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一) - 夜上海论坛

虎耳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一)

  发布时间:2024-06-29 07:44:0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虎耳草是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今药理研究发现虎耳草不仅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还兼具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用价值。兽医临床中常用于脓耳、风热咳喘的治疗。其主要化学成分包 。

虎耳草是虎耳活性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今药理研究发现虎耳草不仅具有祛风清热、草化凉血解毒之功效,学成还兼具抗菌、分及抗炎、药理研究抗氧化、进展抗肿瘤等多种药用价值。虎耳活性兽医临床中常用于脓耳、草化风热咳喘的学成治疗。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分及萜类、药理研究酚酸类、进展异香豆精类等化合物。虎耳活性虎耳草药用疗效显著,草化但由于其成分复杂,学成药理活性及作用机理不清楚,虎耳草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有限。通过对虎耳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为虎耳草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L. Meerb)为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始载于我国南宋医药学家王介著的《履巉岩本草》。虎耳草性寒,味苦、辛,有小毒,归肺、脾、大肠经,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效。我国民间多用于治疗风疹湿疹、化脓性中耳炎、外伤出血、丹毒、肺热咳喘、肺痈、疖肿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在动物临床上通过将虎耳草捣汁滴耳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显著。虎耳草煎服可治疗肺热咳喘、虎耳草捶烂外敷在治疗皮肤荨麻疹、疖肿等方面效果显著。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兽医临床的使用历史悠久,多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治。此外,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畜牧养殖行业时还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减缓应激反应、改善动物产品品质的特点。随着全面禁抗时代的到来,抗生素已被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与使用抗菌肽、微生态制剂、金属离子制剂、有机酸来代替抗生素相比,中草药作为天然药物,其功效多重性、低毒性、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绿色环保优势日益明显。

目前虎耳草的研究多集中在虎耳草的栽培种植、植物基因组和虎耳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鉴定,以槲皮素、岩白菜素等为代表的有效成分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虎耳草中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萜类、酚酸类及异香豆精类化合物。张知侠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获得虎耳草精油,利用GM-ES方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生长速率法进行抑菌试验,对虎耳草精油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发现虎耳草精油具有显著抑菌效果。杨萍对虎耳草的资源概况、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药理活性方面进行了总结,并详细介绍了虎耳草在民间药方中治疗脓耳、肺痈、血崩及风疹等疾病的使用情况。Wu X D等通过对虎耳草水煎剂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使用相似性分析(SA)、层次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进行了评价,发现虎耳草水煎剂具有较好的抗前列腺增生的活性。本文对近年来虎耳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药材现代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为合理有效地开发虎耳草类中草药奠定理论基础,为兽医临床中虎耳草类中草药的药用开发及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依据。

1 虎耳草有效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

费曜等对不同批次篦齿虎耳草(Saxifraga umbellulata var. pectinata)成分进行了检测,发现篦齿虎耳草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可达7.0%以上,其中芦丁、槲皮素的总量可达0.08%以上。虎耳草中的黄酮类活性成分种类较多,包含山奈酚、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ɑ-L-鼠李糖苷、芦丁、槲皮素、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ɑ-L-鼠李糖苷、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表1和图1)。

表1表1续

图1

1.2 萜类

虎耳草中所含的萜类成分主要为虎耳草皂苷A、虎耳草皂苷B、虎耳草皂苷C、薄荷酮、桧烯及桦木酸(表2)。其化学结构见图2。费曜通过1H-NMR、13C-NMR、GC-MS等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分离出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虎耳草皂苷A、虎耳草皂苷B、虎耳草皂苷C。

表2

图2

1.3 酚酸类

虎耳草中的酚酸类成分主要为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琥珀酸及绿原酸等(表3)。其化学结构见图3。秦红英建立了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耳草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岩白菜素的含量,将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岩白菜素的检测作为质量控制的依据。

表3

图3

1.4 异香豆精类

虎耳草中异香豆精类成分主要为岩白菜素(bergenin),分子式为C14H16O9,具有镇痰止咳抗炎之功效,广泛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其化学结构如图4。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含量与其生长的海拔及其采集时间关系密切,虎耳草采集时以花后采集为佳。李子璇等通过HPLC法测定西藏不同产地虎耳草中岩白菜素含量,发现同一种虎耳草采集海拔不同,采集时间不同,岩白菜素含量差别很大;采集时间早、海拔低时岩白菜素含量较高。

图4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动物医学进展》2021年第1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虎耳草丹毒槲皮素琥珀酸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