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生的大腦鍛鍊》:你覺得「利己」與「利他」的人,何者的年收較高?

  发布时间:2024-06-02 07:17:2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岩崎一郎利他和多管閒事的差別其實我曾猶豫要不要談論「利他」這件事。若問我為什麼猶豫,是因為我之前都不懂「利他的生存方式」。一如前述,我曾經是個被父親拿菜刀威脅,飽受家庭暴力的人,所以從小就有「自己 。

文:岩崎一郎

利他和多管閒事的改變差別

其實我曾猶豫要不要談論「利他」這件事。

若問我為什麼猶豫,人生人何是大得利因為我之前都不懂「利他的生存方式」。

一如前述,腦鍛年收我曾經是鍊覺利個被父親拿菜刀威脅,飽受家庭暴力的己與較高人,所以從小就有「自己的改變生命要自己保護」的想法。

從這層意義來看,人生人何這與利他是大得利背道而馳的想法。

我會走上研究者的腦鍛年收道路,其實與利他、鍊覺利社會貢獻沒什麼關係,己與較高只是改變單純地喜歡自然科學,想滿足自己的人生人何好奇心而已。

在大學進行研究時,大得利曾聽過獲頒世界大獎的知名研究者為了搶先發表研究,而使計讓其他的研究者拿不到實驗器材的故事(不知是真是假就是了)。

一直以來,我都抱持著「自己保護自己」的想法,所以覺得只有「自我優先主義」才是重要的,談論「利他」這件事也才讓我如此猶豫。

之前也提過,我是個只知道「利己」的人,但在讀了稻盛和夫所寫的《生存之道》後,知道了「利他」這個詞彙。

自那之後,我便試著實踐「利他主義」,一路上卻是跌跌撞撞,因為之前的我只懂得「自我優先主義」,突然要實踐所謂的「利他主義」,還真是不知道什麼才算是「利他」。

接下來的例子可能有點好笑。切蛋糕的時候,通常會依照人數切成等分,但難免會切得有大有小,若要在此時實踐利他主義,應該要拿最小的那一塊吧?

此外,大家聚餐結束後,通常是大家一起分攤餐費,但有時候沒辦法除得盡,此時負責收錢的你若是從每人手中多收一點,應該算是利己吧?如果少收一點,自己補上不足的部分,應該算是利他吧?

再者,坐公車的時候,原本打算將位子讓給老人家,結果對方說「我還沒老成那樣」,惹得對方不高興的話,應該不算實踐了利他主義吧⋯⋯?

「利他」與「多管閒事」的界線到底在哪裡呢?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這些或許是無關痛癢的小事,我卻煩惱了好久,我覺得這都是因為「我從來沒有為了實踐利他主義而鍛鍊大腦」。

看起來我好像搞錯重點,但是當我為了釐清「利他」與「雞婆」的不同,讀了很多研究論文之後,才發現其實我沒有搞錯重點。

若只看「行動」,常常分不清是「利他」還是「多管閒事」,但簡單來說,兩者的差異在於「無私(或接近無私)」。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馬將吉克博士的研究指出,若能讓大腦接近「無私」的狀態,除了能與同類型的人相處,也能自然而然地與類型截然不同的人相處,所有的行動與行為都將是利他的。

當我看過許多證實利他會對大腦帶來好影響的論文之後,我便慢慢釋懷了。

我知道自己離「無私」的狀態很遠,所以我的行為多半是「雞婆」才對,但我還是每天努力鍛鍊大腦,希望盡可能接近「利他」的狀態。

本章將介紹許多與「利他」有關的研究。

「利他」與「利己」的生活方式,哪一邊年收比較高?

比方說,下班後,累得半死的你正坐在電車上,結果看到不遠處有位老人家站著,而你決定把位子讓給他(而且坐在你旁邊的是比自己年輕,看起來更有活力的年輕人),這當然也是小小的利他行為,但乍看之下,這類利他行為似乎很吃虧。過去的我總忍不住這麼想。

感覺上,不管幫別人再多也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反而還得賠上自己的幸運。

但實情並非如此。那麼利他與掌握幸福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埃里克森博士的研究曾對一般人實施「你覺得利己與利他的人,何者的年收較高?」的問卷調查,六成八的人回答「利己的人」,回答「利他的人」只有百分之九,有此可知,大部分的人都覺得以自己為主,有點小聰明的人賺得比較多。

但實際調查之後才發現,情況與一般人的推測完全相反。

埃里克森博士請四千零十七人接受問卷調查,詢問他們捐款與參加志工活動的頻率,調查這些人利他與利己的傾向。之後也調查這些受測者十四年來的變化。

結果發現,就算利己與利他的人一開始的年收一樣,但隨著時間經過,利他的人的年收成長率比較高。

其成長率是利己的人的一・五倍,換言之,利他的人年收高於利己的人。

為什麼會有如此差距呢?利他的人即使身在職場,也很關心周遭的人,看到別人遇到麻煩會問需不需要幫忙,也會盡力幫忙自己做得到的事,隨時準備幫助別人。

因此,利他的人便透過這些日常行為搏得他人的信任,最終便得到重要的工作,被拔擢為團隊的負責人,年收也因此增加,與只懂得利己的人拉開差距。

順帶一提,在不重視人際關係的組織採取利他行動,最終生產力是不會提升的,這與在重視人際關係的組織不採取利他行動的情況沒有兩樣。

我們應該都覺得利他的人,比利己的人更值得信賴對吧?比起自私的人,為他人著想的人更讓人覺得放心,也更值得信賴。

會在緊急時刻伸出援手的,也通常是那些平常就為他人著想的人,至於那些只為自己著想的人若是陷入困境,也只能說是自作自受。總是實踐利他主義的人會在緊要關頭的時候助他人一臂之力。

前一章曾提過「擁有交心的關係」這件事,利他的人很容易與他人建立這種關係。

一如「善有善報」這句諺語,實踐利他主義就會好心有好報。

基於共鳴的利他行動,能促進大腦功能活躍

利他行動會根據是否基於「共鳴」這點分成兩種。

基於共鳴的利他行動,是純粹為了對方著想所採取的行動。

例如你的朋友陷入悲傷,你也感受到他的悲傷,便想著能否幫他一把,拉他一把而採取行動。

不是基於共鳴的利他行動則是一種「回禮」,是得到幫助之後的回饋,或是期待對方給你一些「報酬」而採取的行動。


  • Tag:

相关文章

  • 我市开展医保集中宣传月活动

    打击欺诈骗保 维护基金安全我市开展医保集中宣传月活动为强化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坚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并自觉维护医疗保障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我市于4月份在全市开展以“打击欺诈骗保 维护基金安
    2024-06-02
  • 夏季喝水太多容易“水中毒”?

    7月的雅安骄阳似火,下班回家、运动过后,先畅快地喝一大瓶水,感觉整个人都从烈日的炙烤中苏醒过来,那是何等美妙的体验!在雨城区上班的小何平时喜欢上微博,关注新闻以及健康小常识,但最近一条微博让她对自己的
    2024-06-02
  • 「鷹眼」傑瑞米雷納剷雪意外後 首發文報平安「半臉有傷」

    漫威電影中飾演「鷹眼」的影星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新春第一天,就傳出在剷雪時遭到剷雪車輾過,身受重傷一度情況危急,台灣時間4日他發文報平安,謝謝大家的關心,只見他躺在病床上,雙眼微腫、
    2024-06-02
  • 尹錫悅談執政黨國會選舉失利:將與民眾溝通

    圖為韓總統尹錫悅。中新社資料圖) 據中新網援引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尹錫悅16日在首爾龍山總統府主持召開國務會議並致開場白,就執政黨在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中失利表態。尹錫悅表示,將努力與民溝通,傾聽民
    2024-06-02
  • 澎湖縣 右手推博奕 左手推孝心|天下雜誌

    澎湖不只要當觀光島,更要躍升國際級五星度假島。然而菊島騰飛之夢,能否靠博奕特區實現?
    2024-06-02
  • 芦山县人民检察院向云南鲁甸检察院捐款献爱心

    雅安日报讯5日,芦山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号召全院干警向遭受“8·3”6.5级地震灾害的云南省鲁甸县人民检察院捐款献爱心。芦山县人民检察院干警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最终共筹集捐款54000余元,
    2024-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