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從「子宮家庭」理解過年婆媳大戰背後的社會運作邏輯

  发布时间:2024-05-12 04:30:1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在近代,過年仍是台灣重要節慶。隨著疫情相關政策逐步放寬,人們開始戴著口罩返鄉過節、相互拜年,也藉著新春時刻除舊布新、親友相聚、聯絡感情。不過,也正是在如此強調密切互動的日子,人與人相見有著喜悅,也可能 。

在近代,女人女人過年仍是何苦會運台灣重要節慶。隨著疫情相關政策逐步放寬,為難人們開始戴著口罩返鄉過節、從宮相互拜年,家庭輯也藉著新春時刻除舊布新、理解親友相聚、過年聯絡感情。婆媳不過,大戰的社也正是背後在如此強調密切互動的日子,人與人相見有著喜悅,作邏也可能充滿矛盾。女人女人特別是何苦會運在這看似性別平等意識抬頭時代,婆婆和媳婦之間仍「不免俗」展開何時回婆家、為難能回娘家住幾天等的從宮過年移動大戰。那麼,究竟這一齣在台灣社會上演的婆媳大作戰戲碼,背後蘊藏什麼樣的社會結構與女性角色的轉變?

女人為何為難女人?

從媳婦們在網路上發布的過年取暖文,通常可見婆婆們認為應該遵循傳統節慶的規矩:平常娘家也沒少回,更何況都已經為人妻,為什麼非得挑過年時回去?媳婦們則不乏指出自己平時對家庭的貢獻(無論是上班共擔經濟,或成為全職媽媽照顧小孩),或是和夫家情感聯絡(例如平常也有做到陪伴公婆、傳訊息噓寒問暖,或生日節日送禮等),但卻難以開口表達過年想提前回娘家,甚或因為有夫家親戚在初二來訪,媳婦被婆婆要求留下來一起聚餐,壓縮回娘家的時間等經驗,種種事件令她們進退兩難,也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無助,只好上網尋求同為天涯淪落人的慰藉。

然而,從大部分內文所描述的互動細節,也確實能看出身為婆婆的女性,亦「勞心勞力」的為家族或家庭維繫關係,那麼為何最後成為「女人為難女人」的局面?這或許呈現了當代婆媳在傳統性別文化下拉扯的身影,而如此集體處境,也反映婆媳互動關係產生的矛盾,或許並非僅有婆婆或媳婦的個人因素(如個性)等造成,社會家庭的性別結構運作其中。

事實上,在瀏覽媳婦們抒發文的同時,讓筆者想到韓國書籍《身為媳婦,我想說》(며느라기)的情節場面:韓國中秋節過年祭祖時,婆媳忙進忙出,一會烤年糕一會烤肉,等菜上齊後,媳婦被婆婆喚去坐在位於角落的桌子,男人們則早在主桌將餐點吃到快見底。他們向婆婆稱讚媳婦真勤快,又「同理」媳婦也要上班真辛苦,並要求婆婆替他們加湯,媳婦主動提出幫忙,婆婆邊把湯碗遞給媳婦,邊暢聊職場婦女哪有辛苦,現在男女都要賺錢才平等,媳婦獨自在廚房撈海帶湯,耳邊傳來男性親戚們贊同的聲音:「就是說呀,現在時代哪有什麼性別不平等了!」從上面書籍場景,可見性別不平等即是以如此幽微的模式,滲透在日常生活互動當中,讓人們身在其中卻渾然不覺,或難以明說。

特別是過年節慶將可能深化其中的性別權力不對等關係,突顯在地社會的家庭性別結構。例如이영주(2005)的研究及指出,在韓國脈絡裡,這不僅是婆婆「個人喜歡」召喚媳婦,而是在韓國社會性別角色配置下,韓國婆婆往往承於維護家庭秩序與執行性別角色任務。也就是說,即使夫妻與公婆進行分家,她仍會隨時介入或參與下一代的家庭,再製媳婦應於婆家取得地位的重要性,也因為媳婦與婆婆同身處於一個父系家庭內,彼此有時會無法和睦、信任或產生矛盾關係。

而在台灣習俗上,亦可見文化裡的性別權力配置不對等,包括認為女性嫁人後,初二才能回娘家,否則會為雙方家庭帶來厄運,但如此社會藉由文化包裝來控管女性服從男性配偶家庭,以及將女性視為帶有災難意味的文化建構,或把已婚女性客體化為「娘家外人」,來恐嚇或限制女性的人身自由,皆具體呈現了性別不平等與性別歧視所在。

傳統與當代的女性角色拉扯

除此之外,台灣社會的家庭結構又有何特點,讓過年往往成為婆媳關係的拉鋸戰場?或許可以從Margery Wolf(1972)以台灣鄉村為場域,研究女性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後提出的「子宮家庭」(uterine family),協助我們看見過年婆媳大戰背後的社會運作邏輯。「子宮家庭」核心概念,在於台灣父系家庭體制下,以母子紐帶為主軸的家庭模式,將可能大幅影響女性未來成為異性配偶後的角色位置。也就是說,當女性從原生家庭轉為另一個家庭時,會透過生育兒子鞏固位置,在父系家庭裡建立起自己的家庭。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