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一顆恆星爆炸五次,它顯示出宇宙膨脹的速度有多快

  发布时间:2024-05-21 15:15:4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Sophia有一個宇宙學的難題是「宇宙膨脹的速度有多快」,而它是以一個叫做哈伯常數的數字來衡量的。在明尼蘇達大學教授Patrick Kelly帶領的兩篇新論文中,他們成功地使用了一項新技術來測量哈 。

文:Sophia

有一個宇宙學的到顆的速度有多快難題是「宇宙膨脹的速度有多快」,而它是恆星以一個叫做哈伯常數的數字來衡量的。

在明尼蘇達大學教授Patrick Kelly帶領的爆炸兩篇新論文中,他們成功地使用了一項新技術來測量哈伯常數——利用來自一顆爆炸恆星的次顯光,它的示出光線在膨脹的宇宙中千里迢迢才到達地球。這些論文發表在《科學》(Science)和《天文物理期刊》(The宇宙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關於標準燭光與膨脹的膨脹宇宙

自1920年代以來,我們就知道宇宙正在膨脹。到顆的速度有多快

1908年左右,恆星美國天文學家Henrietta Leavitt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測量一種稱為「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 stars)」的爆炸恆星的固有光度——不是它們從地球上看起來有多亮,這取決於距離和其他因素,次顯而是示出它們真正的光度。造父變星會在一個規律的宇宙周期中變亮和變暗, Leavitt 表示其固有光度與這個週期的膨脹長度有關。

科學家們將造父變星以「標準燭光」(standard candles)做為基礎,到顆的速度有多快也就是說其固有光度是已知的,因此可以計算距離。

這是如何運作的?想像一下,現在是晚上,你站在一條又長又黑的街道上,沿路上只有幾根路燈。接著再想像一下,每個燈桿都有相同類型的燈泡,具有相同的功率。你會發現遠處的燈看起來比近處的更暗。

我們知道,光的漸弱與其距離成正比,這就是光的平方反比定律。現在,如果你可以量化測量每盞燈對你來說有多亮,並且如果你已經知道它應該有多亮,那麼你就可以算出每個燈桿的距離。

1929年,另一位美國天文學家Edwin Hubble在其他星系中發現了許多這樣的造父變星並測量了它們的距離——根據這些距離和其他測量結果,他可以確定宇宙正在膨脹。

1圖片來源:NASA/ESA/P Kelly
四個黃點中每一個都是超新星Refsdal的獨立圖像,它位於圖片中心星系團的明亮圓球後面。(NASA/ESA/P Kelly)

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結果

標準燭光法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使我們能夠測量浩瀚的宇宙。我們一直在尋找可以更好地測量並能看到更遠距離光度的方法。

最近有一些研究計畫是在距離地球更遠的地方測量宇宙的大小,比如由諾貝爾獎獲得者Adam Riess領導的SH0ES項目,已經將造父變星與一種稱為Ia型超新星的爆炸恆星一起使用,它也可以作為一種標準燭光。

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測量哈伯常數,例如使用宇宙微波背景的方法——這是在大爆炸後不久開始在宇宙中傳播的遺留光線或輻射。

問題是這兩種測量方法,一個在附近使用超新星和造父變星,另一個在更遠的地方使用微波背景,產生的數值相差近10%。天文學家將這種差異稱為哈伯張力,並一直在尋找新的測量技術解決這個問題。

新方法:重力透鏡效應(Gravitational lensing)

最近科學家已經成功使用了一項新技術來測量宇宙的膨脹率。這項技術是基於一顆名為雷夫斯達爾(Refsdal)的超新星。

2014年,澳洲國立大學天體物理學家Brad Tucker的團隊發現了同一顆超新星的多張圖像——這是第一顆被檢測到的多重透鏡超新星。哈伯太空望遠鏡看到的不是一顆超新星,而是五顆!

這種情況是怎麼發生的?來自超新星的光向四面八方射出,但它穿過被巨大星系團的巨大引力場扭曲的空間,引力使光的路徑彎曲,最終通過多條路徑到達地球。也就是說超新星的每一次出現,都是沿著宇宙中的不同路徑到達我們這裡。

想像一下,有三列火車同時離開同一個車站。然而,一列直接開往下一站,一列穿過山區,另一列經過海岸,最後它們都到達相同的車站,但是因為路線不同,因此雖然他們在同一時間離開,結果是在不同的時間抵達。

1Photo Credit: P.L. Kelly et al., Science, 2023
一顆超新星的多個視圖——跨越時間和空間 ——使科學家能夠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P.L. Kelly et al., Science, 2023)

因此,我們的鏡頭圖像顯示的是同一顆超新星,它在某個特定時間點爆炸,但每張圖像都經過不同的路徑。通過觀察超新星每次出現到達地球的時間——其中一次發生在2015年,在這顆爆炸的恆星已經被發現之後——我們能夠測量它們的旅行時間,從而測量宇宙在我們拍攝圖像時增長了多少。

我們找到最適合的測量方法了嗎?

「重力透鏡效應」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宇宙增長測量方法。在論文中,科學家發現這種測量方式更接近於宇宙微波背景測量,而不是造父變星和超新星測量。然而,根據它的位置,它實際上應該更接近造父變星和超新星測量。

雖然這根本不能解決爭論,但它的確為我們提供了另一條線索。一切都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包括超新星的數值可能有問題,或者我們對星系團的理解以及應用於透鏡的模型有問題。因此目前我們仍然不能保證測量宇宙膨脹最適合的方法。

參考資料

  • Tucker, B. E.(12 May 2023). We Saw This Star Die 5 Times, And It Shows How Fast The Universe Is Expanding. ScienceAlert
  • Tucker, B. E.(11 May 2023). How fast is the Universe really expanding? Multiple views of an exploding star raise new questions. The Conversation
  • 圖片來源:https://news.berkeley.edu/2015/03/05/distant-supernova-split-four-ways-by-gravitational-lens/ (NASA/ESA et al.)

本文經明日科學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