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比聖海倫火山噴發大一百倍,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與「無夏之年」

  发布时间:2024-05-17 11:12:1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今年12月4日印尼塞梅魯火山Mount Semeru)噴發,至今已造成39人死亡、超過4000居民被迫搬離家園。被稱為「萬島之國」的印尼,共有400座火山,近年來包括阿貢火山Mount Agung)、 。

今年12月4日印尼塞梅魯火山(Mount Semeru)噴發,規模至今已造成39人死亡、比聖倍年超過4000居民被迫搬離家園。海倫火山被稱為「萬島之國」的噴發印尼,共有400座火山,大百近年來包括阿貢火山(Mount Agung)、印尼西納彭火山(Mount Sinabung)、坦博喀拉喀托火山(Mount Krakatau)、拉火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oa)都有噴發紀錄,山爆並造成嚴重傷亡。發與

而說到印尼火山的無夏噴發歷史,就不得不提到1815年坦博拉火山(Mount Tambora)那場「改變世界」的規模大爆發,被視為有紀錄以來,比聖倍年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倫火山火山爆發,全球氣候也因這場自然災害而出現異常,噴發1816年更被稱為「無夏之年」(Year Without a Summer)。

1815年,比聖海倫火山爆發大一百倍的噴發

1815年4月5日,位於印尼松巴哇島上的坦博拉火山開始出現震動和火山碎屑流,數小時後火山陷入寂靜,直到4月10日晚間,坦博拉火山再度噴發出火焰、岩石與火山灰,空氣中充滿著火山碎屑流,毀滅性的爆炸聲,讓數百英里外爪哇島上的士兵以為聽到了炮火聲。

這場災難造成至少1萬1000名島民死亡,摧毀了3萬5000多人的家園。噴發前,坦博拉山的高度約為4300公尺,如今已降為2851公尺,並留下了一個直徑約6公里範圍的火山口。

根據造成的破壞程度,坦博拉火山的爆發指數(VEI)為7,其規模是自180年紐西蘭陶波湖(Lake Taupo)爆發後首見,比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Mount Pinatubo)噴發大十倍,更比1981年聖海倫火山(Mount St. Helens)爆發大上一百倍。

火山學家認為坦博拉火山在1815年的噴發,是有記錄以來史上最大和最具破壞性的一次,噴出多達15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浮石、岩石及氣溶膠,此外,估計有60兆噸的硫進入大氣,因而阻止陽光到達地球表面,使得當時全球平均溫度降低了攝氏3度,氣候異常達3年之久。

Mount_Tambora_Volcano,_Sumbawa_Island,_IPhoto Credit:NASA Expedition 20
由太空人拍下的印尼坦博拉火山,可見直徑6公里、深1100公尺的巨大火山口

坦博拉火山噴發後的影響:「無夏之年」

坦博拉火山噴發後的後續影響是全球性的,就如史密森學會全球火山活動(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Global Volcanism)主席Liz Cottrell表示,坦博拉火山讓「世界另一端的人們也捲入其中」,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環境歷史學家Gillen D’Arcy Wood,也在《坦博拉:改變世界的火山爆發》(Tambora: The Eruption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中,寫下這場災難是如何造成全球多國的饑荒、疾病、社會動蕩和經濟衰退。

Tambora_EFS_highres_STS049_STS049-97-54Photo Credit:r Image Science and Analysis Laboratory, NASA
坦博拉火山的紅外圖像

1816年,西歐和北美東部部分地區,在6至8月期間經歷零星的大雪和霜凍,也導致該地區農作物歉收;那年,英國倫敦夏天面臨雹災,霜凍和寒冷的天氣肆虐了美國新英格蘭的生長季,許多人紛紛向西部各州遷移,驟降的氣溫也打亂了亞洲的季風週期,印度陷入飢荒,並引發前所未有的嚴重霍亂疫情,中國詩人李於陽更寫下詩作,回應夏季的寒流和暴雨是如何摧毀農民的稻作。

不過影響最為深遠的仍是印尼松巴哇島和周邊島嶼,因著當地農作物在火山爆發後無法生長,往後10年因食物短缺和疾病過世者超過10萬人。

火山爆發影響的還不只是氣候,甚至文學與藝術,1816年7月,英國文豪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年)邀請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1851)和其他藝文好友到瑞士宅邸度假。當時雖然是夏天,但由於氣候持續異常,低溫且多雨,眾人只好待在室內,拜倫便邀請眾人撰寫恐怖故事,瑪麗雪萊因而寫下了聞名的《科學怪人》。

坦博拉火山所造成的氣候異常,也在當時歐陸畫家的畫布下留下紀錄。由於受浪漫主義啟發,19世紀的歐陸畫作場景都非常逼真,日耳曼畫家Caspar David Friedrich在1810年的作品《彩虹風景》(Landscape with Rainbow)和1817的畫作《海邊的兩個人》(Two Men by the Sea),剛好可見證坦博拉火山噴發前後的天色轉變,而《海邊的兩個人》呈現的,正是坦博拉火山噴發後橘灰色調的歐陸天空。

Caspar_David_Friedrich_027Photo Credit:Caspar David Friedrich
Caspar David Friedrich在1810的畫作《彩虹風景》
Caspar_David_Friedrich_-_Two_Men_by_the_Photo Credit:Caspar David Friedrich
Caspar David Friedrich在1817年的畫作《海邊的兩個人》

今日的坦博拉火山

1815年大爆發後,至今坦博拉火山依然活躍,在1880年和1967年都有噴發紀錄,好在規模都小於1815年,為避免火山噴發再度威脅數百萬人的生命,目前坦博拉火山也正被密切監測中,而當年火山灰下的悲歌,也在2004年重見天日。

科學家們2004年在坦博拉火山上的溝壑中,發現了被埋在約3公尺火山灰下的一個村莊遺跡和兩名成年人遺體,被證實是前坦博拉王國的遺跡,因聯想到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後的龐貝遺跡,該遺址也被稱為「東方的龐貝城」。

《坦博拉:改變世界的火山爆發》作者Gillen D’Arcy Wood表示,火山的影響力在今日依然存在,2010年冰島艾雅法拉冰蓋火山的噴發,讓歐洲的航空旅行面臨停擺,使全球經濟損失數十億美元,而今日仍有超過100萬人居住在坦博拉火山100公里範圍內,有10萬人居住在30公里範圍內,坦博拉山的陰影依舊籠罩著印尼民眾,不過Gillen D’Arcy Wood也提醒,窮人和邊緣人群面臨火山噴發時的處境要更加關注,這些群體往往在災難發生時會更被忽視。

Caldera_Mt_Tambora_Sumbawa_IndonesiaPhoto Credit:Jialiang GaoCC BY SA 3.0
坦博拉火山的火山口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