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怎麼變成民歌時期的代表作?作曲者李達濤:可能我佔了徐志摩很大便宜 - 夜上海论坛

〈再別康橋〉怎麼變成民歌時期的代表作?作曲者李達濤:可能我佔了徐志摩很大便宜

  发布时间:2024-06-29 00:08:4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梁岱琦「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做別西天的雲彩」這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幾乎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這首詩作能流傳如此之廣,最主要的原因是被譜成了歌,從民歌時期傳唱至今,作曲者李達濤功 。

文:梁岱琦

「輕輕地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地來

我輕輕地招手

做別西天的再別作作雲彩」

這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幾乎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康橋這首詩作能流傳如此之廣,麼變摩最主要的成民原因是被譜成了歌,從民歌時期傳唱至今,歌時作曲者李達濤功不可沒,期的曲不過他謙虛地說:「這首歌能流傳這麼久,代表可能我佔了徐志摩很大便宜。李達」

IMG_8164Photo Credit: MÜST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提供
李達濤

詩與歌本就不分家,〈再別康橋〉被認為是便宜民歌時期的代表作,在談論民歌,再別作作尤其是康橋孕育多數民歌手的金韻獎時,〈再別康橋〉總是麼變摩會被提起。

〈再別康橋〉被收錄於金韻獎合輯第一集裡,成民由當時獲得第二名的歌時范廣慧演唱,不過,李達濤卻透露,最早演唱〈再別康橋〉的並不是范廣慧,而是「原野三重唱」。現年已80多歲的李達濤,說起40多年前的往事,有些細節雖記得不是那麼清楚,卻道出許多鮮為人知的往事。

年輕時,李達濤是在餐廳裡演奏的樂手,當時他在張小燕開的明日餐廳裡彈鋼琴,台視導播黃乙功常是座上客。某次黃乙功對他說,正在籌拍一齣描寫徐志摩與陸小曼愛情故事的單元劇,需要一首歌,問他願不願意寫?

「他拿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給我看,希望我幫這首詩配個旋律,之後將會交給『原野三重唱』演唱」,李達濤記得自己大概花了一、兩個小時就把曲子譜好了,帶著曲譜到錄音室裡跟「原野三重唱」會合,當場就把這首歌錄好,那時還是由他親自彈鋼琴伴奏。

將〈再別康橋〉寫成歌的過程並不難,李達濤說:「徐志摩詩的格式已經分成小節,挺整齊的,並不難寫;最怕那種長短不一,像散文般,歌要對稱,這種失去歌形狀的才不好寫。」

只是「原野三重唱」版的〈再別康橋〉僅出現於當時台視播出的單元劇,並未收錄於專輯;後來李達濤得知有金韻獎,就把這首歌送去參加比賽,得了獎後,也被安排由同為金韻獎得獎歌手范廣慧演唱,「這些應該都是當時的製作人姚厚笙安排的」。

金韻獎第一集裡陳志遠編曲的〈再別康橋〉是早期最為熟知的版本,歌曲被收錄於民歌經典專輯裡,但自己算是校園民歌的一份子嗎?李達濤反問:「什麼叫民歌?」

他覺若把民歌界定為校園歌曲,那麼他鐵定不是,因參加金韻獎時,他已經37歲了,「他們都是學生,感覺我跟他們不是一派的」。

李達濤初中時是軍樂隊,曾短暫學過鋼琴,但多數樂器都是無師自通,20多歲成為職業樂手,固定在各飯店、餐廳演出,音樂對他來說是項職業,不像那些還在學校或是初出學校的校園民歌手,音樂反而更像是興趣,因著一首〈再別康橋〉就被定位為民歌創作者,李達濤覺得有些尷尬。

李達濤坦承對徐志摩的作品並不熟,也沒特別研究,〈再別康橋〉是徐志摩三訪英國劍橋後,有感而發寫下的,這首歌廣受歡迎後,李達濤也未萌生到康橋(劍橋)走一走,一睹徐志摩筆下風采的念頭,他笑說:「我沒到過康橋,華江橋倒是去過。」

這些年來,黃大城、張清芳、蔡琴、萬芳、林宥嘉等不同時期的歌手,都重唱過〈再別康橋〉,李達濤特別對被認為是「台灣第一代搖滾之父」金祖齡演唱的版本印象深刻,稱讚他唱得挺不錯的;也曾有「北一女合唱團」登門邀請李達濤前往觀看她們詮釋〈再別康橋〉,女聲合唱團版也讓他覺得十分驚喜;還曾在網路上發現,有法國女生翻譯〈再別康橋〉,整曲以法文演唱。

一首歌能夠一直傳唱下去,李達濤覺得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舉例三零年代有很多流行歌曲寫得很好,但因沒人唱而被淘汰了,所以他始終覺得流行歌曲不能太過深奧,「若寫得太深奧、沒人唱,就不好了」。

李達濤慶幸〈再別康橋〉在學院與流行的邊緣,因此才能雅俗共賞,不停地傳唱。

歌曲介紹

  • 歌名:〈再別康橋〉
  • 作曲:李達濤
  • 作詞:徐志摩
  • 演唱人:范廣慧
  • 編曲:陳志遠
  • 收錄專輯:《金韻獎第一集》
  • 出版時間:1977
  • 出版公司:新格唱片

本文經《MÜST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再別康橋-以詩入歌傳唱多時的經典之作

延伸閱讀

  • 為什麼要讀徐志摩?看似遙遠的他,其實是台灣通俗文化的泉源
  • 徐志摩真是「渣男」代名詞嗎?讀完張幼儀、陸小曼的故事後我遲疑了
  • 「台灣音樂教父」許常惠:不僅是現代音樂創作先驅,更對民歌田調採集有著莫大貢獻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丁肇九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