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人物】一本「可以吃」的雜誌:蔣沛妍用《東台灣食通信》吃出農人的哲學之道 

  发布时间:2024-05-16 17:48:0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陳淑玲那是一排緊鄰著南澳火車站的平房小屋,前門緊鄰馬路、後門則是日夜有火車穿梭。有時到鄰居家串門子,從沒有鎖的後門打開紗門就赤腳走了過去。火車經過時,躺在床上都能感受到劇烈震動。一週只有兩天有豬肉 。

文:陳淑玲

那是未來物本一排緊鄰著南澳火車站的平房小屋,前門緊鄰馬路、大人的雜後門則是可吃日夜有火車穿梭。有時到鄰居家串門子,誌蔣哲學之道從沒有鎖的沛妍後門打開紗門就赤腳走了過去。火車經過時,用東躺在床上都能感受到劇烈震動。台灣一週只有兩天有豬肉可買、食通有時農人剛下田回來,信吃布一鋪、出農野菜一放,未來物本就是大人的雜今日菜攤。這是可吃蔣沛妍生活在南澳的真實樣貌。

DSCF9138Photo Credit - 關鍵評論網/陳淑玲攝
遠離大都市的繁華,少了便利的沛妍買物購物,沛妍卻在南澳讓心靈自由與富足了起來。

起心動念從自由開始

來自台北、定居南澳,蔣沛妍為自己人生主題訂下「就是要跟自由相關」的目標。做過編輯、接案子寫企劃、加入NGO,內心總感覺有些事不太明白。她在工作期間甚至學了塔羅牌,只為了每天反覆問著塔羅牌,要不要回公司上班?「23歲後我就覺得這輩子不想再進公司上班了。」沛妍這樣說。

她嘗試過一年沒有錢的生活,一切物質(除了房租外)只靠交換過生活,「在過程中,我只要確保我的技能是符合市場需求的,我就一定可以繼續活下去。後來真心發現,只要你想活下去老天爺就不會滅你。一年後,我就沒在怕了。」

她展開人生的旅行,結果卻慘遭滑鐵盧,因為自己路痴、旅行一直迷路。想蓋自己的房子,卻連一個最基本的木造卡榫接點都接不起來。後來還輾轉到蘭嶼達悟文化協會當過秘書、去恆春幫林務局做田調。

流浪的過程,一直在找,什麼是我喜歡的生活、世界到底有多少種樣貌?

在蓋自然建築場合遇到男友蔡山,兩人一起去了台東孩子的書屋短暫停留,最後回到蔡山的故鄉——宜蘭南澳停了下來。「住在城市時常覺得孤獨,可能也能找到自己的專才或被賞識。但有趣的是,來到鄉下後發現,那些都不是鄉下人需要的。」

然而,鄉下的衝擊比想像中還快到來。搬進南澳第二週,家裡就遭小偷,東西全被偷光,蔣沛妍身上只剩下150元。然後男友在台北車禍、她甚至水土不服嚴重感冒中。

當時,隔壁鄰居「南澳三號月台」的男主人黃鴻文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雞湯說:「喝一碗雞湯再說吧。」卻讓沛妍看到希望的光,從沒在都市有陌生人會這樣對待過,沛妍雖苦、卻感受到了溫度,「鄉下比我想得還要不簡單。」

又一次,在下著暴雨的深夜,鄰居一陣嚷嚷忙亂衝出門隱沒在暴雨暗黑中,只為了在當天一定要去挑除玉米螟蟲。甚至在玉米採收後因為沒有汽車,所有人就揹上背包客背包裝滿、雙手再提著裝載滿滿的玉米,全體搭火車運送,只因為兩天內沒賣出去玉米就會潰爛。

「年輕在台北生活時,也是會採買支持小農商品的消費者,但實際住在現場看到這樣運作,那個震撼感跟強度真的是完全不一樣。」

DSCF9013Photo Credit - 關鍵評論網/陳淑玲攝
定居在南澳,直接感受產地第一現場的現實衝擊與生命力充沛。

食通信沸騰了藏於血液的土地熱愛

「其實我一直在尋找,自己到底喜歡的是什麼。」一日在鄰居書架上看到《食鮮限時批:日本食通信挑戰全記錄》,那是來自日本《東北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的書籍。

沛妍解釋:「食通信概念來自於想讓隱藏在食物背後、愈來愈難被看見與遙遠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彼此產生連結;更透過最熟悉的飲食,讓現今消費社會中已消失的生活實感與人的連結再度復甦。每一期深度報導的雜誌、搭著躍於紙上的食物,一同送到消費者手上。」也就是串連起「做的人與吃的人」之間的新關係。

「我想創造一本《東台灣時通信》,將最純粹的東台灣食材伴隨東台灣故事雜誌,送到消費者面前。」

那一瞬間,我突然熱血沸騰了起來。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我突然意識到土地的存在,人的生活所需全部都是來自於鄉村。我找到了跟土地的連結感。

鼎盛時期日本大約有47本地方食通信,她與夥伴翻譯出各地編輯針對該地區規劃的食通信方式,以東部為範圍展開了一年的產地行腳會議以及田調。

她與蔡山沒有車,僅能騎著機車到四處去拜訪農友,不認識就一個問一個,請信賴的農友推薦下一個好農友。從宜蘭騎車到花蓮、甚至風塵僕僕到台東,「真的是用非常土炮的方式,騎大老遠的車去找傳說中的好農友。你知道嗎,當我們騎著機車、頭髮打結、穿著夾腳拖鞋到農友面前,就突然被他們信賴了,他們說『你們不是台北來的。』」

就這樣一個推薦一個誠心拜訪產地、認真學習各種食材,一年之間累積了近百位的農友資料庫。沛妍更深深發現,其實透過接觸食材、是在認識整個東部的風土文化。

東台灣食通信蔣沛妍3Photo Credit - 蔣沛妍
每一期雜誌與食材,都是深度田調後,得來不易的東台灣珍寶。

他們上山下海找農友口中很堅持在做事的農人,「有別於其他地區,我們深耕東台灣。除了當一個橋樑傳遞風土資訊之外,另外一部分是陪伴。」找到了值得報導與分享食材的農人,他們還要持續蹲點與交流,一同下田務農兼拍攝。沒想到困難點不知這些還接踵而來。

例如有一期以「台灣原生香料」為主題,他們到台東長濱找到蔡班長手炒海鹽,取得了台灣碩果僅存的海水製鹽。

還為了另一款香料,沛妍與蔡山爬了近8小時的山,前進太魯閣深山內的大同部落,找到整座山只剩3人居住的YAYA嬤,她堅持只做新鮮的黑馬告。

東台灣食通信蔣沛妍7Photo Credit - 蔣沛妍
翻山越嶺找到了YAYA嬤,是台灣僅存堅持手工製作新鮮黑馬告的「職人」。

歡天喜地獲得珍貴食材後,問題來了。蔡班長手炒海鹽要乾的、YAYA嬤新鮮黑馬告要濕的,兩者怎麼搭配出貨?常溫與冷藏怎麼一起運送?

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雜誌出版,但最後其實沛妍除了採訪、田調之外,連通路業務、專案統籌、食材保鮮、品管SOP、包裝出貨通通都要處理。一次400-500份的訂單,更成了最龐大的壓力。

「有一次食材出貨前一晚,遇到霸王級寒流,那天晚上我真的完全睡不著,採收會不會出問題、農產會不會被耗損、農友的心情……那當下真的完全感受到了農友心情為何什麼這麼容易受天氣影響。」

但也就是這份愛著土地的心,讓沛妍也從這些忙碌中找到了產地到消費者手上的領悟。

他發現,台灣消費者在完全不知道生產者情況下,一定會選便宜的那一包。但若是資訊呈現得夠直接,生產者故事陳述、生產過程花費的努力,消費者就會豪不猶豫地選擇認識的那一包。

食材來源的資訊揭露程度,可以改變消費者的接受程度。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