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人生教練》: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這13個特點通常能在職場上發揮作用

  发布时间:2024-05-19 08:32:3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追求完美是進步的阻力你有沒有發覺,到目前為止,我在這本書裡對你超級誠實,把我的缺點都說給你聽了?我們從小被教導不要自揭瘡疤、暴露弱點 。

文: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

追求完美是做自這個作用進步的阻力

你有沒有發覺,到目前為止,己的教練我在這本書裡對你超級誠實,人生把我的何培缺點都說給你聽了?我們從小被教導不要自揭瘡疤、暴露弱點——尤其身分認同是養成男性的人,更常被教導不要示弱,長型場上我不是思維男性,我只是特點通常想先指出這點,留待後續討論。發揮我把自己做過的做自這個作用一些蠢事都告訴你,雖然我寧可沒人知道,己的教練我寧可被你想像成一個完美、人生厲害又和善的何培人(既然都想像了,不如順便想像成又漂亮、養成又瘦、長型場上又有錢)。

但研究教授兼作家布芮妮・布朗(Brené Brown)的著作(注:《脆弱的力量》,繁體中文版由馬可孛羅出版)告訴我們,脆弱並不是可恥的事,脆弱是一種力量。如果我們敢於承認什麼會傷害我們、令我們厭惡或感到羞恥,對自己的意識說實話,或許也向幾個我們摯愛的人誠實透露,然後詳加討論下一次遇到也許可以怎麼做,我們會變得更堅強,更充分準備好迎接下一個(無可避免的)打擊到來。而且彼此之間也能建立更友好的連結。這是真的,我的人生就驗證了這件事。我是一個有很多地方需要自己努力不斷成長的人。就和你們一樣。

我在前面稍微提到卡蘿・德威克教授提出的「成長型思維」。她的研究教導我們,如果我們只注重自己有多完美或多聰明,這些自我認知其實反而會妨礙我們把握機會成長。我們害怕更大的挑戰,不敢輕易冒險,因為冒險踏出去的步伐有可能踩不穩,進而證明我們其實不完美或不聰明。關注是否完美或聰明,這種思考模式稱為「固定型思維」。相較之下,她的研究指出,我們應該關注努力的程度,因為努力絕大部分是操之在己的,這種思考模式就稱為「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

該怎麼培養成長型思維,相關資源非常多,不過以下是幾個入門概念:

  • 不說「我做得很完美」,改成「這件事我會盡力做得更好」。
  • 不說「我很聰明」,改成「我努力做這件事,所以有了回報」。
  • 不說「這件事好難」,改成「我願意嘗試困難的事」。
  • 不說「我做不到」,改成「我可以做做看,看看結果如何」。
  • 不說「我很笨」 ,改成「我還沒學會做這件事」。

因為你現在所處的人生階段,在工作表現出什麼態度、怎麼樣為人處事,對你影響很大。你的上司和同事除了會建立對你的看法,也需要知道如何與你相處。而且,對於想要實現的目標,你是能步步前進,還是會落於人後,你在職場的為人將扮演要角,所以本章後續會針對如何在職場上努力學習成長給予建議。

首先設定背景:假設最起碼,你的老闆希望你聽命行事。這又可以歸結為準時來上班、穿著適合雇主所屬組織機關類型的衣服、執行分派予你的工作、成為周遭每個人生活中的助力而非阻力,以及留守在工作崗位,直到當天的班結束或待辦事項完成,這些都很基本。老闆真正希望的是你讓他們的生活輕鬆一點,而這將需要你這一方有所學習和成長。

當然了,你的期盼和需求也很重要。你期盼有機會展現你的能力、有機會把能力磨練得更熟練、被賦予更多的信任和責任、貢獻的心力得到相應的報償,同時能夠樂在工作之中。因此,應用前面與學習、成長、失敗、回饋及成長型思維相關的討論,以下是這些特點通常在職場上傾向發揮的作用。

一、做足準備

這條建議來自矽谷一間私募股權公司(為有錢客戶投資鉅款的那種地方)的資深員工,他也是四個小孩的爸爸。以下是他在工作面試方面給孩子的建議:「首先,你要認識這個組織,認識面試你的人是誰,認識他們的角色與背景,他們來自哪裡、持有什麼觀點、關心哪些事情,你要當對方是活生生的人,現在你要與他們交談,你必須像在和真人對話。

再來,你有什麼能力,不要只是說給他們聽,要實際展現給他們看。比方說吧,不要說:『我做事很努力。』想實際展現的話,你應該說:『我認為我做得好這件事,去年夏天,我得從甲地搬兩百萬塊磚頭到乙地去,很辛苦的工作,但我還是努力做到了。』不要說:『我是Excel 專家。』不如說:『我們經濟學課堂上要建構模型,我用Excel 做出這些圖表和巨集指令。』用小故事來展現你的能力與條件,不只更有說服力,也更能留下印象。」

二、與人和睦相處

得到那份工作以後,不論工作內容是什麼,八九不離十也會牽涉到其他人。心理諮商師兼暢銷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A Therapist, HerTherapist, and our Lives Revealed)作者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認為,關係是職場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她說:「別人喜歡你嗎?遇事能不能信賴你?你的態度好嗎?」想與人和睦相處,你要能夠尊重別人,不論對誰都友善相待,而且對於人生經驗比你豐富或比你年長的人,你應該予以尊敬。有人說:「尊重別人前,先要受到尊重。」

但我想說,應該反過來才對。(要是我們待人處事全都像這樣,那就沒有半個人會尊重人,但每個人卻都痴痴地等著受人尊重了。)思考尊重的正確順序應該是「想受人尊重,先要尊重他人。」葛利布也說:「你如果成天神經兮兮,焦慮個沒完,而且還把這股情緒帶進職場,或者你是個完美主義者,不做到完美就什麼也做不成,你會把周圍的每一個人都逼瘋。」別誤會,我不是刻意要一語帶過焦慮的問題(這到第九章還會再談)。我只是想強調,你在職場上能否自律影響很大。

三、再厲害的人也要倒咖啡(盡你的本分)

關於咖啡這句比喻,是才華洋溢的瑞秋・西蒙(Rachel Simmons)說的,她是教育者、顧問,也是作家,著有《她們都不和我玩》(Odd Girl out)和《女孩,妳真的夠好了》(Enough as She Is)。她的著作主要關注青少女,但她也寫到,不論性別,很多年輕人初入職場時會認為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除了最有趣、最重要的工作以外,其他雜事不該由他負責。不對。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