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暴力美學」受爭議的導演——森畢京柏Sam

  发布时间:2024-05-21 02:28:2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吳宇森和杜琪峰是國際級香港名導演,對後來的電影創作者有深遠影響,而他們的犯罪類型電影則受到美國導演森畢京柏Sam Peckinpah)的啟發。森氏最後一齣電影《周末大行動》於1983年上映,很多年輕觀 。

吳宇森和杜琪峰是國際級香港名導演,對後來的因暴演森電影創作者有深遠影響,而他們的力美犯罪類型電影則受到美國導演森畢京柏(Sam Peckinpah)的啟發。森氏最後一齣電影《周末大行動》於1983年上映,學受很多年輕觀眾都未有機會在大銀幕看他的爭議作品。今年的畢京柏「鮮浪潮」為他舉行回顧展,我們可以藉此機會重新認識這位以「暴力美學」見稱又備受爭議的導演。

512px-Sam_Peckinpah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森畢京柏(Sam Peckinpah)

暴力美學

森畢京柏擅長拍槍戰場面,常以慢鏡頭配合快速交叉剪接來渲染暴力的力美效果。這種「快—慢」技法的學受配合帶來徐疾有致的節奏感。中槍者在慢鏡裡掙扎,爭議延長了受苦與死亡的畢京柏時間。快速剪接則帶來子彈連發一般的衝擊,從劍拔弩張到電光火石,因暴演森角色和觀眾都被殺個措手不及。力美在這方面,《流寇誌》(The Wild Bunch)是最為人熟悉的代表作。有時森氏會以此技法來表達角色的心理活動(例如《大丈夫》),表達暴力對人的內在衝擊。

Screenshot_2022-07-12_at_5_20_18_PM圖片來源:電影《流寇誌》海報

惹人爭議的是,這些電影美化了暴力,即使森畢京柏本意未必如此。他試圖「以暴力反暴力」,參照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戲劇「淨化」概念,讓電影中的過份暴力代替觀眾發洩,也會讓觀眾感受到暴力帶來的不幸與痛苦,從而保持距離。然而效果未必如他所願。學者Stephen Prince指森氏對「淨化」的理解有誤,因為藝術所處理的情感主要是憐憫和恐懼,而非憤怒和暴力。有時候,森氏某些電影手法的確會令觀眾對暴力感到厭惡,但也有不少快意恩仇、令人興奮的時刻。

1976年,森氏接受BBC訪問,承認他對「以暴力反暴力」的做法成效不佳,的確會令某些觀眾反而擁抱暴力。這例子令人想起林嶺東的《學校風雲》,這齣有關黑幫入侵學校的電影當年上映午夜場後,一度刺激某些觀眾「作反」,也令林導演有所反省。

男人的浪漫

森畢京柏的電影可說是全由男性主導的,劇情多圍繞著男性之間的恩怨情仇,罕見有愛情線。這些電影的戲劇性和情感,往往有關男性角色在敵與友之間不斷轉換的關係,描寫他們在利益與道義之間掙扎。基本上他戲中的主角都不是好人,只看誰比誰更壞。主角和反派的分別,在於前者為了道義(常表現於復仇)可以捨棄生命,而後者則可以為了利益而出賣朋友。不論是敵是友,這些男人之間的覊絆大都比男女之愛更重要,主角可以為了復仇而放棄愛情。

這些情節可見於同時代的張徹電影、後來吳宇森的「英雄片」,以及杜琪峰的《放.逐》及《復仇》等作品。

Screenshot_2022-07-12_at_5_24_57_PM圖片來源:電影《放.逐》海報

大男人主義

這些男性中心的電影中,女性的角色往往流於輔助性或功能性,只是愛慾與暴力的對象,因此引來不少「厭女」的批評。在森氏某些電影中,還是可以看到比較正面和積極的女性形象,例如《鐵漢與寡婦》(The Deadly Companions)的Kit、《荒漠怪俠赤手闖天涯》(The Ballad of Cable Hogue)的Hildy和《周末大行動》(The Osterman Weekend)的Ali,但只屬少數例子。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