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街友・友街友」策展小記:彰顯街友議題的社會溝通,如何能延續下去?

  发布时间:2024-05-20 21:20:3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洪琪毓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展覽動機起始東海人社在街友議題上耕耘了近兩年,我們嘗試許多不同的方法試著讓街友融入於社區,乃至於整個社會當中。除了將街友身份模糊化,協助創造新的社會角 。

文:洪琪毓(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展覽動機起始

東海人社在街友議題上耕耘了近兩年,有街友・友街友策友議延續我們嘗試許多不同的記彰方法試著讓街友融入於社區,乃至於整個社會當中。顯街下去除了將街友身份模糊化,社會協助創造新的溝通社會角色外,也經常省思我們更需要做的有街友・友街友策友議延續其實是社會溝通,讓大眾理解社會結構下街友的記彰成因,而非對他們視而不見、顯街下去設法讓該族群或身份隱匿於社會角落。社會

然而在處理街友議題時,溝通作為學校團隊的有街友・友街友策友議延續一員,往往也對於自身對此應該抱持何種立場、記彰是顯街下去否能就個人意見進行表態感到有些矛盾。直到在「有街友・友街友」的社會策展過程中,才好像找到某種可以將街友議題彰顯化的溝通新方法,利用跨界線的手法試試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反饋,也試著尋找自己在街友議題耕耘上所扮演角色的意義。

2020年計畫共同主持人李俐慧老師開設「環境共生設計」課程,並以「街友小屋」的概念作為設計的主要命題,期望同學透過實際田野踏查、訪談的過程理解街友所需,並進一步以設計思考的概念,設計出街友適用的棲身載具,抑或是能夠改善這群弱勢群體處境的產品。

同時我們也認為,同學們的作品要是僅止於繳交課堂作業,實在太過可惜,因此決定利用本計畫於台中市中區民族路35號承租下的一樓空間——35成群,作為策展空間。一方面希望同學們的作品可以實際讓受訪街友看到、得到反饋;另一方面也希望觸及與街友共存於同一個城市的在地居民,藉此蒐集他們的感受及想法,也期待獲得民眾正向的接納,並從中得到不同的回饋。

在策展過程中,我們在展覽名稱設計上幾經掙扎與辯證,包含將「街友」兩字凸顯是否會讓處於該身份狀態者心裡不舒服?這樣的展覽名稱真的有人會願意來看嗎?最終決定直接彰顯出主題「有街友・友街友」:「有街友」不避諱的強調台中市舊城區或整座城市中,經常會看見街友的形影存在;而「友街友」則是期許大家在看完展覽後能以更友善的方式對待街友,願意共同嘗試走向友善城市的目標。

展覽規劃

這次展覽的核心目標是期望為街友去污名化,進而形成某種社會溝通,首要項目是梳理出展覽清晰架構,從觀展者的角度思考議題的適切性。因此,在展場的設計上,除了學生製作出的大型展品外,我們認為一般民眾進入展間時,要先對街友議題具備基礎認識,或是理解相關背景,才能夠進一步意會「街友小屋」系列作品的設計理念,而不至於造成更大的隔閡或距離感。在與計畫團隊其他夥伴的討論下,我們決定將展區分成五大主題,包含「街友議題知多少?」、「街友的一天」、「影片區」、「學生作品區」及「回饋區」。

「街友議題知多少?」以提問的方式搭配手翻板,其中題目包含:街友平常睡在哪裡?街友平均年齡大約幾歲?街友為何會成為街友?......等問題,期望引發民眾思考自己對於街友議題的基本認知,在翻開手板獲取解答的同時,也能回頭檢視自己,對於街友的想像是否具有既定的框架存在。

DSC06560_小Photo Credit: 本文作者提供
策展人琪毓向參觀者介紹街友的一日作息。

續為「街友的一天」,與展場空間相似色調的布簾作為背景,貼上兩張街友們露宿的海報照片,並以時鐘來呈現街友24小時的行程,讓大眾理解街友的一天到底在做什麼。大多數人的既定印象中,街友便是遊手好閒、虛度光陰,整天在車站周遭遊蕩;實際上街友們為了維持生活基本需求,並與居住環境達到和平共處,日常生活並非大眾所想像的自由。

如居住在學校旁的大哥,需要在5點鐘起床讓學校外的人行道在學生上課時間保持暢通,直至夜間9點學生晚自習過後,才得以回到棲身之處,打開紙板鋪地席地而坐,而這中間的時間若有臨時工作也須到指定地點集合上工,為了省錢需配合相關慈善機構發放餐盒的時間排隊領取,日常支配時間的彈性其實比一般民眾小許多。

在「影片區」中,除了播放「街友小屋」的製作歷程外,我們也在學期末時訪問紀錄下學生在真實接觸到街友前後的想法,以及街友們認為民眾看待他們的方式為何。其中發現學生在跟街友們在互動過程中也產生許多反饋與發酵,如同學在接觸街友前,分享到對於街友的想像是「無所事事」、「不努力不認真的一群人」,但實際接觸後而有了不同的想法。意味著我們原先設定展覽僅為對外(一般民眾)產生對話,但對內(街友與學生)也達到社會溝通的力量。影片利用對話式的剪輯,期待讓大眾理解不同身份群體的立場與想法。

  • 展覽現場播放設計「街友小屋」的學生以及協作的街友大哥大姐們的訪談。利用對話式的剪輯,讓觀看者更能理解不同角度的立場與想法。

在讓大眾藉由影片對於同學作品先有了基礎認知後,下一環節才為「學生作品區」,展示學生的製作報告書以及作品,讓大家實際與物件有互動的機會,直接體驗街友日常生活作息中的感受,如躺在紙板上的不安全感。最後則是「回饋區」,在空間既有的沙發及桌子無法移動的情況下,便將這裡設計為留言回饋處,希望大眾在觀展完畢後,可以隨性拿起便利貼寫下對整個展覽或街友們的想法,提供多元發聲的機會。同時,也以填寫問卷換取一杯熱可可作為鼓勵,以期蒐集大家對於該空間及議題的想法,作為後續行動的建議。

除了靜態展覽外,我們也期望利用週末時間舉辦活動,以擾動到較喜歡以互動方式關心社會議題者,因此我們邀請長期合作夥伴「看見台中城」導覽街友人生,也與社會系學生林匯恩及許芳慈合作,帶領體驗者玩實境遊戲——「哇!欸?人生好難」。以期透過更多直接的互動,讓大家理解街友日常或差異性,打破多數人對街友污名、犯罪等負面刻板印象,進一步增進理解與改善關係。

展覽反思與反饋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