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大未來》:「無校自學」的孩子就像大人一樣,有說不的自由 - 夜上海论坛

《自主學習大未來》:「無校自學」的孩子就像大人一樣,有說不的自由

  发布时间:2024-06-25 13:41:2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凱莉.麥克唐納Kerry McDonald)無校自學是什麼?「無校自學基本上是一種讓好奇心主導的學習方式,沒有考試與預訂的課程。無校自學交由孩子去探索與應用知識,而非依賴成年人提供,並由其判定應學 。

文:凱莉.麥克唐納(Kerry McDonald)

無校自學是自主什麼?

「無校自學基本上是一種讓好奇心主導的學習方式,沒有考試與預訂的學習校自學課程。無校自學交由孩子去探索與應用知識,大未大人的自而非依賴成年人提供,來無並由其判定應學內容所組成的孩像書籍傳遞的資訊。」

——阿奇拉.理查茲(Akilah S. Richards)

「從在子宮裡算起,樣有由我的自主整個人生都在教室裡度過。」自學媽媽凱蒂.萊恩-卡納斯(Katie Lane-Karnas)說,學習校自學她有兩個女兒,大未大人的自梅依(Mae)與朱尼佩(Juniper)。來無凱蒂的孩像父母親都是任職於傳統教室與學校管理單位的專業教育者。凱蒂早期的樣有由學校記憶是,她還在學步時就被帶去母親任教的自主暑期課業輔導班。取得教育學位並成為公立學校的學習校自學老師,幾乎是大未大人的自凱蒂預定的人生道路。這是一條理所當然,而且前人眾多的道路。

一九九○年代晚期到二○○○年代中期,在幾個州任教過後,她對於在學校所看見的情況愈來愈感到沮喪。她回想,「讓我不安的是,不管幾歲的孩子,都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被退學、噤聲、貶低、批評。」「一個二年級生回答問題時揚起手,便可能因為這個肢體語言,而被視為想法或參與意圖不夠正確。一個幾乎不會說英語的三年級生,知道自己母語的識字能力就是無法讓他升到四年級。一個興趣在跳舞、種植、打獵或帶小孩的中學生,都沒有辦法把這些技能用來支持他的教育。許多玩樂團的高中生其實不太會看譜,卻知道在學校問如何完全掌握音樂這類的問題太愚蠢。」

對大眾教育的強壓制度失望,凱蒂最後辭去了教職;但她依然期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當地的公立學校。儘管身為老師,她有些保留的看法,但她相信學校教育,並希望學校教育對她的孩子有用。無論如何,她決定為五歲女兒梅依去看看幼兒園的模樣,並要求在梅依入學之前去旁觀教室的上課情形。凱蒂記得:

我的孩子忽然之間顯得有點太吵、太快、太有意見,外加不是穿得像結婚禮服,就是赤裸裸,而不適合上學。我試著想像,梅依和這些乖乖舉手的小女孩在一起,旁邊一群精力旺盛的男孩被處罰時還不斷鬼吼鬼叫,在半小時圍坐著的團體時間內,那些安靜的小女孩沒有喊過一聲。想到梅依會多麼願意在課堂上為奧林匹克環按照老師說的唯一正確的方式著色,或是避免嘗試使用膠水,因為顯然只有調皮的男孩才敢嘗試,我就覺得難過。

凱蒂在課堂上看到的情況,反應了她之前在自己任教課堂上看到的事。她知道,她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制於學校教育,看著她們的創造力與好奇心消失殆盡。

在探訪了幾間不同的學校,評估了幾種教育選項之後,凱蒂與先生決定讓孩子在家自學。他們立刻受到自然、由兒童主導學習的無校自學哲學吸引。那感覺簡直如釋重負。凱蒂沒有意識到,學校教育的思維已經以各種微妙方式影響了她的親職作風,直到她將之拋開。她回想,「忽然之間,少了學校期望的陰影」——

我和女兒的關係馬上大幅改善。我這才意識到,有多少我試著要「溫和」改變她,讓她在學校可以更被接受的事情,她也都在抵抗。我也意識到,為了保護她,我多麼想讓她變得更不像她自己。不去上學,就是不再去改變她。我在學校的框架中看到自己的五歲時光。拿掉學校這個框架,我開始看到她有更多力量,也更信任她,如同我們在她幼年成長時期所做的。我很快開始注意到,「學校化」這個想法多麼傷害我對孩子心靈自由的尊重。我們在家庭計畫中愈是從學校教育中鬆綁,我們就愈能放鬆,再一次擁抱自己的孩子。

凱蒂繼續解放她的學校教育思維,更誠實地檢視她自己當學生與老師的學校經驗,並見證到我們周圍許多通常隱而不見的學校教育思想。學校教育文化反應在我們的行事曆上、小說中、我們與鄰居的談話中,以及星期五晚上美式足球賽的城市精神裡。這文化也可見於返校快照與畢業舞會的照片中、暑期閱讀計畫與學校戲劇演出、當月模範生獎與保險桿貼紙、畢業演講,以及一大堆讓我們從學校現實的殘酷中分心的其他瑣碎儀式。才一百五十多年,學校教育就已經占據了我們大部分的集體意識,讓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一個沒有學校機構的文明社會。從學校教育思維中解脫,不是件輕易的事。

從學校教育改為無校自學,凱蒂重新用上了她在孩子還是嬰兒期與學步期時培養他們興趣、撫養他們成長的方法。她看過孩子自然學會探索他們周遭的世界、嘗試與冒險、走路、講話、理解。她現在把這些經驗用來支持女兒成長。她聽她們說話、信任她們,並在周圍安排豐富的資源與機會。就像許多自學生,凱蒂也沒有使用一套包裝好的固定課程。更精確地說,她看到了孩子的興趣,並把這些興趣和她周圍的人、場所、事物連結起來,包括書籍、教材、數位資源、活動、課程、社區成員、公共場所。

梅依現在已經八歲,喜歡畫畫、藝術、彩妝、數學,還有許多三分鐘熱度的興趣。朱尼佩現在六歲,她的主要愛好是雞與地質,以及任何與美、仙女、裝扮有關的一切。在這些興趣的推動下,在細心成年人的幫助下,以及在更大社群共同智慧的支持下, 孩子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對凱蒂來說,從學校教育到無校自學,從老師變成追隨者,是一種特別的淨化作用。她說,「身為老師,我受到的訓練是,要以尊重的態度控制我周圍的所有人,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需求,並且只在該環境下明確定義適當的範圍內做自己。我做得非常好。但是, 在那樣的關係裡,感覺實在太糟了。」

無校自學的定義

無校自學不只是一種教育方法。它無關乎教與學,或是用先進的教育理想取代傳統的。它是要挑戰主流的控制架構,尋找自由與自主性;是要理解我們的學校教育濾鏡如何影響我們看待學習與知曉的方式,以及決定我們看不到的事物。它也關乎重新檢視受教育的意義。

某方面來說, 其觀念非常簡單:經由讓孩子學習,而非強迫上學,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與未來有更多的自由與掌控。執行面才是複雜的。在一個普遍實施學校教育的社會中,學習自由是什麼樣貌?自由與責任的平衡點在哪裡?由誰決定?這些問題是無校自學與一般自主教育哲學的根本,而且沒有簡單的答案。

每一個無校自學家庭在樣貌上與行動上都不一樣。每一個自學合作社或學習中心也會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每一個自主教育的學校或營隊或社區方案,也有自己的精神。有些可能會認為自己的方法較好、較友善、較純粹。但沒有一個是完美的。多樣化是無校自學途徑的一個優勢。

無校自學既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生活風格;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實踐;其中也有自己的福氣與包袱。在理想上,是利用整個社區的全部資源,給孩子學習的自由,完全不強迫,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在實務上,是在一個複雜的網絡下做這件事,這個網絡包括人際關係、社會動力、家庭價值觀、文化現實、社區責任。實踐,是其中的關鍵字。


  • Tag:

相关文章

  • 《哲學現場》:「人言」為「信」,言語正是人人相知、互信的必要條件

    文:葉海煙信任的現場:選擇相信容易嗎?從個人主觀的信心與信念,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與彼此信賴,顯然不只是哲學思考必須關注的道德與倫理的課題,同時也是和我們的認知活動、人文素養相關的哲學問題。因此,我
    2024-06-25
  • 中国人寿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超461亿元

    3月27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保费规模创历史新高,稳居行业首位。年报显示,2023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总保费6413.80亿元,同比上升4.3%。内含价值亦稳居行
    2024-06-25
  • 辽宁抚顺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2月16日,辽宁省抚顺市市场监管局与顺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对顺城区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市场监管人员检查校园设备运行情况。 董航/摄
    2024-06-25
  • 购买便宜羽绒服 小心内有蹊跷

    市区某服装商场促销羽绒服严冬里,低温、湿冷,保暖、轻便的羽绒服成为多数人的必备品之一。然而,在羽绒服为大家带来温暖的同时,一些假冒伪劣羽绒服又以其低价吸引顾客,危害消费者利益。市消委会提醒,在购买低价
    2024-06-25
  • [市地税]去年全市地税总收入破11亿

    雅安日报讯 记者从26日召开的全市地方税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灾害的不利形势下,我市地税系统累计组织各项收入114075万元,同比增长42.6%,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会议
    2024-06-25
  • 辽宁启动“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5月16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辽宁省分行在沈阳市举办“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深化战略合作,“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启动。今年预计投放
    2024-06-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