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一號與二號天然氣管線疑遭人為破壞,是誰做的?外媒分析一次看

  发布时间:2024-06-03 11:57:2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中央社)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的波羅的海北溪一號和北溪二號管線26日出現漏氣現象,歐洲和美國政要人物立即將問題歸咎於俄羅斯破壞,但外媒分析指出目前沒證據,難以確定何方所為。北溪管線外洩,各界指向人為 。

(中央社)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的北溪波羅的海北溪一號和北溪二號管線26日出現漏氣現象,歐洲和美國政要人物立即將問題歸咎於俄羅斯破壞,號與號天但外媒分析指出目前沒證據,然氣人為難以確定何方所為。管線

  • 北溪管線外洩,疑遭各界指向人為蓄意破壞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破壞丹麥能源署指出,媒分在波荷木島(Bornholm)東北方的析次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管線有兩處位置漏氣,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在該島東南方的北溪瑞典水域也有兩個位置漏氣。

丹麥能源署說:「這些都不是號與號天小裂縫,是然氣人為很大的破洞。」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稱,管線這是疑遭「人為蓄意破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表達相同看法。破壞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則說,媒分天然氣外洩事件「可能代表烏克蘭情勢惡化的下一步演變」。

  • 北溪管線破裂,破壞原因指向爆炸裝置

丹麥當局透過聲明指出:「輸氣管線破裂極為罕見。」北溪一號和北溪二號舖設在海平面以下70至90公尺處,管線為鋼質,管壁厚度4.1公分,外層還包覆著11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北溪管線因此可以承受水下壓力,換句話說,破壞管線需要很強的威力。

丹麥能源署署長波特紹(Kristoffer Bottzauw)說,這種性質的氣體外洩極為罕見,「不太可能24小時內一次發生3處氣體洩漏」。

瑞典皇家技術學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里旺(Hans Liwang)表示,透過檢查海底坑洞的大小和管道的損壞程度,可以得知炸藥用量和爆炸地點。

里旺向《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說道:「透過觀察底部的痕跡,我們或許能確定爆炸裝置放在哪裡。」

他還說,洩漏的氣體可能會沖走重要證據,特別是如果像部分人士猜測的那樣,破壞活動是使用無人潛航設備或由潛水員進行。

RTSBKPYT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丹麥軍方拍攝的照片顯示,波羅的海漏氣點的海面出現大面積氣泡。
  • 各界指控俄國所為,但沒有證據支持

毗鄰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的波蘭瓦爾米亞-馬祖里省(Warminsko-Mazury)居民朱考夫斯基(Sebastian Zukowski)說:「我認為這只是開始,(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明年會攻下烏克蘭,接著目光會轉向西方,包括波蘭和芬蘭。」

有若干專家也將管線漏氣歸咎於俄羅斯,但至今無人能夠提出證據,或許根本沒有證據。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能源專家米庫斯卡(Anna Mikulska)表示:「根據所有證據,當然有人為破壞的嫌疑,多數分析結果都指向俄羅斯蓄意破壞。」

俄方的可能動機之一是製造混亂,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CBSS)常設秘書處秘書長波茲南斯基(Grzegorz Poznanski)告訴《德國之聲》:「這當然可能是俄羅斯進行混合戰的另一項手法。」米庫斯卡也認同這看法。

波蘭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布里澤德米斯卡(Joanna Przedrzymirska)說道:「這看起來當然十分可疑,不過俄羅斯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會讓我們意外。」

  • 外洩可能推高能源價格,為俄國帶來好處

紐時分析指出,從某些方面來說,破壞管線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沒有直接意義,且暫時看不出莫斯科當局為何想要破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耗資數十億美元建造和維護的管線設施。

但天然氣市場受到驚嚇,有助於俄羅斯提高天然氣價格。

9月26日,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較8月份高點下跌近一半,但在外洩消息傳出後,價格上漲了近20%,達到每百萬瓦小時約205歐元,大約是一年前的5倍。

  • 美國或烏克蘭所為?

北約科學與科技組織(NA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負責人德普易(Arnold Dupuy)則認為,破壞輸氣管的人也可能是烏克蘭的反克里姆林宮組織人士。

此外,波蘭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議員席科斯基(Radoslaw Sikorski)暗示,蓄意破壞輸氣管的一方可能是美國,他在推特(Twitter)發文說「謝謝,美國」,推文附上一張波羅的海照片。

  • 天然氣大量外洩,對環境影響令人憂心

紐時報導指出,受損的北溪管道正噴出天然氣,其中主要是甲烷,這種氣體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

丹麥能源署署長波特紹表示,截至9月28日,北溪管線中超過一半的燃料已經外洩,到10月2日可能會全部洩完。

波特紹也提到,洩漏造成的損失可能相當於丹麥年排放量的32%,「這對氣候有重大影響,因為甲烷對氣候的破壞比二氧化碳還大很多倍」。

科學家則希望,正衝向海面並擴散到大氣中的氣體不會對附近水域的動植物產生重大影響。

新聞來源

  • 北溪天然氣管線疑遭人為破壞 外媒分析一次看(中央社)

延伸閱讀

  • 北溪1、2號輸氣管漏氣爆炸,丹麥、瑞典認定人為破壞,烏指控俄策劃恐攻造成
  • 歐洲能源大動脈「北溪一號管」:一條牽動著世界能源格局和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
  • 俄羅斯宣布北溪一號供氣量減半,維修期間僅剩20%,歐盟達成協議冬天減少15%天然氣用量
  • 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是什麼?與烏克蘭危機有何關係?相關爭議一次看
  • 「北溪二號管」爭議:美德結盟的大疙瘩,也是美俄可能的衝突點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


  • Tag:

相关文章

  • 江西推出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2.0版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胡少华记者朱海)6月14日,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日前正式印发《江西省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2.0版》,以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持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贯彻落实
    2024-06-03
  • 庆应义University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入选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

    庆应义University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入选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2021-10-03 08:24:00仲恒先导读庆应义University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从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中脱颖
    2024-06-03
  • 打造“朝夕政务”助跑团 为特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石棉县委宣传部获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石棉县依托全市唯一试点“12345”便民服务热线,通过组建队伍、优化服务机制、督办回访,打造“朝夕政务”助跑团,创新“我为群众办实事”方式
    2024-06-03
  • 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完成邊界確認流程

    當地時間12月29日,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表示,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已經完成了邊界確認流程,但兩國將簽署何種文件並未透露。吉烏兩國擁有超過1300公里的邊界,兩國獨立後圍繞邊界糾紛衝突不斷,
    2024-06-03
  • 规范夏粮收购行为 福建莆田发布提醒告诫书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规范夏粮收购环节市场经营行为,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防止各类违反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6月16日,福建省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规范2022年夏粮收购行
    2024-06-03
  • 河南洛阳:武皇与李白玩穿越共赏牡丹

    “武皇”与“李白”穿越偶遇。康留国摄武皇赏花富贵天下。康留国摄4月5日,在河南洛阳中国国花园内,来自洛阳的“武皇”率随从与来自郑
    2024-06-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