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了八个月的《夺冠》终于来了

  发布时间:2024-05-17 08:14:4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在经历了删减、改名、延期之后,迟到了八个月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终于来了。有人说它剧情空洞,情感铺垫不到位,没有起承转合,强行煽情。有人说被它燃到飙泪,可以感受到女排精神振奋鼓舞了几个时代的人 。

在经历了删减、个月冠终改名、个月冠终延期之后,个月冠终

迟到了八个月的个月冠终《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终于来了。

有人说它剧情空洞,个月冠终情感铺垫不到位,个月冠终没有起承转合,个月冠终强行煽情。个月冠终

有人说被它燃到飙泪,个月冠终可以感受到女排精神振奋鼓舞了几个时代的个月冠终人。

也有人在高燃感动和尴尬煽情的个月冠终水平线上反复横跳。

那么,个月冠终

这部《夺冠》究竟如何?个月冠终

首先要说的是,《夺冠》的个月冠终选角很绝。

影片的个月冠终核心人物郎平由巩俐饰演。

因为担心演不好郎平,一向自信的巩俐几次拒绝导演陈可辛的邀约。

确认出演之后巩俐自己在女排集训场待了十天,每天观察郎平在场内场外的所有细节。

她摸索到了郎平走姿背后的原因:郎平腿上有伤,所以走路很慢;胳膊动过手术,所以肩会端着。

巩俐塑造的郎平,不管是动作、体态、还是表情、眼神都一模一样。

青年郎平,由郎平的女儿白浪饰演。

从长相到神态,白浪和年轻时的妈妈郎平相似度高达90%。

为了还原比赛场上的重头戏,女排队员们的角色全都是由真正的国家队队员扮演。

陈可辛直接请来了当时的冠军球员:朱婷、张常宁、惠若琪、徐云丽、丁霞、刘晓彤、林莉……

让她们自己饰演自己。

陈可辛选取了三次国际大赛的重要节点来记录中国女排的40年。

1

“你知道的,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永远不只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渴望找到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认识自己。

可这时候的中国,人才落后,设备不先进,科技比不上西方国家。

前来视察的国家体委干事(李现 饰)告诉女排教练(吴刚 饰):

现在其他国家可以用电脑用现代科技来分析对手,轻而易举地计算出我们队员的打法和战术。

而我们,没有这种技术。

怎么办?

教练二话不说直接叫人把球网再提高15厘米。

通过不断加强锻炼难度,不断挑战自己极限的训练来让对手摸不清自己的套路。

以人力对抗科技。

女排姑娘们在酷热的闽南拼命训练。

从天亮练到天黑,大年三十也照练不误。

她们要球不要命,浑身都是伤。

有的人甚至连膝盖软骨都磨没了。

那时候的中国女排,纯粹而执着。

她们憋着一口气,想要为国争光。

她们想要证明给所有人看:

中国人行的。

1981年,中国女排对战有着“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队。

这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赢得世界杯冠军。

大街小巷的人围坐在电视机面前欢呼雀跃。

举着国旗,敲着破了洞的锣,走上街头,奔走相告。

1981到1986年,中国女排五连冠,是那个时代的人最骄傲的记忆之一。

中国女排,是中国人凝聚的希望代表。

是一整个时代的咬牙切齿。

她们背负的,是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那时候的中国女排,“没有我,没有你,只有我们。”

2

“球可以输,人不能输”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女排对战美国女排。

而此时美国女排的教练正是中国女排的前队员郎平。

这场比赛,尽管中国女排把分一分一分往回咬,拼到了最后,但还是输了。

郎平带领的美国队赢了。

但她也哭了。

在之后五年里中国队青黄不接,与各大赛事无缘。

不仅接连输给世界强队,甚至连在亚洲都步履维艰。

此时的中国女排已然跌入谷底。

自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

等待中国女排的,是长达12年的沉寂和挫折。

3

“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2013年,老女排队员陈招娣(刘敏涛 饰)因癌症逝世。

在去世之前,陈招娣劝告郎平,回中国女排执教。

陈招娣去世后,郎平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她在老体制内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16年,里约奥运会。

1/4决赛,中国女排对战的是世界第一的东道主巴西女排。

几乎没人看好屡战屡败的中国女排。

巴西球迷在看台上大声叫嚣:“GO HOME!”

结果,

中国女排赢了。

时隔12年再次斩获奥运奖杯。

里约夺冠后,在国际赛场上奏起中国国歌的那一刻,

郎平打了一通电话给陈忠和,没有说话,只有国歌响起。

没有一句台词,却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很多事情,无需多言。

在训练的时候,郎平问过朱婷几次,为什么要打排球。

朱婷回答:

“为爸妈”

“为了成为你”

可郎平说,都不对,“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

曾经有位外国记者问郎平:“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在乎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

郎平说: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我们不自信,太需要一个胜利了。”

八十年代女排获胜的时候,所有人都跑到大街上庆祝。

现如今,鲜少有人会因为一场体育赛事的胜利而欢呼雀跃。

八十年代的女排夺冠,是为国家而夺,为集体夺冠。

为了夺冠,她们常常忍受着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和煎熬。

老一辈女排队员肩上背负着国家重任和民族大义。

而新一代女排,不应再走老路。

时代变了,我们不必再借助一场体育赛事来树立国家的自信。

女排精神,不只是为国拼命。

就像郎平说的:

“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代人来背,你们只需要好好的享受体育本身。”

而这,才是体育最根本的魅力所在。

要热爱,要不服输,要be yourself。

夺冠,首先要为了自己去夺冠。

这才是中国女排真正的传承。

标签: 《夺冠》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