化

  发布时间:2024-05-16 16:53:2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小笠原欣幸【總統選舉中的意識形態與支持結構】七次的投票結果本書在各章已分別論述過每一屆的總統選舉,以下將彙整七次選舉的意識形態與各陣營支持結構的關係,提出一定程度的結論。以下有兩張圖,都是從選舉結 。

文:小笠原欣幸

【總統選舉中的小笠幸臺選舉意識形態與支持結構】

七次的投票結果

本書在各章已分別論述過每一屆的總統選舉,以下將彙整七次選舉的原欣營支意識形態與各陣營支持結構的關係,提出一定程度的灣總灣認結論。以下有兩張圖,統選同意態與都是舉次從選舉結果來分析民意支持結構。第一張圖是識形各陣營在七次選舉中的得票率變化(圖9-4)。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民進黨、各陣構變國民黨、持結其他黨派及無黨派的小笠幸臺選舉勢力變遷。

圖9-4Photo Credit: 大家出版

第一次選舉中,右側的灣總灣認「無黨籍」參選人原本都是國民黨,與李登輝的統選同意態與得票數加起來幾乎達到八成,由此可看出泛國民黨在這個時期的舉次勢力有多麼龐大。到了第二次選舉時,識形民進黨的各陣構變支持率提升,第三次選舉時已形成了藍綠兩大陣營對決的結構。第四次選舉時,馬英九率國民黨反攻,建立起國民黨的優勢地位。第五次選舉時,國民黨依然維持優勢,但是到了第六次選舉時,民進黨已經成功逆轉。第七次選舉,民進黨同樣維持著優勢。從這些選舉結果可以看出,民意對政黨的支持結構是不斷在改變的。

但是另一方面,台灣政治的意識形態結構在這二十年間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左右為兩種不同的民族主義,中間為「台灣認同」的結構,長久以來大同小異,只是勢力比例改變了。

接下來的圖9-5,筆者嘗試變更觀點,將七次選舉中的候選人得票率僅簡單區分為民進黨及「民進黨以外」。透過這張曲線圖的勢力比例變化,筆者想要分析出總統選舉的長期趨勢。

圖9-5Photo Credit: 大家出版

民進黨及「民進黨以外」的勢力原本有著極大的差距,但在最初的三次選舉中大幅拉近。其後國民黨一度聲望回升,但接著便形成了民進黨領先的局勢。二○一六年民進黨與「民進黨以外」的勢力比例為「五六:四四」,到了二○二○年變成「五七:四三」,差距為十二到十四個百分點。對照二○二○年之後的台灣政局,十二到十四個百分點的差距可說是對民進黨頗為有利。

其理由就在於宋楚瑜的票跟國民黨是分開的。二○一六及二○二○年的宋楚瑜所得選票,在這張圖上為了方便統計,直接納入了「民進黨以外」的勢力中。但其實宋楚瑜在這兩次選舉中的自身定位,是刻意朝向「第三勢力」發展的(雖然效果不彰)。換句話說,「第三勢力」已開始在台灣的政治局勢中萌芽。雖然長期的狀況還很難說,但至少在二○二四年總統選舉時,「民進黨以外」的勢力很可能會被國民黨及「第三勢力」所瓜分。

當然隨著「第三勢力」的出現,民進黨的得票率也會下降,但是國民黨的選票也會被「第三勢力」吸走,因此國民黨要超越民進黨可說是相當困難【注1】。就算「第三勢力」沒有推出候選人,原本「第三勢力」的支持票還是會有一部分流回民進黨,到頭來國民黨要贏過民進黨還是不容易。

從這張圖還沒有辦法認定民進黨的絕對優勢地位已然成形,但是認定「國民黨的勢力正在衰退」應該不會有任何爭議。而國民黨的衰退,也意味著民進黨取得了相對優勢。因此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的總統選舉的長期趨勢,可以簡單描述為「從國民黨的絕對優勢轉變為民進黨的相對優勢」。

意識形態與支持結構的關係

接下來筆者將整理出三種意識形態及政治立場與七次選舉中各陣營定位的關係。圖9-6及圖9-7為各屆選舉中意識形態與支持結構的關係圖。圖9-6為一九九六年到二○○八年之間四屆,圖9-7則為二○一二年到二○二○年之間的三屆。圓形及橢圓形代表意識形態及政治立場,四邊形及菱形的面積大致上相當於各陣營的得票率。四邊形及菱形的位置,代表著各陣營的民意支持基礎及其定位。

圖9-6Photo Credit: 大家出版
圖9-7Photo Credit: 大家出版

前面的圖9-4只能以得票率來觀察選舉結果,但是圖9-6及圖9-7還能夠看出各陣營是以什麼樣的選民為拉攏的目標。從這張圖可以清楚掌握各陣營的選戰策略與選舉結果的關係。七次的選舉結果,從哪個陣營成功拉攏了「台灣認同」的支持群的觀點可看得出來。

針對意識形態的圖,筆者想要再作一些說明。在蔣介石時代以及蔣經國時代,意識形態只有右側勢力龐大的中國民族主義(當時稱為中華民國愛國主義),以及左側的一小塊台灣民族主義。到了李登輝時代,溫和、寬鬆的「台灣認同」才作為政治立場開始出現在社會上。李登輝提出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概念,讓「台灣認同」(在民主化及台灣化的中華民國框架之下維持現狀,既不統一也不獨立的政治立場)開始成形。

在接下來的時代,三種意識形態及政治立場雖然位置沒有改變,但是政治勢力的大小不斷發生變化。右側的中國民族主義逐漸萎縮,如果只以中國民族主義作為民意支持基礎,要獲得過半數的民意變得越來越困難【注2】。相較之下,左側的台灣民族主義則漸漸壯大,但是光靠台灣民族主義同樣沒有辦法獲得過半數的民意。支持層最大的意識形態,一直是「台灣認同」。從圖9-6及圖9-7可以看得出來,在每一屆的選舉裡,當選的都是以這個區塊為票源的候選人。其過程及機制,筆者已在各章的選舉分析中論述過,在這裡筆者只簡單地彙整出結論。


首先在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之中,李登輝以「台灣認同」支持群為訴求對象,成功拉攏了這一群人。除此之外,李登輝還獲得了國民黨的組織票,以及一部分對彭明敏不抱希望的民進黨支持者的選票,最後以五四・○%的得票率高票當選。國民黨的組織票之中,包含了很多軍公教人員,他們大多是中國民族主義的支持者。至於地方派系之中,則有很多人是溫和的「台灣認同」的支持者。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