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息》:安那般那的呼吸法門,無論是在佛道或儒家,早就相通流傳於僧俗之中

  发布时间:2024-05-21 03:27:3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王薀老師佛教中後來的安那般那法門,在佛陀之前早就都存在的呼吸竅訣,這在印度上百種的瑜伽行者中沿襲不止,因此後來的天台止觀也是從這個觀念中結合出來的產物。但不管如何,後來的許多聲聞、緣覺證得果位,不 。

文:王薀老師

佛教中後來的氣息安那般那法門,在佛陀之前早就都存在的安那呼吸竅訣,這在印度上百種的般那瑜伽行者中沿襲不止,因此後來的呼道或天台止觀也是從這個觀念中結合出來的產物。但不管如何,吸法後來的門無許多聲聞、緣覺證得果位,論佛不能說和這些法門無關,早相之中因此如果有詳讀過佛教的通流《增壹阿含經》中有〈安般品〉,這其中就是傳於佛在教授這個法門,所有的僧俗呼吸法離不開身、心和氣的氣息配合是息息相關的,正因為都有關連,安那因此各家才會發展出更多更龐雜的般那法,過去我為此也特別深入過《黃庭》內景、呼道或外景各經,但到最後仍然覺得終究還是在玩弄識神而已。

據我所知,王羲之被人尊為書聖,除了是一位書聖震古鑠今的法書宗師外,平日也是兼通儒、釋、道三家的雅士,除了每日在固定的時間都有宴坐吐納外,二六時中更是話頭不斷,王羲之除了精通仙道、丹術外,更深入潛心研究仙籍。據說他最醉心於《黃庭經》,在歷史的傳說中就有因為王羲之的愛鵝,四處去觀摩鵝的一切神態、肢體變化,最終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書體。

在王羲之所熟識的道人中,也都知道王羲之愛鵝成癖,只要任何地方有鵝的蹤跡,再遠他跋山涉水在所不惜。在他的道友中,有一位道人特別喜歡王羲之所寫的字帖,這位道人在自己養靜的處所,一直都飼育圈養這成群的黑、白鵝群,他從其他同道中了解到王羲之特別喜歡鵝,這道人苦無機會求取王羲之的真跡,心想用此機會挑選其中最漂亮的白天鵝和王羲之換取所寫法書。

王羲之果然看了這位道人飼養的白天鵝後,除了忘我的歡喜外,對於道人所要求用經體極為冗長的《黃庭經》,做為換取的條件,也欣然痛快的應諾,王羲之當場就請道人備妥文房筆具,下筆立就、洋洋灑灑,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把整部《黃庭經》抄寫結束,愉悅地抱著那隻白天鵝返回家中......。

王羲之除了是一位天資自成的文人,更是一位悠遊於化外的行者,由於追求高脫的智慧之學,幾乎當時境內所有精通三家的高僧大德都有交涉,時有參訪。在他後半生中,他最仰慕的是一位由道入佛的高士,名叫支道林,這是王羲之一度在他政治生涯中擔任過地方官時候的一段因緣。王羲之算是侍母極孝的孝子,當他在擔任地方官的時候,他只要一有空閒便會承歡於慈母膝下,效法老萊子,儘量博取母親的歡心,在地方上施政的時候也竭盡所能做民喉舌,為民生疾苦想方設法,甚至一度旱災嚴重的時候,老百姓民不聊生,糧食都顧不上,王羲之便不顧一切的先打開官倉救濟長時間無法獲得飽食的飢民,他的仁愛之心普獲當地老百姓的擁戴及推崇......。

王羲之對於支道林的修行和道德早有聽聞,只是因緣不巧,未能謀面,後來因緣際會,一日因為支道林要返回他的故里,需要經過王羲之宰官之處,便由人引介,兩人暢談不錯,雙方賓主盡歡,彼此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也因為如此緣起,王羲之對於支道林深厚的才學生起了濃厚的仰慕之心。

當支道林居住在寺廟的期間,王羲之更是時時趨前求教,王羲之後來在兩人交深之後,更了解原來支道林在年少時便有神童之譽,家學淵源皆源自於佛教,早年家中所有一切佛典盡悉遍覽,後來在熏染之下於青年時期便捨身入佛,雖然如此但對於佛道中人影響至深,一方面是因為才情,另一方面是四方都曾感染於支道林的菩提心而生起孺慕之情,是一位品格修行兼備的良師,連當時的宰相謝安和國學大師劉系之莫不興起朝拜轅門之心,士林文人莫不奉若神明般推崇,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否則以王羲之之身分及睿智也不至於委身就教。

支道林除了是位荊木翹才外,對於老、莊思想更別有創見,王羲之當年就是因為和支道林討論了〈逍遙遊〉之後,當下如飲醍醐,豁然暢通,據說渾身虛汗直冒,大有思睿貫通,智慧洞朗之勢,心中暗自嘆服不已,據說支道林把他畢生對老莊之研究特別注寫了注釋〈逍遙篇〉,除此之外在佛門中也注釋了《安般經》,以及和佛教中四禪八定相關的著作......。

從王羲之等這些小片段中,也不難尋得這安那般那的呼吸法門,無論是在佛道或儒家,早就相通流傳於僧俗之中。

狂心頓歇即菩提

話說,我和寬達比丘自從在道家師父的一段法緣之後,事後隨著寬達比丘的色身漸趨穩定,也因為道家師父的一席話,反而鼓勵了寬達比丘重拾往日在佛門中所學的靜坐法,一方面調養自己的肉身,一方面從靜坐中去領略溫故知新的心得。雖然寬達比丘師承天台智者大師的法派,但由於自己在四大不調的過程中讓他更體會到如果沒有好的色身,那說什麼禪定、持戒都是枉然,由於法上的因緣,因此寬達比丘便經常和我在呼吸、吐納、靜坐上時有交流,他也因為我經常所提供的各家靜坐概要之故,相互之間彼此也經常有借鑑共享的機會......。

由於寬達比丘通達所專的天台六妙門,所以在他的話談中總離不開他個人的經驗之談:

一般剛開始初學打坐的人,我都習慣推薦他們先從數息法開始,因為這是最安全而且不會有任何副作用的靜坐呼吸法,所謂數息,這個法門作用也是要收攝我們平常的妄念,藉由數息的過程中,除了可以收攝心猿意馬奔騰不息的雜念以外,對於身體的地、水、火、風也有調整的功能。它的方法非常簡單,老弱婦孺皆可以修學,如果自己妄念雜亂不安,這個時候可以把心意專注在呼吸的出息上,也就是吸氣的時候不管,吐氣的時候心裡默數一,如此反覆數到十,心中儘可能不要生起妄念,如果有妄念,再從頭數過,如此反覆直到心平氣和,妄念止息為止。

如果心思過於散亂、昏沉,無法專注,此時不妨調整為呼吸時專注在吸氣上,當吸氣的時候,心中默數一,吐氣時則不數,如此從一數到十為止,再從頭來過,如此反覆不歇,這便是簡易的「數息法」。如果有些人對於這個法門無法適應,或者修學練習數息已經有了心得,也可以試著練習第二種方法。

這是某次我去造訪寬達比丘的時候,比丘正在對十幾位剛受過沙彌戒的出家眾講述天台六妙門,我在等待期間也順便隨喜聽聞的內容。

實際上所謂「六妙門」原本都是一個方法而已,其他的也都是根據不同根器以及在打坐的過程中,隨著不同的方法讓心可以專注在呼吸上,最後可以進入在「止」的上面。有關於這方面在其他的佛學論著中都有相關的教導,例如《達摩禪經》,還有《阿毗達摩論》,這個內容可以從《舍利弗阿毗達摩論》的〈禪定品〉也有闡述到和修禪定相關的內容,講得非常詳細,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舍利弗,祂在佛陀住世的時候聽聞佛所開示的內容,祂把它集結起來所成的一部專論,是關於講說和如何修持定,所謂的身念處,我們雖然靠呼吸在修持禪定,但也要了解這個是為了要維持臭皮囊在尚未解脫前,不出障礙而所修的方便法門,因為我們這個色身雖屬無常,也是由有生滅的所緣所生,所以到最後還是會遭受到四大假合的離和滅。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