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學習法》:費曼學習法的核心原理是「輸出倒逼輸入」,也就是教學相長 - 夜上海论坛

《西蒙學習法》:費曼學習法的核心原理是「輸出倒逼輸入」,也就是教學相長

  发布时间:2024-06-26 10:20:3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友榮方略6.6 費曼學習法:深刻理解,融會貫通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是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也是20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很多人覺得,費曼一定是個智商超群的天才 。

文:友榮方略

6.6 費曼學習法:深刻理解,西蒙學習習法心原相長融會貫通

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是法費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也是曼學20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很多人覺得,理輸費曼一定是出倒個智商超群的天才。實際上,逼輸費曼的入也智商稱不上超群,只比普通人高一點。教學他的西蒙學習習法心原相長成就主要來自他有一套獨特的學習方法。這套方法,法費被後人稱為費曼學習法。曼學

費曼不僅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理輸他還是出倒個通才。他自學了繪畫,逼輸匿名將作品放在一個專業畫廊裡,入也賣了一個好價錢;他也是在巴西國家級森巴舞遊行上表演的敲鼓高手。

為什麼他能成為不同領域的高手呢?

答案是與西蒙一樣,費曼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的核心原理是輸出倒逼輸入。

人生有兩件重要的事,一件事是輸入,另一件事是輸出。輸入指那些能擴充自己的知識體系,能讓自身變強的事,如學習、健身、禪修、冥想等。輸出指那些能增加自身價值的事,如教學、創業、工作、開展副業等。

人性決定了大多數人不愛學習,如果能閒著,很少有人願意讓自己忙碌起來。因為輸入的過程一定是艱苦的。學習過程不僅艱難,而且人們很難抓住要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在學習。有沒有辦法讓自己持續輸入,持續學習,而且能學好呢?

費曼學習法就是用輸出來倒逼輸入。輸出倒逼輸入的基本原理是,不是因為自己要輸入,所以要輸入,而是因為自己要輸出,所以要輸入。要輸出是一件既定的事,輸出必然需要輸入,沒有輸入,就無法輸出。因為要輸出,人的所有精力都會放在輸出上,會讓輸入變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要想快速、深刻地學習和理解某事物,最好的辦法就是嘗試將它教給別人。教別人知識能促進自己學習,嘗試教別人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這正是所謂的教學相長。

費曼說:「只有發現自己能教別人時,才代表自己真的學會。如果沒辦法把一個知識簡化到讓大一的學生也能聽懂,這代表我自己也沒真正搞清楚。」

教學相長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西蒙有過很長的教學生涯,他說自己在教學期間,學到的內容比學生學到的更多。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體驗,當自己剛知道某件新鮮事時,覺得很有趣,很想向身邊的人描述這件事,讓身邊人也能感受到這件事的有趣之處。

然而到自己真要表達這件事的時候,卻發現詞不達意,語言前後不連貫,甚至漏掉了很多細節,結果讓身邊的人對這件事毫無感覺。

一開始有向別人傳達的衝動,是以為自己學習並理解了那件事,具備把那件事表述清楚的能力。後來實際表達時自己說不清楚,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搞懂這件事。

透過教別人,人們不僅可以檢驗自己有沒有真正搞懂某件事,而且更容易發現對於這件事自己哪裡沒弄清楚,更容易發現自己的盲區,同時還可以促進自己精準定向地、主動自發地學習。這就讓原本來自外部的、被動的學習變成來自內部的、主動的學習。

由外向內學習,是被動地獲取資訊,被動地接受資訊;由內向外學習,是主動地搜集資料,主動地學習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有一對農民夫婦,他們的文化水準都不高,因為兒子學習不好,不喜歡讀書,本來不準備讓兒子繼續上學了,要不是因為兒子年齡不夠,他們都打算送孩子去工廠打工了。後來村主任知道了這事,給他們曉以大義,這對夫婦才願意把孩子送去學校繼續讀書。

丈夫心疼交的學費,要求孩子每天把在學校學的東西講給自己和他媽媽聽,這樣相當於花一份學費,教了三個人。

兒子一開始很抗拒學習,後來變得越來越喜歡學習,再後來成績越來越好,最後考上了清華大學。

夫婦的兒子並沒有過人的智力水準,一開始也沒有學習的興趣,但為什麼後來面對相同的知識,他總是學得比別人更快呢?原因是這位父親無意中讓兒子掌握了費曼學習法。

筆者也有類似的學習體驗。

筆者剛開始學歷史時學得很不好,因為那時錯誤地認為學歷史就是要背下每一個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把歷史當成了一門毫無規律、純靠死記硬背的學科。

筆者的爺爺以前是紅軍戰士,是老黨員,參加過抗日、抗美援朝。戰爭在他身上留下了無數傷疤,他的一隻眼睛曾在戰爭中被炸傷而摘除。爺爺本身就喜歡歷史,很關心學校的歷史課都教些什麼。他也很想知道當年自己參與過的那些戰役,在歷史課本上是怎麼說的,於是總拉著筆者問。

筆者一開始敷衍地回答說也沒學什麼,就是哪年發生了什麼事,如1950年抗美援朝。

爺爺說:「等等,1950年抗美援朝?然後呢?」

筆者說:「然後我哪記得住,那些又不考。考試只考1950年。」

爺爺翻看了筆者的課本,對筆者的回答很不滿意,狠狠地訓斥了筆者。

他說:「當年那麼多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你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以安心地學習,應該感到幸運和感恩。那麼多先烈用生命譜寫的壯烈故事,到你這裡就只是一個年份?虧你還是我這個老紅軍的孫子!」

爺爺的話不僅讓筆者感到羞愧,讓筆者深刻理解了歷史這門學科的意義,而且讓筆者發現了學好歷史的方法。

筆者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把學到的歷史知識講給爺爺聽。爺爺發現有不對之處,會予以糾正。他還會給筆者講很多他親身經歷的事,讓筆者仿佛親身經歷了一般,筆者對歷史事件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