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住所登记由登记审批制改为申报承诺制 - 夜上海论坛

湖北武汉:住所登记由登记审批制改为申报承诺制

  发布时间:2024-06-28 22:24:2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李春明 记者吴采平)12月15日,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进一步释放和运用各类场所资源,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降低市场主体制度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李春明 记者吴采平)12月15日,湖北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武汉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住所制放管结合、登记优化服务改革工作,由登进一步释放和运用各类场所资源,记审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批制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申报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承诺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活力,湖北促进武汉市场主体做多做大做强,武汉武汉市出台了《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住所制相比过去,登记最大变化是由登企业在注册登记时,住所登记由登记审批制改为申报承诺制,记审只需填报一张《承诺书》即可,企业登记进一步便利。

《办法》对于武汉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以下统称住所)的登记和监督管理都适用。《办法》共计13条,具体规定了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的适用范围、经营要求、登记方式和放宽条件及监管职责等内容,与现行《企业住所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相比,《办法》突出以下内容和特点。

登记方式突出“便”。住所登记由现行的登记审批制改为申报承诺制,市场主体申请设立登记和住所变更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交不动产权属证书、租赁合同等住所使用证明材料,只需填报一张《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即可,申请人负担大幅减轻,便利度大幅提升。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行申报承诺制,不仅是登记方式的改变,更是工作理念的转变,登记机关由传统的“管理”思维彻底转变为“服务”思维,切实把“宽进、快审”要求落到实处。

住所资源突出“放”。大力拓展“一址多照”登记适用范围,将集群登记放宽到各类创业创新载体运营管理单位、“三所”(会计师、审计师、律师事务所)和高等院校,并增加工位号登记形式,进一步释放和利用有限的场所资源,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需要。同时,适应平台经济发展需求,打破实体场所登记限制,允许电子商务平台内的自然人经营者以网址作为经营场所进行登记,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

申请材料突出“减”。大幅减少提交材料种类和数量,除实行申报承诺制大幅压减材料外,对少量不适用申报承诺制的特殊情形,最大限度减少提交材料。比如,集群登记仅需提供托管协议,不再要求提供托管机构资质材料;个别按照一般程序登记的,可用购房合同等有效佐证材料替代不动产权属证书;前置审批部门已核准住所(经营场所)的,可免予提交材料直接登记。通过大幅压减申请材料,减轻申请人负担,提升登记效率。

监督方式突出“新”。改变传统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信用分类分级监管等方式,提高监管的针对性、精准度,践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据悉,《办法》坚持“能放即放、能减即减”,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作为住所(经营场所)外,能放开的场所资源尽量放开,能精简的材料尽量精简,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活力。同时,坚持“放”“管”并重。一方面,从放宽准入限制、简化登记手续等入手,最大限度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另一方面,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作出虚假承诺或者提交虚假材料骗取登记的行为,强化信用监管和约束力度,确保“放得开”“管得住”。武汉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将配合国务院出台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

责任编辑:27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