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樣子》:西蒙波娃巨作《論老年》將老化的關懷,帶向開放、多元、平權的新世紀觀點

  发布时间:2024-05-20 19:45:4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陳重仁為何又老又窮又廢又不被需要?西蒙・波娃第一個要挑戰的問題,便是「老為何會成為一個禁忌?」在西方社會中,死亡是一個經常受到討論的議題,但是老化卻是受到忽視的話題。西方社會只討論死亡,不討論老。 。

文:陳重仁

為何又老又窮又廢又不被需要?

西蒙・波娃第一個要挑戰的老樣論老老化問題,便是西蒙向開新世「老為何會成為一個禁忌?」在西方社會中,死亡是波娃一個經常受到討論的議題,但是巨作紀觀老化卻是受到忽視的話題。西方社會只討論死亡,年將不討論老。關點甚至在創作中,懷帶死亡將生命轉化為命運,放多隱約還具有悲劇的元平美感,但老年則是老樣論老老化不堪聞問,只是西蒙向開新世對生命的滑稽模仿。

長久以往的波娃結果就是,西方社會對老年問題的巨作紀觀蓄意忽視,而這樣的年將論點,又可以分成外在結構與內在認同兩個層面來討論。關點與《第二性》的架構相同,《論老年》同樣也分成二部,第一部從科學、社會、歷史的觀點來考察,也就是從外部的觀點來檢視老年。第二部則探究內心處境的角度,牽涉的層面偏向老年自我認同的問題。

在外在的社會結構上,受限於中產階級傳播的迷思與陳腔濫調,生產力成為衡量價值與貢獻的絕對標準,老年人無法生產也不事生產,因此不重要、不被需要,甚至可能被視為累贅。在人人皆有生產力且事事得以價值衡量的前提下,老年人沒有產值,成了社會的非我族類,因此必須忍受被社會區隔的漠視對待。波娃認為,老年人不應該是不被需要的負擔,對於老年的冷漠與麻木,正足以顯示西方文明的挫敗。

老化必然是生理層面的問題,但是社會因素在老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比生理條件來得更大,影響也更深遠。儘管老年與慢性疾病有極為明確的正相關,但是同樣年齡的身體狀況,則會因不同人而有很大的差異,有些人是從斜坡上緩步走下,但也有人是從上頭直接滾了下來。這些決定衰老的條件,例如工作、環境、情緒、生活習慣、生活水準等,都屬於社會條件的範疇。

儘管醫學的研發大幅延緩慢性疾病的侵蝕,明顯改善老年的生活品質,但醫療資源並非無價取得,經濟條件、社會地位、人際網絡、健康知識等條件,都會大大影響老後生活的品質。簡言之,知識水準愈高、經濟條件愈優渥、社會資源愈充沛、人際網絡愈綿密,生理狀況就會受到更完整的支持,衰退的幅度與速度,就可能比較緩慢,也就更有機率享受到健康且較有品質的老年。

老化的意義也必須對照不同時空背景,才有辦法產生較為精確的判讀。例如以同樣的收入來說,在貧窮社會中被當成有錢人的程度,在富裕的社會中卻可能會被視為窮人。此外,在時間軸上的移動也會造成意義判讀上的差距,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價值、不同的條件限制、不同的時空背景,會賦予老人不同的面貌。也就是說,每一個社會時空都具備獨特性,只有在社會脈絡重新定位之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老年,為老年的意義找到明確定位。

波娃透過民族學的研究,考證許多部落與文化的老者形象與待遇。不同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差異極大,隨著時空背景轉換,老化的意義以及個人與群體的關係,都有不同的意義,不應該過於簡化。老人不一定都是亟欲拋棄的負擔,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不同世代之間的關係不同,老化的意義也有所不同。此外,老人的他者寓意並不全然只是遭到排擠壓抑的次等地位,老人概括承接的負面意涵可能危害社會,也有可能對於社會關係發揮正向功能,具有極為複雜的多重性。

而這樣多元繁複的意義,並非老人自己爭取而來,而是他人所賦予的,是社會回應、對待老人的特有方式,也正反映出老人在特定社會結構下具有的意義。也因此,波娃在《論老年》中閱讀不同時期文學與文化創作的老人形象,包括《聖經》、中國經典、神話故事、古希臘的哲學與戲劇、古羅馬的哲學與詩作、中世紀的文學律法與圖像創作,一路研讀至二十世紀社會的安養院情況與退休金制度。關於老化的閱讀帶出漫長的人類文化史,也揭露社會階級對立與衝突下的歷史。

老年除了是源於社會結構的外在議題,同時也是內在認同的危機。理論上,我們每一天都在變老,但我們對於「自己在變老」這件事的認知,卻往往比不上他人對「我的老化」的觀察。原因是,我們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人類無法獨活,我們生存的意義也無法獨自存在。人類並不只為自己存有,也為他人存有,我們往往從他人回應我們的態度中建立自己的認同。

只不過,變老並非令人喜悅期待的過程。老年經常被視為常人之外的異類,因此在變老的過程中,即便過程緩慢,也經常會有自己正在成為另一種人的感受,認為在我們身上變老的其實是另一個人。

波娃引述紀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1869-1951年)的話,他在日記中提到「要是我不常提醒自己我的年紀,我還不太能夠感覺到,我已經65歲了,我還是很難說服我自己已經來到這個年紀了」。數年之後,紀德又寫道:「我不太感覺得到我的年紀,儘管我時刻都在提醒自己,我可憐的老頭子,你已經過了73歲囉,可是我還是無法說服自己,我已經到了這個年紀」。

紀德的說法呼應波娃的論點,老年屬於無法成為真實的範疇,老年代表我們無法體認的處境,老年甚至不是自我,無法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認知,必須要在一定的距離之外,才能觀察感受。

這個觀點受到沙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年)很大的影響,沙特所謂的「為他存有」,是指意識到別人在觀看我們,而這樣的察覺也是一種存在。我們的自我認知是主體存在的關鍵,但在此同時,我們也因他人的注視而成了客體,成為被他者化的自己。我們意識到他人將主觀意識轉嫁到我們身上,可能因此產生不自在、不安、失去自由的感受。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