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峇峇娘惹》:新加坡淪陷的三年半裡,峇峇娘惹族群如何成了日軍的俎上肉?

  发布时间:2024-06-03 15:32:0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太田泰彥命運的三年半其實峇峇娘惹與日本有著深厚的關聯,甚至可說是無法斬斷的命運。從1942年2月15日到1945年9月12日的這三年半,或許可說是亞洲歷史上,峇峇娘惹和日本人關係最緊密,堪稱是命運 。

文:太田泰彥

命運的發現三年半

其實峇峇娘惹與日本有著深厚的關聯,甚至可說是峇峇峇娘無法斬斷的命運。從1942年2月15日到1945年9月12日的娘惹年半這三年半,或許可說是新加陷亞洲歷史上,峇峇娘惹和日本人關係最緊密,坡淪堪稱是裡峇命運交織的時期。

新加坡是惹族肉以日本佔領期,作為戰前與戰後的群何分界點。

有些人跨越了那三年半而存活了下來,成日也有人無法跨越而就此消失,俎上還有人雖然跨越了,發現卻被傷害得體無完膚。峇峇峇娘因此,娘惹年半戰前與戰後兩個時期的新加陷峇峇娘惹,便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坡淪樣貌。

在這一章,我們將要深入日本和峇峇娘惹之間不為人知的歷史,連結那些被斬斷的記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將委託一位近現代史專家擔任本章的導遊。

我來到一座舊大樓,這座大樓位於新加坡國立峇峇娘惹博物館旁。我打開面對走道的門,並走上陡峭的樓梯,來到了二樓的博物館辦公室。

館員熊子期(Jackie Yoong)小姐就在安靜的辦公室角落,用詞謹慎地對我描述起這些故事。

橫濱正金銀行的黑暗故事

首先,我先說明在日本佔領新加坡的時期裡,峇峇娘惹社群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吧。我會基於學術的角度,盡可能客觀地陳述事實。

對新加坡人來說,這是不願回想的過去;對日本人來說,這應該也不會是一個愉快的話題。但是,為了推動日本和新加坡能夠攜手建設亞洲的未來,我希望日本人也能知道這些故事。

你知道在戰前,曾享譽世界的橫濱正金銀行的歷史嗎?我想應該不知道吧。日本的年輕一代,應該連這間銀行的名字都沒聽過。但是對於峇峇娘惹來說,橫濱正金銀行(Yokohama Specie Bank)是一家永不會被遺忘的銀行。

所謂「正金」(Specie),指的是金幣或銀幣之類的貨幣,也就是相對於只是紙本證明的紙幣,代表真實的金錢。橫濱正金銀行是東京銀行的前身,當時是國際結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縮寫為BIS)。現在好像是叫做三菱東京UFJ嗎?我記得最近好像又改名了。

Kanagawa_prefectural_museum_of_cultural_Photo Credit:663highlandCC BY SA 3.0
位於日本橫濱的舊橫濱正金銀行本店建築,現為神奈川縣立歷史博物館

橫濱正金銀行是一間從明治維新到太平洋戰爭時期,獨佔日本貿易結算的特殊銀行。關於這家銀行的軼事,直到現在,這裡的峇峇娘惹仍會口耳相傳。

有一封個人收藏家保存的書信,在歷史學家之間,都知道這是日本強索資金的證據。橫濱正金銀行和峇峇娘惹人之間的資金往來都是有記錄的。我說得明白一點,這是日軍對峇峇娘惹人進行的「勒索」。

1942年2月,日本軍佔領了新加坡。日軍注意到林文慶(Lim Boon Keng)這位峇峇娘惹人,他在當時是連結日本和峇峇娘惹的重要人物。

林文慶Photo Credit:WikipediaPublic Domain
林文慶曾出任廈門大學的第二任校長

林文慶是一名曾在英國愛丁堡受過教育的醫師,戰前也參與過政治活動,與英國殖民當局關係緊密。他雖是基督教徒,但同時也重視儒家思想,是一位善於掌握平衡點,思想很有彈性的現實主義者。

林文慶不僅是峇峇娘惹的領袖,還是成功的企業家。他在當地的華人社群很吃得開,對英國人、峇峇娘惹人、華人三個社群也很有影響力,非常突出。或許也因為這樣,才成了日軍的目標。

之後發生了肅清大屠殺……這個故事還是晚點再說好了。

但我要說的是,在這個殘忍的事件發生後,日軍立即開始向當地人民籌措大量的資金。

首先,當地成立了一個協助日軍的組織。日軍佔領當局為了統治當地居民,在1942年3月創立了一個名為對華僑協會(Oversea Chinese Association)的組織,並讓林文慶擔任會長。接著,日軍下令他們籌措相當於5000萬美元的資金(當時使用的是英領馬來西亞的貨幣)並捐贈給日本,以用於軍事費用。

勒索五千萬美元的日軍

由於日軍的命令無法忽視,林文慶拜訪了每個峇峇娘惹人家,試著說服他們捐款。峇峇娘惹與大多是貧窮勞工的華人不同,很多人是企業家,經濟上較為充裕。

但由於戰爭,很多人無法繼續商業活動,也因此沒有新的現金收入,而且他們的銀行帳戶還被日軍凍結,導致手頭也沒有多少現金。

日本軍透過林文慶和華僑協會,多次向峇峇娘惹人施壓,這些峇峇娘惹人為了籌措資金,不得不變賣家裡的財產。

為了開設這間博物館,我們訪問了很多峇峇娘惹人的家庭。有些年長的人,還記得自己的祖父母或是父母,非常捨不得地以低價賣掉了美麗的家具、工藝品、衣服和餐具等等的東西。我們必須將這些口述歷史傳承給下一代。我們也發現,這些被訪者的父母或祖父母所留下的手寫筆記,這些都是很珍貴的史料。

為了籌措上繳給日軍的獻金,許多峇峇娘惹人失去了財產,他們的家產四散在國外和古董店,峇峇娘惹的傳統文化就此煙消雲散。

但他們依然只能籌到2800萬美元。當時在英領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本來就沒有那麼多現金流通。

那麼,不足的2200萬美元該如何是好?日軍要求林文慶向橫濱正金銀行貸款。就這樣,峇峇娘惹失去了他們寶貴的財產,得到的只有橫濱正金銀行發行的借款證明書。

協助英國和中國的代價

熊子期小姐一開始的語氣較為平緩,但逐漸激動了起來。

她出生於戰後,現約30多歲,而且不是峇峇娘惹人。她雖然比一般的峇峇娘惹更了解他們的歷史及文化,但她說自己的族群認同是「廣東人」。她對於華人和峇峇娘惹之間的界線分得很明白,並在這方面有著自己的堅持。我可以看得出她努力保持著笑容,避免對現代日本人使用責難的字眼,但從她的眼神中,我感受不到笑意。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