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聲》的幕後故事(下):當最後那尾錦鯉蛻變游上屋脊時,觀眾都瘋了 - 夜上海论坛

《十三聲》的幕後故事(下):當最後那尾錦鯉蛻變游上屋脊時,觀眾都瘋了

  发布时间:2024-06-28 14:33:1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王奕盛《十三聲》的幕後故事上):跟著鄭宗龍與林強,我從沒想過會對萬華有這麼深的認識某次再度來到巷弄中,裡面除了小吃部練歌坊外,更有腳底按摩店,按摩店門口有一中年男子看守,見我路過靠上前來,詢問要不 。

文:王奕盛

  • 《十三聲》的聲的時觀幕後故事(上):跟著鄭宗龍與林強,我從沒想過會對萬華有這麼深的幕後認識

某次再度來到巷弄中,裡面除了小吃部練歌坊外,故事更有腳底按摩店,下當按摩店門口有一中年男子看守,最後眾都見我路過靠上前來,那尾詢問要不要進去消費。錦鯉我一樣禮貌性搖手示意,蛻變正打算加速離開時,游上他注意到我胸前相機,屋脊將我攔下詢問我是聲的時觀否在錄影?我對於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感到驚訝,驚訝著為什麼他會知道我在錄影?第一時間我是幕後否認的,並打算離開,故事沒想到他一把抓住我手臂,下當要我停止錄影功能。最後眾都

情急之下我跟他坦承我確實在錄影,但我並不會公開。他以為我是記者,我跟他說不是,他不死心地問我那既然不是記者錄這些要做什麼?我跟他說就算我說了你也不會懂,但我真的不是記者。

他被我這句話激到,要我跟他解釋我的來意,我長嘆一口氣,覺得他有點煩,於是給了他一根菸,最後從包包裡拿出「十三聲」的文宣給他,跟他說我正在參與現代舞蹈的製作,這些錄影畫面都是research的過程,然後我又用了幾秒鐘思考了一下research的意思說給他聽。

聽完後他跟我說他聽不懂,但總之最好不要再錄影,我問他為什麼大家都說不能在這裡錄?他吐了一口菸後用台語跟我說:「這裡都是在討生活的人,我們不要打擾人家,害人家做不了生意。」

這句話在我回程的路上不斷出現,每條巷弄裡的每間店,裡面的每一個人,不管是去消費的或被消費的,每個人的身後都背負著一段故事,他們並非都樂在其中,他們很多都迫於無奈,他們或許白天都有著其他角色身分,他們都有著某種原因讓他們到了夜晚來到這邊,成為另一個見不得光的自己。

我想起了剛剛發出去的那張「十三聲」的文宣,上面寫著生猛有力的字樣,再回想起這段日子以來所有自己看過聽過遇過的,那些沒有刻意排版的文字,那些用各種我以為難看字型的文字,寫著「一張40,三張100」的文字,以及各式各樣吸引我去買的文字,那些希望我注意到的,沒有上過色彩學的人展示出來的顏色,那些跟音樂節奏無關的燈光,不停閃爍著旋轉著各種顏色變化的燈光,那些小姐們身上的粉味香水味,即便刺鼻卻是她們自認為最能夠吸引人注意的味道,那是她們最大的誠意!

我想起好多好多,我感受到所有在那邊討生活的人,不管他們的生存方式為何,不管是不是高尚的或合法的,他們展現出來對於生存下去的力道,是所有人包含我自己都難以超越的,這些用力的生存力道在每個人身上形成一道道刻痕,他們教導著我,有時候迫於沒有辦法選擇時,自然就得放下。

那個晚上之後,「十三聲」的影像長出了它的語彙,不再是要投射在哪裡的精密計算,而是更加自由的,像是巷弄裡的霓虹的,像是生存力道的刻痕般烙印在舞台上的光,少了計算與顧忌後,這個作品終於有了些叛逆。

過程中宗龍提出了「動物」的概念,他比喻說狗有狗的忠臣,老鼠則像是某種陰暗狡猾等等,然而經過測試後感覺不太對味,倒是錦鯉最後被保留了下來。他會提到錦鯉,主要是因為錦鯉在上述動物的討論中可以代表某種尊貴,而錦鯉除了廟宇外,通常也只有富貴人家才會在家中飼養。

宮廟文化中時常提到「魚躍龍門」,透過在凡塵間的重重修練,擺脫身上枷鎖一飛沖天直達天界的意象,增添了不少故事性的表現空間,再加上錦鯉身上的花紋代表著牠們各自不同的身(賣)價,十足像是人類世界的縮影。

為了拍攝錦鯉,我們詢問了多家廠商,最後找到願意提供場地,位於外雙溪的錦鯉園。實際探訪後我們才了解,拍攝需要的乾淨水質其實並不適合錦鯉的生存,因此我們必須縮短每隻錦鯉的拍攝時間,等攝影一切條件都準備好後才將要拍攝的錦鋰放入。事前我們先將一池水池的水放乾,進去鋪設黑布減少拍攝環境干擾,同時挑選各種花紋的錦鯉,並將牠們預先撈出放置在另一個池子裡,以免發生拍攝當天「大海撈魚」的窘境。

兩天的時間準備就緒後,我們等候太陽下山準備開拍,才意會到錦鯉也跟人一樣有著各種個性。有的錦鯉像是過動兒,一放入池中不用人趕就焦慮地在池子裡亂竄,激起無數水花,拍攝效果不佳。有的錦鯉則像是獲得了難得的度假機會似的,一放入只有牠的池子裡就不想再動,我們狠心地拿著竹竿想要稍微撥動牠,牠倒也無動於衷地悠然享受著牠的假期。

最後,我們還是拍到幾段好的素材,這些表現好的魚也不是我們一開始寄予厚望的,不管是一開始「面試」時的花色或體型,都不是當時覺得的第一名,但是當牠們獨自下水時,在鏡頭下燈光下,竟展現出出乎人意料的精彩,這點也跟人類的世界有點相似呢。

事後這一尾尾錦鯉化為光影,在地板上、大幕上任意遨遊,牠們也真的是魚躍龍門了,除了躍上了國家劇院的舞台,也在今年躍出臺灣,到歐洲繼續遨遊。

雲門十三聲巡演法國 以舞蹈帶領觀眾到台北Photo Credit: 雲門舞集提供

這些事後想想,如今寫來很多都變得美好,畢竟痛苦早因為一場場順利的演出與觀眾正面的回應被沖淡了,但這些痛苦也早已化為刻痕留在我身上,讓人無法忘記,時時刻刻要拿出來提醒著。有人曾告訴我他們最喜歡這支舞的最後一段,尤其是最後最後錦鯉游上劇院屋頂的畫面,我通常都是微笑地說聲感謝回應,其實對我來說這最後一段名叫「那卡西」的舞才是整齣「十三聲」最大要克服的課題。

當時強哥給了這首約莫二十多分鐘長不中斷的曲子,我相信宗龍也是面臨巨大壓力的。二十多分鐘裡要如何變化?要如何跟隨音樂?多了讓人眼花撩亂,可能會有影像蓋過舞蹈的憂慮,少了則覺得浪費可惜,似乎沒有跟音樂走在一起,可當我們真的走在一起時,可能會操翻舞者。處處都是難題,而且我很老實地說,這一大段影像一直到了我們進國家劇院準備首演前三天都還沒好,這聽起來簡直像是恐怖片的劇情了。

過程就讓我刻意遺忘吧,總之就是一直不對,我也被宗龍打槍打到火氣上來了,進劇院的週三晚上,距離首演只剩兩天的時間,在第N次被打槍後,我捺著性子試圖跟宗龍「講道理」。我跟他說我做的就是你上週跟我說的那個意思,現在你怎麼又跟我說起另一套故事了呢?

我想我這突如其來的「講道理」真的激怒了他,也讓他開啟了承受許久的壓力釋放開關,他竟在觀眾席對我咆哮,然後氣得離開劇場。我雖覺得委屈,但事後也覺得自己不對,在這緊要關頭還生不出東西來,而不對的東西就是不對,我自己那關也沒過,竟還奢望著他點頭,只讓自己能夠輕鬆點。

晚上十一點,我再度回到工作室,打開電腦,宗龍也剛好打電話來,我們像是沒事般地討論,也沒有跟彼此說抱歉,但就像兩個國中生吵架後那樣,國中生跟對方說對不起就遜了不是嗎?電話過後,我想起了無數個類似這樣的夜晚,在我現場看了畫面覺得不對的無數夜晚,深深覺得自己沒有才華的時刻的無數夜晚,覺得自己為什麼總不能在進劇場前搞定一切的悔恨中的無數夜晚,我總會再度想起我那素描課老師用他那副帶著醉意微笑的臉,他總是在看過大家的素描後那樣笑著,然後望著天空說:

「……你們……就是……步驟不對……很多人……覺得……眼睛好畫……就先從……眼睛畫……然後……眼睛畫完……畫鼻子……鼻子畫完……畫嘴巴……畫著畫著……發現……全部……湊起來……變成一張……很怪的……臉……可是……不想……擦掉……因為……每一個……局部……看起來……都不錯……也都……花時間……畫了……捨不得擦……」

每當我在那樣的夜晚,最後我總會想起他的話,然後認份的,擦掉重來。當你開始認命,知道今天反正不用睡覺了,就會燃起一份安定,再也不需要糾結於幾點才能睡這樣不該是問題的問題了。那天晚上,我把關於這最難搞的段落砍掉重來,綁手綁腳的束縛都拿掉了,做完了那卡西這段影像。

首演當天七點鐘,開放觀眾進場了,我難掩首演前的焦慮,緊張地在後台來回踱步。宗龍走了過來向我使了個眼色,同時問我柏宏在哪裡?神祕兮兮地要我找到柏宏後等等在三號門碰面,一副有好東西但要私下分享的模樣,說完就轉身離開了。我找到柏宏時跟他說了這件事,他一臉「這個人又在假鬼假怪什麼了」的表情,但還是往三號門移動。

打開警衛室旁大門,外頭正飄著小雨,吸菸區裡傳來宗龍的聲音,菸頭在黑暗中燃燒著亮出一個小小紅點。我跟柏宏快步低頭躲雨走進,還不知道他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只見他嘴裡叼菸,手從口袋中取出一張黃紙,原來是一張符令,是教導舞者在台上唱誦請神咒的老師特意給宗龍的,希望他在演出前找個看得到天空的空曠地方,點火化掉,祈求演出順利平安。

我們抬頭看了看吸菸區,上面有屋頂,應該不算看得到天空吧?也考慮到三個黑衣男子圍在吸菸區內,看著一團焚燒物,可能會像某種犯罪現場嚇到過往觀眾而作罷。但是外面飄著雨,符令如果燒到一半被雨水澆熄了怎麼辦?於是我們東尋西找,最後找到吸菸區旁樹叢的正後方,三人冒著雨,柏宏跟我四隻手遮著符令,宗龍一手持符一手點火,在雨中看著這道符令化為灰燼。七點二十分,演出快開始了,我們各自回到工作崗位,期待著好戲終於要上演了。

演出算是成功的,當最後那尾錦鯉伴隨強哥的最後一聲電音蛻變游上屋脊時,觀眾都瘋了,伴隨而來的掌聲讓我的心也鬆了下來。我顧不得後台一片熱鬧烘烘與接下來的首演酒會,想要直奔三號門外,只渴望點起一根香菸。

正當我從靠近實驗劇場這邊的電梯出來,在走廊上轉往三號門時,竟在同條走廊遠方看見林懷民老師與人談話,我嚇得立刻轉回去,卻已來不及,被他看見。他用極大的音量喊說:「你在幹嘛?過來!」我眼看躲不掉了只好乖乖回去。他問我為什麼要躲他?

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跟他說:「我現在很想要抽一根菸,我不想聽到你的批評。」

他聽到這番幼稚言論倒也樂了,跟我說:「我沒有要批評啊,我覺得你做得很好啊,來,我們抱一下。」

在跟他擁抱的當下,我的視線又模糊起來,太多太多的話想跟他說,但實在不想被他看見我正泛著淚,只好跟他一直抱著,也不想離開。

書籍介紹

《看不見的台前幕後》,時報文化

作者:王奕盛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介紹】

王奕盛,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設計學系畢業,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新媒體藝術碩士,以其獨特的視覺語言活躍於表演藝術、大型慶典、電影等領域。2017年以雲門舞集「稻禾」、雲門2「十三聲」影像設計雙入圍2017世界劇場設計展投影與多媒體設計獎,並以雲門2「十三聲」獲銀獎,同年獲頒臺北藝術大學傑出校友。

2014年以雲門舞集「稻禾」影像設計獲英國光明騎士劇場影像設計類首獎,2013年以雲門舞集「屋漏痕」影像設計獲2013世界劇場設計展互動與新媒體類銅獎。參與作品至今累積逾兩百餘件,於國內多次入圍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年度創作,並以鄭宗龍作品《在路上》獲第十屆表演藝術類大獎。創作外亦積極投入教學,目前擔任臺灣技術劇場協會理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戲劇系、國立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兼任講師。

【本書特色】

第一本:

  • 第一本從台前寫到幕後,關於表演藝術圈的書
  • 第一本與台灣眾多天團工作內幕的書
  • 第一本真實看到台灣重量藝術家真面目的書

這本書:

  • 道盡台灣藝文天團祕辛,也揭開人性最不忍卒讀的真實
  • 道出台灣表演藝術工作者的心酸血淚與努力築夢
  • 也吐露武漢肺炎疫情對表演藝術的震撼影響
7847690_RPhoto Credit: 時報文化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 “五月天”假唱?文化市场稽查部门启动调查

    日前,有社交媒体博主发布视频表示,对“五月天”上海演唱会12首歌是否真唱表示了质疑,该信息很快升至某社交媒体热搜榜首位。“五月天”方面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据了解,该社交媒体博主是使用人声提取的方式进行
    2024-06-28
  • 鸿海取得北美电动车制造基地将量产Lordstown电动卡车

    导读 《科创板日报》12日讯,鸿海与商用电动轻型卡车供应商LordstownMotors12日宣布,双方正式完成代工生产制造协议以及合资开发协议签署。本次...
    2024-06-28
  • 赣鄂湘建立中部地区首个跨省级海关协同工作机制

    导读 5月12日电,武汉海关、南昌海关、长沙海关今天在线上共同签署中部地区海关首个跨省级协同工作机制协议,重点在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知识...
    2024-06-28
  • 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0.79亿元

    导读 5月13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20.7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1.71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0.93亿元。以上就是【北向资...
    2024-06-28
  • 紫色跑道將首次亮相巴黎奧運會

    今年巴黎奧運會的田徑賽場將出現史無前例的紫色跑道。生產商意大利蒙多公司說,這種跑道有助運動員更好發揮,且比往屆奧運會的跑道更環保。法新社8日報道,蒙多公司向巴黎奧運會供應的新式跑道總面積達2.1萬平方
    2024-06-28
  • 快讯:煤炭板块持续走低多股跌超4%

    导读 5月12日电,山西焦煤、上海能源、潞安环能跌超6%,晋控煤业、山煤国际、冀中能源等跌超4%。以上就是【快讯:煤炭板块持续走低多股跌超4%】...
    2024-06-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