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藝術》:藝術並非菁英階層的奢侈消遣,而是充滿智識、知覺、感官的探險樂園 - 夜上海论坛

《圖解藝術》:藝術並非菁英階層的奢侈消遣,而是充滿智識、知覺、感官的探險樂園

  发布时间:2024-07-01 11:31:5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曾少千這本書的標題《圖解藝術》預告著浩瀚複雜的藝術,能藉由圖像的解說,來參透其中奧妙。它邀請讀者仔細觀察作品的構成、特徵和效果,尋覓視覺線索,閱讀其中的含意。為了避免視而不見和走馬看花,這本書鼓勵 。

文:曾少千

這本書的圖解標題《圖解藝術》預告著浩瀚複雜的藝術,能藉由圖像的藝術藝術園解說,來參透其中奧妙。並非它邀請讀者仔細觀察作品的菁英階層構成、特徵和效果,奢的探尋覓視覺線索,侈消充滿閱讀其中的智識知覺含意。為了避免視而不見和走馬看花,感官這本書鼓勵我們駐足觀看繪畫,險樂學習去感受、圖解想像、藝術藝術園理解,並非猶如參與解碼和揭密的菁英階層遊戲,體驗深刻無窮的奢的探樂趣。

藝術之「迷」與「解」

那麼,侈消充滿此趟發現之旅會像是元宵節猜燈謎、腦筋急轉彎的機智問答、還是推理驚悚小說《達文西密碼》嗎?坦白說,詮釋和分析藝術的過程,不一定如此刺激精彩,最終也不必然有明確的標準答案。藝術五花八門,對應著千奇百怪的藝術愛好者類型。藝術令人好奇和感到興趣,往往源於藝術在我們身上起了一種類似「迷」的作用,使得人們試圖探詢和解釋箇中的運作和效應。

在商務印書館的《辭源》中,「迷」含有多重意義:迷惑、媚惑、沉醉、矇蔽、遮阻、謎團、隱語。這些莫不是描述藝術的絕佳用語?特別是浪漫主義和超現實主義藝術,訴求情感表現和潛意識開發,作品如難解的謎,令觀者意亂情迷。藝術以非文字的途徑,觸動人們豐富的感知和思索,帶來許多驚喜和詭異的時刻。

藝術愛好者除了對藝術之迷甘之如飴外,也想一窺究竟自己是否中了某種魔法、圈套、癮頭,隨後恢復理智地解開疑惑和獲取知識。書名中的「解」,在《辭源》中意指剖開、劃分、消散、免除、排解、通達、曉悟、解釋,而這些字義經常滲入我們描述藝術的語言和態度裡。

但解惑的方式不一而足,常需要因應作品類型而調整。在此過程中,我們使用語言來尋求修辭上的類比,以文字來面對視覺藝術引發的迷惑。「解」的積極作用在於質問許多想當然爾或天經地義的現象,以及參與意義生產的活動。因此,瞭解藝術和套用公式來解答數學問題,或將水分解為H2O的化學元素,是大不相同的。

找尋親近藝術的方法與線索

藝術真的如此深不可測,專屬於天賦異秉、學識淵博、或有錢有閒的菁英人士嗎?答案是否定的。今天的藝術工作者和研究者,意圖掀開藝術神祕的面紗,將技藝和知識的傳遞普及化。然而,常聽聞一般社會大眾擔憂自己欠缺慧根和學理而無法了解藝術,或是深恐自己的主觀意見和過度詮釋而對藝術不敬。

這類的焦慮,原因複雜,透露出觀眾和藝術之間的疏離,作品的時空背景過於遙遠,或創作者和接受者對於藝術的概念各有殊異,這實在需要藝術教育者和中介者更加努力來改善。

其實,探究藝術並非遙不可及,透過了解藝術構成的基本原理與觀看方法,就能推開藝術殿堂的大門,做為理解與賞析的開端。在《圖解藝術》書中嘗試分解藝術作品所共有的構圖和造型等基本元素,端詳許多細節之間表現的異同與相互的關係,進而了解作品如何產生整體效果;並循序漸近地簡介作品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了解其題材的選擇和故事梗概。簡明豐富的圖解型式則是全書編排的亮點,得以引導讀者觀察圖像、找出線索,從更多元的角度去領略畫作所傳達的訊息。

在美術館裡與藝術相遇

美術館是一般大眾最常遇見藝術的地方。英文的博物館museum一字從希臘字Mouseion演變而來,原為祭祀九位繆思女神的儀式地點。歐洲封建時代的皇室貴族,常擁有私人的珍奇櫃,收藏化石、植物標本、工藝品等,直到17和18世紀英國和法國建立公立博物館,開放民眾參觀。美術館發展至今,空間設計和展覽型態風情萬種,有時像教堂般空蕩莊嚴,有時像廢墟墓園般蕭索感傷,有的像百貨公司般展售商品,有的外觀像巨大雕塑成為觀光地標,有的像主題樂園般供人遊玩。

例如,之前台北市立美術館有一項互動藝術計畫,徵求觀眾攜家帶眷來館內共眠過夜;台北當代藝術館也曾推出一檔設計特展,標榜生活美學和文化消費,展示公仔和家具,供人把玩試用。今天的美術館如此花招百出,主要是因為其需要爭取民意和門票,建立自身的品牌和口碑,以業績表現來增加媒體報導和公私部門的經費補助。

在觀眾興起的時代,美術館肩負各種服務項目,提供導覽和教育活動,包裝文化觀光行程,行銷各種複製品和衍生商品,盡力滿足訪客參觀、休閒和消費的需求。觀眾也能經由導覽和講習活動,更領會藝術欣賞的樂趣,並且從展覽圖錄和相關書刊吸取資訊,選購明信片、月曆、文具、飾品等做為紀念品。此外,我們可利用美術館的網站來學習,透過數位影像和文字解說,愈加熟稔典藏和展出的作品。

藝術精髓的進階修練

大學是較為正式嚴謹的學習場所,而學院藝術史的主要關懷為鑑定、分類、詮釋、與思考作品,而藝術史學科和藝術欣賞的差別,主要在於著重歷史、理論、文獻考據。藝術史成為綜合大學的人文學科,與人類學、哲學、語言學並駕齊驅,於二十世紀才蔚為風氣,在此之前,皇家藝術學院是創作和討論藝術的最高機構,從十六世紀起累積了嚴格繁複的術科訓練,也建立藝術分級的理論(從歷史畫、肖像、歷史風景畫、風俗畫到靜物的高低排序),影響甚鉅。十九世紀的藝術學院受到前衛主義者和市場經濟的挑戰,逐漸失去了其文化霸權。

在學院圍牆外,我們可自在地閱讀藝術書籍。最早書寫藝術的文體為傳記,例如羅馬作家普利尼的《自然史》,詳述亞歷山大大帝御用畫家阿珮雷斯的生平和作品,以及義大利作家兼畫家瓦薩利的《藝術家生活》,推崇米開朗基羅為天才和大師的典範,豎立了發展史觀(生長、成熟、衰退),影響深遠。

現今入門的藝術通史書籍仍沿用類似修辭,來推崇偉大的創作者,盛讚其獨特的風格成就,然而在二十世紀有許多藝術家揚棄了獨特天才的光環,轉而借用或扮演更多元的角色,如報導者、工程師、文化生產者、甚至人類學家等。法國哲學家傅柯重新詰問何謂作者,符號學家巴特更宣稱作者已死,主張多重來源的文本(text)概念應取代單一的作品。如此質疑原創性迷思的觀點,也促使藝術史學者關注正典和名家之外的領域,如中世紀匿名的工匠和手抄本畫家、版畫和攝影等複製性媒材、收藏者的系譜等。

歷經社會、種族和婦女運動的洗禮,一九七○年代興起了新藝術史,在形式主義之外,增加了社會史、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符號學、後結構主義等研究方法,並經常折衷混用,擴充藝術史學科的視野。舉例來說,社會史立基於馬克思主義,著眼於藝術家的社會角色和階級意識,藝術場域的自主性如何建立和維繫,品味變遷的社會意義,同時也觀照藝術的儀式價值如何轉化為展覽價值,美學如何成為政治工具和市場經濟的商品。

精神分析源自佛洛伊德的臨床分析和談話治療,看待藝術家、作品或觀者為病例個案,從「症狀」解讀無意識在夢、玩笑、創傷的運作。精神分析也探討偷窺、認同作用、拜物主義、性愛和死亡欲力,本能昇華與反昇華。女性主義進一步運用精神分析,來批判父權意識,研究女性為慾望的主體,平反被歷史遺忘的女性藝術家。近年來藝術史也擴及視覺文化,研究攝影、電影、虛擬實境、跨國資本主義的媒體傳播等。

親炙藝術體會其妙

藝術的領域是如此遼闊,不管具備了多麼豐富的知識,最重要的還是要與繪畫、雕塑、建築、新媒體裝置等藝術原作直接面對面,親炙作品的材質、規模、時空特性,體會其妙、擴充無窮的想像力。藝術的魅力難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樂趣,正如遊戲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藝術像遊戲般具備常規和特定場域,需靠參與者的熟練技巧和熱情參與來維繫。藝術和遊戲皆入世又避世,和綱常人生之間存有辯證關係。當我們開放地接受藝術遊戲的邀約,嘗試以詩意、聯想的方式來體驗,那麼藝術將會帶來發現自己和發現世界的意外收穫。

在多元價值當道的今日,藝術已非菁英階層的奢侈消遣,而是充滿智識、知覺、感官的探險樂園。藝術史研究的成果讓我們更貼近藝術,作品的解析和詮釋讓我們重溫藝術家的時代。製作和體驗藝術的方式雖日新月異,藝術的迷人之處終究不會消失無蹤,它的力量深植人性,伴隨歷史而生,也超越了歷史,需要觀眾為之想望和迷戀,也需要觀眾清醒認真地對待。

本文獲漫遊藝術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圖解藝術(更新版)》,易博士

作者:郭書瑄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介紹】

台灣基隆人,很早便以研究出版為志向。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畢業後, 陸續出版《圖解藝術》(易博士)、《插畫考》(如果出版)等書。之後基於 對荷蘭畫家林布蘭與維梅爾的熱愛,前往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 文化學科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先後擔任科技部博士後研究 員與新竹教育大學(今清華大學南大校區)兼任助理教授,並出版《新荷 蘭學》(合著,前衛出版)、《荷蘭小國大幸福》(新自然主義)、《紅豆湯配 黑麵包》(時報)等著作。現定居柏林,仍持續進行創作中。

【本書特色】

本書藉由能以平面呈現三度空間縮影的繪畫帶領讀者走入藝術,分別從點線面構成、色彩光影、媒材質感、構圖空間設計與風格表現,以及作品的典故象徵意義等八個面向切入,配合大量的畫作範例,由表面形式到內在解析,讓讀者了解繪畫的基礎技法、畫面構成與背後意義,切中藝術的欣賞角度,讓作品詮釋延伸出屬於自己的觀點!

6668773_RPhoto Credit: 易博士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