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良:古街孝子以身践行孝道家风 热心帮扶失明邻居二十多年_ - 夜上海论坛

朱元良:古街孝子以身践行孝道家风 热心帮扶失明邻居二十多年_

  发布时间:2024-06-26 11:48:0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朱元良朱元良,男,1967年1月生,天长市万寿镇综合文化站站长。2009年起,朱元良的母亲、父亲、岳父三人先后患重病,妻子负责照顾孩子,他承担起照顾三人的重担,住院陪护、饮食起居、日常照看,事无巨细; 。

证件照

朱元良

朱元良,朱元男,良古1967年1月生,街孝居多天长市万寿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身践2009年起,行孝心帮朱元良的风热扶失母亲、父亲、明邻岳父三人先后患重病,朱元妻子负责照顾孩子,良古他承担起照顾三人的街孝居多重担,住院陪护、身践饮食起居、行孝心帮日常照看,风热扶失事无巨细;为他们奉汤侍药,明邻喂水喂饭,朱元洗脚擦身,端屎端尿,无微不至,直至十余年后父母安然离世。朱元良还20余年如一日义务照顾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李桂珍,即使工作再忙,朱元良都会每周抽出一两天时间去看望她,为她烧好饭菜,帮助打扫房间,2020年老人因烧伤住院2个月,他每天都去照顾,送饭喂药,端茶倒水,从不厌烦。如今李桂珍老人已82岁,身体健康,她逢人便夸朱元良比亲儿子还亲。朱元良获评“天长好人”荣誉。

 

不辞艰辛 服侍病瘫母亲

朱元良是“二十四孝”之一——宋代朱寿昌的后裔,自幼受“孝道”良好家风的熏陶,从小到大恪守“孝道”家风传承。

朱元良的母亲常年高血压,后来并发患上冠心病,2009年4月,他母亲因冠心病引起心脏问题住院抢救治疗,住院期间朱元良寸步不离,主动承担了母亲的陪护、照顾等事务,为母亲奉汤侍药,喂水喂饭,洗脚擦身,端屎端尿,照顾得无微不至,很快他母亲就好转出院。但是出院不到一个月又因心脏问题严重复发,再次住院,后又转入南京某医院手术治疗,先后在南京、天长住院1个多月。住院期间,朱元良白天上班,晚上陪护,几乎没有断过。不仅他的哥嫂们很感动,就连同病房的室友也深受感动,对老太太说,“你这个儿子太孝顺了,大娘真是好福气。”出院后,为就医方便,他安排母亲和自己二哥住在汊河老街,自己则每天下班后骑着电瓶车赶到二哥家看望母亲,帮母亲洗衣换被、买药送药、打扫卫生。2019年夏天,因病情加重,母亲行动不便,几乎丧失自理能力。朱元良更是一天往返多次,帮母亲喂饭喂水,为母亲擦拭身体,给母亲洗澡换衣。2021年9月,母亲病情恶化,抢救未果,安然去世。

麻绳专挑细处断,父亲岳父双双住院

2015年,朱元良父亲突发中风,经抢救,住院三个多月。在这100多天的住院治疗期间,朱元良依旧默默照顾着、陪护着父亲。为父亲拿药换药、买饭喂饭等等从不言苦。父亲出院后,生活便已不能自理,只能卧床不起。因老人执意落叶归根,只想在老房子里面生活。朱元良便每天雷打不动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赶十几里路回到老家去照顾父亲。为父亲洗脚擦身,剪指甲,理头发......这一照顾就是3年,2018年,老人安然离世。在老人卧床3年以来,身上总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更没有生褥疮。

2017年,就在朱元良父亲中风期间,他的岳父又检查出食道癌,在合肥住院治疗期间,也是朱元良每天跑上跑下,打饭接水,买药缴费,和妻子一起来来回回照顾着。手术出院后岳父转到天长医院治疗。朱元良每天骑着电瓶车一天三顿往返送饭,风雨无阻。那段时间,朱元良的亲戚朋友经常看到他是上午还在照顾父亲,下午人又跑到岳父身边进行陪护,晚上又是照顾自家小孩。即使每天忙得晕头转向,他也是从未抱怨。他的孝心和善心感动得老岳父热泪盈眶地对人说:“我这个老女婿太孝顺了,不是儿子胜似儿子”。

关怀邻居孤寡失明老人 赡养助她安享晚年

朱元良不但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更难能可贵的是二十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帮助照顾着一位无亲无故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李桂珍。

李桂珍老人今年82岁,从小被姨妈领养,5岁时因一场重病而导致双目失明,刚成年时养父母去世,李桂珍便一人在汊河生活。由于她是养女,又自幼失明,脾气很是古怪,对任何人既不信任,也不满意,生活十分艰难。朱元良和她是近邻,对她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多年来都是主动地去帮助照顾她。从最开始防备,不接受,到现在依赖他,大事小事都要和他商量。朱元良的真心和爱心温暖了这个老人孤独的心。

朱元良自担任文化站站长工作以后,便不住在老家,但他心中始终惦记着这位老人,即使工作再忙,路途再远,他都会克服困难,平均一周抽空去看望她一到两次,给她烧好饭菜,帮她打扫卫生。每次赶集他都会买点水果、零食送给老人,逢年过节,粽子、月饼等节日食品更是从没断过......以至于这个脾气古怪的老人逢人便说:“他就是我的儿子,是我的依靠,有了他我生活才有希望。”

2020年,老人不慎将自己烧伤,她一个电话打给了朱元良。适逢朱元良岳父再次住院,他每天都要去送饭,工作又忙,可谓是分身乏术。但他仍然还是在第一时间赶到了老人身旁,安排车子将她送到市医院诊治。因老人脾气古怪,和医生、护士闹僵,不配合治疗。刚住一天,便吵闹着非要回家不可,任何人劝说都没有用,朱元良只好将她接回了家。回来后,朱元良买了烫伤膏,起早带晚地去照顾她,帮老人上药,喂老人吃饭。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朱元良于心不忍,又再三动员她再次去市医院治疗。住院治疗2个多月期间,因老人脾气不好、难伺候,换了两三个护工,最后没有人愿意服侍她,朱元良自己只好每天抽出时间去服侍她,照顾她,每天送饭喂药,端茶倒水,安抚老人情绪。同病房的人还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呢。

老人年龄大了,生活不能自理,朱元良又想方设法动员她住进了万寿敬老院。因老人脾气不好,经常和别人发生矛盾与纠纷,又是朱元良经常去说服她、开导她,这才安心在敬老院住下来。敬老院的许多老人都说,“朱元良这个孩子脾气、心肠真好,像李桂珍这样性格古怪的人,就是自己的亲生子女也会被她烦够了。而朱元良却能长期坚持这样做,真是不容易。”朱元良却说,“我和她虽非亲非故,但也是做了几十年邻居,她依靠我也已习惯了,她脾气不好,眼睛又看不见,别人都不愿理她,我如果再不理她,她孤苦伶仃的,实在可怜,我也是于心不忍。我就想凭自己的一颗热心去温暖她,让她能安度晚年。”

朱元良就是这样,用他的孝心去侍奉双亲,用爱心去温暖老人。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道”精神在其后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