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人才戰:劉德音示警,大學理工科學生三大危機,2030年台灣科技霸業能否延續?

  发布时间:2024-05-16 07:03:0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劉煥彥台灣半導體霸業眾所周知,在IC製造及IC封裝都是全球第一,IC設計則是全球第二位,使台灣的全球影響力,遠遠超乎在國際政治地位上的侷限。但在許多半導體業高層的眼中,台灣早就不能高枕無憂,因為即 。

文:劉煥彥

台灣半導體霸業眾所周知,半導霸業在IC製造及IC封裝都是體人台灣全球第一,IC設計則是才戰全球第二位,使台灣的劉德全球影響力,遠遠超乎在國際政治地位上的音示延續侷限。

但在許多半導體業高層的警大機年眼中,台灣早就不能高枕無憂,學理學生因為即使沒有當前地緣政治的工科因素作祟,台灣半導體產業已經面臨不少逆風。大危

台灣能否到2030年仍掌握當前半導體優勢的科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半導霸業人才,偏偏國內半導體業人才供給,體人台灣現在就已經不足,才戰未來只會更糟糕。劉德

根據多位半導體業高層的音示延續公開說法,台灣半導體人才主要來自國內大學理工科畢業生,而這一塊至少浮現三大危機:

包括理工科畢業生人數逐年減少、攸關先進研發的博士生數量降幅比大學部畢業生還高;以及年輕學子「吃軟不吃硬」,資訊類系所(資訊工程、資訊科學)更受到大學理工科系新鮮人青睞,超越了長年受歡迎的電機系。


劉德音:近20年來理工科學生持續下滑,甚至不及高峰期六成

2022年11月底,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應邀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契機」為題,在工商團體三三會發表閉門演講。根據與會人士轉述,他認為全球半導體人才嚴重缺乏,台灣直接面臨的挑戰更大,因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經發展到很大規模。

劉德音也指出,造就台灣當前半導體奇蹟的人才,大約出生在1960~1980年代,但過去近20年來,理工科系學生持續下滑,甚至不及高峰期的60%。

他認為,國內「產官學研在人才的培育上,應該更加投入,人才的來源也應該更加流通、多元,吸引全世界的半導體人才來參加」。

危機一:理工科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縮水

如果連當時身兼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的劉德音,都看到國內半導體人才荒的問題,就意味整個半導體業界都開始警覺茲事體大。

台積電處長張孟凡在國科會3月「2023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的專題演講中指出,台灣半導體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理工科人才供給減少。

他引述教育部統計,國內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領域的大學部畢業生,人數從2012年的82058人,降至2020年的65770人,等於減少了20%;同期STEM領域的碩士畢業生人數,從27729人降至24517人,降幅12%;至於同期的STEM博士畢業生,從2484人降至1752人,減幅29%。

2023-0411_半導體人才荒_11Photo Credit: 今周刊

張孟凡指出,別以為理工科碩士畢業生人數降幅比較小就沒問題,「碩士是從大學部來的,大學生少了20%,那你的篩選機制就是個問題。大學部人數急遽減少,影響的不只是(碩士生)數量,品質也影響很大」。

危機二:博士人數大減「是很大警訊」

第二個人才危機,是攸關先進研發、前瞻技術的博士生人數大減。

張孟凡說明,台大、陽明交大、清大及成大等國內四家頂尖大學的理工科(STEM)博士畢業生人數,從2014年的855人降至2020年的413人,等於縮水了52%,而在2020年台積電自己需要的博士人才是179人。

根據現有數據推估,台成清交四校的理工科博士生人數,到了2030年可能只有286人,但屆時光台積電需要的博士人才就逼近這個數字。

他提醒,「博士人數減少是個很大警訊!台灣幾家頂尖IC設計公司及半導體公司都走到世界頂端,研發就變得非常重要」。

然而,「這些博士人才不見得都是半導體領域的,而且還不一定會來台積電。所以,博士人才嚴重缺乏,是整個業界的問題」。

2023-0411_半導體人才荒_12Photo Credit: 今周刊

聯發科:IC設計業受人才短缺影響最大

在同一場國科會論壇作專題演講的聯發科資深副總陸國宏也提到,IC設計是個全球化市場、競爭激烈、不進則退的產業,需要高素質的電子電機及資訊領域人才,因此在台灣半導體產業中受到人才短缺的影響最大。

他以IC設計、IC製造及IC封測等半導體產業的三大塊說明,2021年國內數據顯示,IC設計需要的電子電機人才,佔比為52%,高於IC製造及IC封測的27%及25%。

若以學歷來看,IC設計需要的碩博士生佔比近七成,高於IC製造及IC封測的52%及19%。

陸國宏也提到,年輕人才供應不足的問題,不只在於國內大學理工科畢業生總數降低,理工科畢業生佔比降低也是個問題,從2012年約37%,降至2021年的32%左右。

2023-0411_半導體人才荒_13Photo Credit: 今周刊

危機三:大學生投入軟體科系,甚於硬體科系

第三個人才危機,在於年輕學子「吃軟不吃硬」。

陸國宏打出一張大學新鮮人主修電機與資訊科學(computer science)人數比較,其中顯示大約1994~1995年後,主修電機工程的青睞度就被資訊科學超越,而且進入21世紀後差距愈拉愈大。

「不是說軟體不重要,IC設計業也需要軟體人才,但需要鼓勵更多年輕學子投入硬體。」

但他也笑稱,自己兩個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的兒子,也是棄電機、選資訊科學,而且他女兒告訴父親,現在在美國大約九成大學生會選資訊科學,只有一成選電機工程,「這跟我們以前念大學的時候完全相反」。

半導體業人才培育,在政策、經費、師資及招生都要下功夫

對於半導體人才不足,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產業政策委員會的IC設計小組委員會,已於3月底發表的「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提出了相關建議。

台積電處長張孟凡認為,不論是前瞻研究或人才培育,都是橫跨產、官、學的長時間過程,在政策、經費、師資及招生都需要下功夫。

聯發科陸國宏則提出了三點看法:

第一,國內的大學及研究所,應重新分配高教資源,除了增加學生名額,也要給予足夠師資、設備及經費;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