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申請入學缺額創新高,背後是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集體困境

  发布时间:2024-05-19 00:21:3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吳明錡台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執行長)6月14日是112學年大學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公告的日子。如果有在高教實務現場工作,特別是實際第一線需要接觸招生的校院系主管、老師和行政人員,這一天的心情應該很 。

文:吳明錡(台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執行長)

6月14日是大學等教112學年大學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公告的日子。如果有在高教實務現場工作,申請特別是入學實際第一線需要接觸招生的校院系主管、老師和行政人員,缺額這一天的創新心情應該很糾結緊繃。大學甄選會的高背資料指出今年有7萬6112人報名,3萬8953人獲分發,後台報名分發率51.18%,灣高是育發近9年新低,缺額超過1.6萬個,集體也創歷年新高。困境

當學生不參與申請入學分發,大學等教在高中端就意味著高中生可能不想做「學習歷程檔案」、申請「課程諮詢教師」也無用武之地,入學在大學端則出現老師審查做白工的缺額窘境。學生、家長都想考試,108課綱引導學生適性選擇的灘頭堡失靈,後續會有什麼影響呢?在大學端的老師、校院主管和行政人員該做什麼樣的準備?

我想最直接的衝擊是後續大一新生休退轉的風險拉高,學校需要儘早啟動大一年相關的定向(Orientation)、轉銜(Transition)與就學穩定(Retention)措施。去(111)年考試分發缺額破1.4萬,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也告訴我們112年的大一新生人數預計會跌破20萬。在缺額大開之下,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轉學考人數的人數勢必攀升,也就是有更多的大一新生會透過轉學考來找到他想要的學校,學生由私校流向公校,由南方漂向北方。

雖然學生轉學有很多因素,不一定是負面,但學生的垂直流動(vertical mobility),對流出/流入校系都將產生相當程度的衝擊。特別是學生的選擇普遍是先公後私的時候,對私校來說,無疑在經營上或教學品質的維持上都是沉重的壓力。老師也是人,學生來來去去、士氣也會被受打擊,內傷在心裡。主任、老師簽轉系轉學的時候心也會痛,老師無力、倦怠,學生的學習效能和班級氣氛也會受到影響。

從教育部統計處的數據來看,目前因為「學校成績不佳」、「經濟困難」跟「志趣不合」是學生休退轉的前三大主因; 前兩項近年雖有趨緩,但因「志趣不合」而休退學的人數逐年升高,有增無減。勞動部針對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結果也顯示,有近50%的青年初次尋職遭遇最大的困難之一,是不知道自己適合做哪方面工作。雖然這些數據未必能普遍反映各校現況,大學也不是職業訓練所,但「因志趣不合而逐年增加的休退學人數」和「初次求職不知道自己志向所在」這兩個現象,可能透露我們離學生適性學習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更不用說,近年逐年增加的學生心理問題。

在少子女化,未來五年,在大學校院的主管、教師和行政人員會越來越辛苦。但如果我們稍微挪動一下眼光,不只是思考招生選才,學生也不是選進來就好,我們還需要更加重視學生大一年的學習體驗(First-year experience,FYE),我們才有機會提高學生的就學穩定度和學習表現。

大一年(FYE)包含新生的轉銜、定向、預警、輔導、穩定就學,不等於過往傳統的新生訓練。我們需要策略性地強化學生在學習、生活、社交等不同面向上的適應和自我探索;同時也需要在過程中,創造適當的機會讓師生、同儕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增加學生對學校、學系的認同感。但認同感的產生需要真實的陪伴,而這些最重要的小事,卻是我們不熟悉、不擅長或不願意做的事。我們需要一起來學習、一起準備。

雖然新聞一兩天就會過去,但現在是高教發展的關鍵轉折,希望我們不要看看新聞就過去,或是自己學校缺額比較少,就當作沒事。我們要面對的不是個別學校的問題,而是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集體困境。

路很難,但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一起找路。老師需要主管支持,才有能量陪學生探索未來;學校主管也需要教育部的支持與工具走過這段轉型之路。我們互相挺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在高度支持的環境下,自我探索,全人發展,找到未來志向。我們需要很努力,大學教育的第一哩路(大一年)我們得守住,不然再多的理想(ESG、EMI、AIGC、USR等)都是空的,留不住學生,學生不學習,老師沒力教,再高遠的教育理想、再多的教育資源投入都是空的!

延伸閱讀

  • 大學申請入學放榜:招生缺額1.6萬創新高,頂大、醫學系都招不滿
  • 考招新制首年最大爭議:解析111年分科跳水、低分高就現象
  • 【關鍵專訪】清大招生策略中心研究員看考招新制:學習歷程檔案最大的特色,是能夠看到學生的「成長性」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朱家儀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