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People:正常人還是普通人?

  发布时间:2024-05-21 04:05:4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姍姍來遲,被香港近期的惡劣天氣打亂日程,才終於讀了人氣小說《Normal People》。別怪我,雖然它2018年就出版,2019就大紅,但香港人哪有空啊。很喜歡這部小說,加上改編影集的男女主角都非常 。

姍姍來遲,正常被香港近期的人還人惡劣天氣打亂日程,才終於讀了人氣小說《Normal People》。普通別怪我,正常雖然它2018年就出版,人還人2019就大紅,普通但香港人哪有空啊。正常很喜歡這部小說,人還人加上改編影集的普通男女主角都非常吸引,就也找了來看。正常

小說與影集相輔相成

想過不劇透地寫《Normal People》 的人還人讀、觀後感,普通但做不到。正常退而求其次,人還人我儘量把所有劇透集中在這一節,普通還沒看的讀者可考慮跳過此節。

書評人對《Normal People》 的評價極高,視它為未來的經典,不少名人也推薦,包括把它放進2019年度最佳書單的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故事背景設定在2011-2015年的愛爾蘭,主人翁是當時的高中、大學生,即都是90後。我不懂當地文化,也不算很理解千禧世代,又缺乏文學訓練,很少讀外語小說,未能跟大量其他作品比較,宏觀分析,只能帶著過氣年輕人的記憶,跟作者和主角相近的政治取向,和也曾為自己的「不正常」而迷茫的過去,牽強地對號入座,也因此迷上這部小說。

作者Sally Rooney本人跟故事主角的人設一樣,來自西愛爾蘭,於都柏林聖三一學院修讀英文,而且同樣年青,生於1991年,但這卻已經是她的第二部小說。《Normal People》 的造句用字很精簡,毫不賣弄,中文母語讀者也可以嘗試直接讀原版;故事圍繞富家女Marianne與窮小子Connell高中到大學階段的離離合合,單聽這樣的介紹簡直老土死了,但讀下去卻是從愛情寫到社會,滲入家庭、成長、社交、文學、政治等各種元素卻毫不突兀,不會給人夾帶私貨的感覺,筆觸輕描淡寫,有些細節毫不著跡,卻說到心坎裡去。

以往很多改編作品,要麼我沒讀過文本,要麽我沒看過電影或劇集,再不然就是改動太大無從比較,讀畢一本小說馬上看改編影集,兩者又如此接近,印象中是從未有過的經驗。由於故事和對白都忠於原著,看劇的時候往往連角色下一句對白都知道,雖然缺乏驚喜,卻因此更能集中欣賞拍攝的細節和演員的演繹,不但無損觀影樂趣,反而讓文本和演出互相強化,更覺深刻。

影集由Daisy Edgar-Jones飾演Marianne,之前看過她在《Where the Crawdads Sing》演沼澤女孩,印象很好;至於飾演Connell的Paul Mescal,在《Aftersun》的抑壓演出更是後勁凌厲,單看牌面已經令人期待,看了演出,更加喜歡兩位演員了。硬要找碴的話,只能說高中年代的Marianne形象太漂亮,甚至比後來濃妝豔抹時更美,跟小說描述的怪咖不符;當然,我會原諒劇組的。

雖說由《BBC》攝製的這部影集忠於原著,但僅限於兩人離離合合的部分,小說提及的文學和社會議題,在劇集幾乎全部刪光,變成比較純粹描述兩人關係的故事,較少描寫兩人的想法,缺乏一對soulmates如何形成的鋪墊,有點沒頭沒腦就忽然打得火熱的感覺(就說我不了解千禧世代),但單是俊男美女的配對,就足以解釋兩人如何漸生情愫,加上大量埋身肉搏,誰還會深究背後的因由呢。

但我可不是說劇集好看是因為當中的「愛情動作」(當然也是很好看啦),事實上,六小時的影集當中最為精彩,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兩段對手戲都屬於兒童甚至嬰兒級別,一是二人在中學同學葬禮上碰面情不自禁的擁抱,把小說中簡單幾句演繹得淋漓盡致,看得人毛管直豎;另一段Marianne安撫抑鬱倦極的Connell說「Carry me over to your bed」,然後Connell把筆電放到床邊,透過Skype由身處遠方開夜車做功課的Marianne伴著入睡,則是小說中沒有,而劇集加入的神來之筆。

I don’t know what’s wrong with me. I don’t know why I can’t be like Normal People.

Marianne

正正常常,普普通通

雖然跟Connell高大英俊,成績優異又是運動健將的人設相差十萬九千里,但他進大學後那種格格不入的自覺,我卻十分熟悉。當年覺得應該勉強自己克服社恐,到達現場後又很想即時逃離;既想相信自己也是普通人,又實在沒法投入群體的話題與嗜好。

我以為只是自己大學期間,頂多延續至畢業初期修為不足而已,很想相信人到中年已經可以完全自我,不再在意別人的看法,也的確有一段時間,貌似快要做到了,卻原來不過是商業社會的日常人際互動無須觸碰深層價值觀而已;2019年後,當矛盾全部浮面,才發現自己從未真正學懂社交。

幾年的疫情過去,國際把新的人際交往典範稱為「new normal」,只有香港人知道,這裡發生的是「new normal二次方」,意識形態、呈現方式同時轉變,一切不再一樣。曾經以為快要學會在人群中自處的我,跟香港一起開倒車,再次回到過去,甚至有過之無不及。真要說有甚麼進步的話,就只不過是人生階段不同,相對有條件向部分社交說不而已。

搜索《Normal People》 影集時,發現中國大陸很多網站和評論都把作品翻譯成《普通人》,有別於小說正式中文版,無論是台灣還是中國大陸都是《正常人》。這個可能純粹是百度造成,沒有任何文化意函,不知怎的讓我十分在意,不斷在想,如果我是譯者,會選擇「正常人」還是「普通人」。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