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的黃昏:葉問、排檔與深水埗

  发布时间:2024-06-04 01:36:4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經常有人吐槽我的文章難懂,但為照顧我感受,總是婉委地說我寫得很好,只是自己不懂技術,或者已經老了,所以才沒看懂。不過,有一位老伯——相信他不介意我這樣稱呼,畢竟我都是大叔了,不尊稱「伯」才說不過去吧— 。

經常有人吐槽我的黃檔與文章難懂,但為照顧我感受,昏葉總是問排婉委地說我寫得很好,只是深水自己不懂技術,或者已經老了,黃檔與所以才沒看懂。昏葉不過,問排有一位老伯——相信他不介意我這樣稱呼,深水畢竟我都是黃檔與大叔了,不尊稱「伯」才說不過去吧——不但不懂技術,昏葉英文不好,問排連電腦都沒有,深水卻始終沒有放棄認識區塊鏈、黃檔與分散式出版、昏葉AI等新趨勢。問排他是這篇文章主角,現年77歲的Raymond,威文。

勇者的黃昏

打從早年我到處介紹LikeCoin,威文兄就經常出席大小線下聚會,又經常給我發郵件,提出諸如擴闊應用場景、在地推廣等多項建議,要不是威文兄不適應Discord等社交軟體而堅持只用電郵,相信社群討論氣氛必定熱鬧不少。雖然我很抱歉威文兄的大部分建議都因為LikeCoin資源有限、定位狹窄而沒法實現,但我很感激他的參與,細閱並回覆了他幾年來的所有郵件。

隨著疫情,我跟威文幾年沒見,直到半年前我在藝術評論家協會辦分散式出版工作坊,才再次遇上久違了的威文,他雖然沒有筆記本電腦沒法動手參與,但也耐心地聽畢全程。工作坊後,我跟威文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走到附近耀東街的傳奇大排檔宵夜。

談起耀東街,雖然不過短短一條單程路,卻已佔了全港只剩廿來間的大排檔裡頭的四間,當中以手打魚蛋、墨魚丸、豉油撈麵等馳名的長發麵家更已有70年歷史,一直在此經營,卻因為旁邊的新樓盤被逼結業,最後營業的日子剛好為昨天。

cheungfat-menu圖片由作者提供

同樣有趣的是傳奇大排檔旁、蘇記後方的永泰鐵器工程,近年聚集了一班6、70歲的老友記,常於週末組成「五金樂團」演奏,中樂、西樂、工廠、老師傅,搭配起來竟然全無違和感,技藝氣氛俱佳,跟海角七號的樂團比起來也毫不遜色。

説回宵夜,席間威文兄兩杯到肚,談了不少往事,一向知道他文筆了得,但原來他能文能武,寫作之外也會功夫,曾跟葉問長子葉準習詠春,年前更自資出版短篇小說《勇者的黃昏》,細說葉問來港後的事跡;此次出席分散式出版工作坊,正是為了探究如何利用 AI 把小說翻譯成英語,再應用區塊鏈相關技術出版成雙語電子書。

我本來就支持創作尤其是書寫,威文兄又分屬老友,更是社群的中堅份子,我沒有推辭的理由。連自己的舊作都沒有時間翻譯和推出電子版,就拍拍胸口,信口開河答應幫忙出版《勇者的黃昏》電子版。

我很懷疑,全世界唯有在深水埗能欣賞到這種味道的演奏。

製作電子書

宵夜之後又過了幾個月,我跟威文兄,還有Liker Land的Phoebe,約好到《勇者的黃昏》的出版社紅出版的辦公室,討論翻譯與epub版本製作等安排,偏偏遇上香港「五百年一遇」的暴雨,到會議當天中午黑雨警告雖然已經除下,多區仍嚴重水浸,觀塘線更被癱瘓,但無論作者、出版社、平台還是我這個助手全都期待早日完成這個專案,居然在停課停工停市的下午,成功從各區匯集到灣仔的紅出版辦公室,除了把各項安排談妥,威文兄更即席示範詠春招式,由紅出版拍攝,並錄製成短片隨新版附送。

會後,負責製作電子版的我取得pdf格式的文本,轉換成可編輯的docx檔,刪掉不合用的格式與圖片,讓Microsoft Word重新生成目錄,再使用Calibre把docx轉換成epub3格式。經過兩三次檢查epub檔案、修訂docx及再次轉換成epub3格式,正體中文版《勇者的黃昏》epub檔小功告成。Microsoft Word能把中文簡繁互換而相對準確,尤其是從繁到簡,簡體中文版的epub檔因此也能輕鬆完成。

比較複雜的是中英雙語版,但相對於傳統靠人手從零開始翻譯,只能算是工夫略多而已。先準備好VPN與海外信用卡,註冊OpenAI帳號並訂閱,然後從Github clone下bilingual_book_maker,安裝相應的Python環境,就能配合GPT使用,不消一會就把文本翻譯成英語,再交由威文兄與紅出版檢查。

bilingual_book_maker允許用戶選擇搭配不同的LLM模型,除了GPT-3、4也包括Claude2等,雖然GPT比較貴,而GPT-4又比GPT-3貴十倍以上,我還是建議選擇GPT-4,因為真正的成本其實是AI翻譯後的人手編輯,只要AI的輸出好一點點,後期省下的人力成本就肯定超過GPT-4的額外成本。

抱歉寫了幾段火星話,被吐槽文章難懂,我是沒有藉口的。技術的部分就此打住,11月的讀書會將採用工作坊的形式,出席者請準備好大作,我會跟大家一起把文本製作成為電子版,鑄造成NFT書,並講解如何放到Liker Land等平台出售。

raymond-yipchun圖片由作者提供
威文與葉準師傅

黃昏的勇者

回到小說,《勇者的黃昏》由1949年葉問隻身來港說起,除開班授徒、 儆惡懲奸等不可或缺的情節,亦描寫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感情。

如果你是甄子丹主演葉問電影系列的擁躉,又對小說抱着同樣期望的話,我勸你最好別買這部小說。但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埋單甄氏系列搬弄的民族情緒,嫌裡頭的葉問神勇、離地、專一、完美,反而較喜歡黃秋生主演的《葉問:終極一戰》的話,《勇者的黃昏》大概不會讓你失望。

我不懂電影評論,不清楚拍攝技巧,《葉問:終極一戰》討我歡心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裡面有碟頭飯,有大排檔,有深水埗,還有九龍城寨;因為裡頭的葉問會肚餓,會生病,會軟弱,還會變心,我在這齣電影中看見香港,看見人,看見香港人。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