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細思考過海鮮的來源後,決定開始自己潛水打魚

  发布时间:2024-05-15 04:29:3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最近,我開了一間網路賣場,專門賣魚——我用魚叉捕獲的魚。我在城市長大,從小就是升學班資優生,別說殺雞、殺魚這類殺生沾血的活了,我媽連切菜都不讓我切。雖然喜歡戶外,但頂多就當生態保育志工、爬山溯溪之類的 。

最近,仔細我開了一間網路賣場,思考始自水打專門賣魚——我用魚叉捕獲的過海魚。

我在城市長大,來源從小就是後決升學班資優生,別說殺雞、定開殺魚這類殺生沾血的己潛活了,我媽連切菜都不讓我切。仔細雖然喜歡戶外,思考始自水打但頂多就當生態保育志工、過海爬山溯溪之類的來源,本質上是後決一個雙手乾淨,飽讀社會學和環境教育的定開文青。為什麼會「走歪」去捕魚呢?

潛水打魚棒棒?還是己潛壞壞?

對多數人而言,潛水打魚是仔細陌生的魚法,而魚槍、魚叉其中一部分是《槍砲管制條例》的管制品,加上台灣傳統教育上對水域的戒嚴,導致民眾對打魚人產生一種「不正派又危險的怪人」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它在國外不僅是漁法,也是傳統生活方式,更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運動。

那麼作為漁法,打魚跟底拖網、延繩釣、釣魚等一般熟知的傳統漁法相比,是好漁法嗎?這個問題,最終會回歸到「魚」身上。你覺得餐桌上的海鮮是怎麼來的?或者說,你希望它是怎麼來的?

打魚是一種精準的漁獵方式——它能選擇獵物。

撒網的漁民,很難控制捕上來的魚種和體型;開槍的獵人,有時只能藉由眼睛的反光來鎖定。然而,對打魚人而言,幾乎每一條魚都是看清楚瞄準後再打的。我會見到獵物的品種、體型,從而選擇狩獵對象,不會誤傷目標以外的魚類。

然而,打魚可以是永續漁法,也可以是滅絕魚法。有人會放過20cm以下的小型龍蝦,也會有人會把龍王鯛打上岸。漁法再好,漁獵人的素質不好也是白搭。

而漁獵人的素質,取決於消費者的素質:

  • 你在乎一條魚上桌前的捕撈過程中,有破壞棲地嗎?
  • 你在乎一張網子裡混獲許多非目標魚類嗎?
  • 你在乎你吃的海鮮出自無汙染水域嗎?
  • 你在乎這條魚死亡前,有盡可能縮短受苦時間嗎?
  • 你在乎我們人還泡在海裡就立刻活締處理,使肉質保持最新鮮嗎?
  • 你在乎捕獲這條魚的勞動者,有沒有受到恐嚇或非人道虐待嗎?

最重要的是,你有在乎到願意為了這些事,吃飯時多花一點錢嗎?

講更白一點,如果消費者不在意這些,有魚就吃、有便宜就撿,那漁獵人當然有魚就打,有小錢就賺,遠洋漁船自然也壓榨移工、賄賂漁業觀察員或把他們扔到海裡,因為消費者花錢請他們這樣做,也因此,我始終相信決定善惡的是付錢的人。

所以,打魚棒棒或壞壞,是由吃魚的人決定的。

iStock-1255592908Photo Credit: iStock

海鮮從哪來?

現代生產鏈的分工太細,多數人早已脫離糧食生產鏈,不知道自己吃的食物從哪來,甚至像以前的我一樣,吃了一輩子的動物肉,手上卻一滴血也沒沾過。

在食物生產鏈議題上,有一個人對我啟發良多:澎湖島澳七七潛水店的葉生弘大哥,他是一位打魚大師(已收山)。許多年前,我糊里糊塗地跑去島上打工換宿,正好碰上阿弘哥正式轉型做商業潛水,並協助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建置的時期。在那短短的一個月,我看到許多阿弘哥做的事。

其中最讓我尊敬的,是他在歐北來團隊的協助下,建置了透明、清楚、生態永續、環境友善的產銷管道,避開了規模商業的剝削和輾壓,為將軍嶼注入一股活水。即使是小規模的捕撈:也許是某位婆婆蹲在礁岩上,在烈日下用榔頭辛苦敲了一下午,僅取得一小碗的蚵肉,在他的平台上,都能獲得應有的價值。

包貨時,我看到來自台灣各地的訂貨單,上面寫著值得那份辛苦的價格。

從那時開始,我從單純不想殺害海洋生物的保育人士,變得開始思考:假如海鮮生產鏈必須存在,那我會希望海鮮是怎麼來的?

或者說,牠應該要怎麼來?

最後,我得到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答案:自己抓。

我從沒殺過活物,而且一直在參與海洋保育,對海洋生物充滿了愛,所以這答案對我來說有點恐怖。然而,它也意外開啟另一段思考旅程——作為從小葷食的人,為什麼我面對殺生和鮮血時,會如此害怕?作為道德肉食者的實踐,這主題我會另外開一篇來聊。

什麼是「潛水打魚」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拿著檳榔去纏著花蓮海邊的原住民老人,學到了一點基礎概念,接著就自行苦練打魚。

在台灣,潛水打魚算是一種傳統漁法,它起源於早期原住民和外國人的交易,除了我們熟知的獵槍,它也把橡皮帶進原住民生活中。是的,魚叉最重要的核心物件,就一條充滿彈性,能蓄積、釋放動能的橡皮筋。

  • 打魚過程

具體來說,打魚的過程是怎樣呢?

以我為例,我會前往野外的秘密「菜園」,游出洶湧的沿岸浪區,潛到水底埋伏,將魚叉橡皮上膛,把握時機刺穿魚兒的心臟,接著回到水面用「腦締」技術結束牠的痛苦,用「魚串」將獵物掛在身上,等狩獵結束後上岸處理漁獲並冰存,回家真空包裝再寄出。

水下討生活可不輕鬆,就算有多年自由潛水的底子,我也受傷、嘔吐過好多次,才漸漸熟練起來。

和休閒性質的自由潛水不同,打魚處於狩獵狀態,需要專心尋找獵物、放輕動作、埋伏、瞄準、搏魚,無法像自由潛水攀繩練深度時,只需要和自己的身體對話——想像一條大石斑正把你拖進深海,或是章魚嘗試扯掉你的面鏡,此時要放鬆肌肉、深度冥想,還真有點難呢。

此外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多數海岸都不適合下水,我們所謂的「菜園」不是商業潛點也不能靠近生態保育區,因此必有一些先天限制,例如浪大、水濁、地形複雜、出入水困難、只能夜打......等等,導致漁獵人結束狩獵時,都已經筋疲力竭、又濕又冷。因此假如豐收,不少人當晚會犒賞自己一下,帶著感謝的心情,享用剛上岸的獵物。

深夜來一碗滿漢大餐泡麵佐龍蝦,是打魚人的小確幸。

270281452_601839361077740_61276744298639作者提供
  • 打魚裝備

潛水打魚的核心機制很單純:矛和橡皮。將橡皮綁在矛尾,用虎口握著反拉到矛身,瞄準後放開,魚叉會以徒手做不到的速度射出去。這種原始結構的射程短、力道小,也沒辦法與大魚搏鬥,作為商業漁法的效率很低。現在還這樣打魚的,通常只有在山上溪流抓苦花(高山鯝魚)的原住民。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