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海翁的形象——鯨的歷史與台灣海洋文化

  发布时间:2024-05-12 18:57:0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曹銘宗海翁的形象:鯨的歷史與台灣海洋文化「鯨」是海洋哺乳動物,在分類上屬哺乳綱鯨目,照理說不是魚類,但因生活在海中,又長得像魚而體型超大,故俗稱「鯨魚」。中國春秋時代的《左傳》就有「鯨鯢」一詞,這 。

文:曹銘宗

海翁的形象:鯨的歷史與台灣海洋文化

「鯨」是海洋哺乳動物,在分類上屬哺乳綱鯨目,午紅文化照理說不是沙鯧史與魚類,但因生活在海中,馬鮫又長得像魚而體型超大,海翁海洋故俗稱「鯨魚」。形的歷

中國春秋時代的象鯨《左傳》就有「鯨鯢」一詞,這是台灣大魚的名字,用來比喻大國不義、吞食小國,午紅文化後人注解這種大魚雄的沙鯧史與叫「鯨」、雌的馬鮫叫「鯢」,所以「鯨鯢」也被用來引喻殘暴不仁之人。海翁海洋

中國歷史在政治、形的歷戰爭方面的象鯨記載,也可見「掃除鯨鯢」、「梟其鯨鯢」、「鯨鯢授首」、「鯨鯢盡殪,巢穴咸傾」等用詞。

到了明代,「鯨鯢」則成了中國東南沿海海盜的代名詞,故有「鯨鯢遠遁」、「鯨鯢就戮」、「盍斬鯨鯢靖海波」的說法。

再到清代,反清復明的鄭成功也被比喻「鯨鯢」,稱之「東海長鯨」,台灣民間流傳鄭成功是鯨的化身,比喻一代海上梟雄,其實具有貶意。


在台灣,鯨的形象則有原漢觀點的不同。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中,鯨是友善、被感恩的大魚。

根據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對原住民的《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阿美族神話傳說鯨載著遇難的先祖返回家鄉,並傳授造船技術。此外,戰後的原住民口傳神話調查,卑南族、撒奇萊雅族都有類似傳說,並在每年的「海祭」中表達對鯨的感恩。

在蘭嶼,捕飛魚是原住民達悟族傳統文化的核心。達悟族把鯨視為吉祥大魚,尤其把「大翅鯨」(座頭鯨)看成飛魚之母,帶領飛魚來到蘭嶼,如果看到大翅鯨就是捕飛魚的吉兆。這種「大魚帶小魚」的觀念,與漢文化「鯨吞小魚」的觀念,呈現鮮明對比。

清代台灣方志對鯨的描述,大都源自福建文獻。《閩中海錯疏》(一五九六年):「海鰌,最巨,能吞舟。」「海鰌噴沫,飛灑成雨。其來也,形若山嶽。乍出乍沒,舟人相值,必鳴金鼓以怖之,布米以厭之,鰌悠然而逝,否則鮮不罹害。間有斃沙上者,土人梯而臠之,刳其脂為油,艌船甚佳。」

《福州方志》的用字則是「海鰍」,並說明:「遒健好動,故名鰍。」根據《漢典》,「遒」是雄健有力,「鰍」即皮上有黏液、圓滑的泥鰍。

以此來看,鯨在福建文獻也稱「海鰌」、「海鰍」,漁民很怕遇見,偶爾沙灘上會有鯨屍,當地人會取鯨油用來填補船縫。


鯨在台灣方志則稱「海鰍」、「海鰌」、「鯨魚」之外,還有俗名「海翁」。《澎湖紀略》(一七六九年):「鯨魚,一名海鰍,俗呼為海翁。身長數十百丈,虎口蝦尾,皮生沙石,刀箭不能入。大者數萬斤,小者數千斤。有言其背生草木,樵者誤登其上,須臾轉徙,不知所之。此亦荒詞,無可考據也。」

《澎湖紀略》還記載,在清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有一鯨自斃於澎湖虎井嶼的海灣上,「土人爭割其肉,約有數千斤云。今澎署大門尚有支門魚骨一條,長數尺、大數把。其脊骨可以作碓臼,兩眼亦空無目珠。澎人云:此尚是鰌之小者也。」

日本時代連橫《臺灣通史》:「鯨,俗稱海翁。重萬斤,舟小不能捕。時有隨流而入斃於海澨(澨即岸邊)者,漁人僅取其油。」這樣的描述,大概就是早年台灣漢人一般對鯨的了解。

台灣漢人對鯨形象的大改變,始於對海洋文化的倡導。從日本時代到戰後,台灣人覺得台灣的形狀像番薯,並以番薯雖低賤卻有強韌的生命力,比喻台灣的歷史命運,具有悲情內涵。然而,如果把地圖向右轉九十度,橫看台灣,台灣像不像海中之鯨?

一九九六年台灣首屆總統大選,鯨成為民進黨的競選標誌,這是「海洋台灣」的觀念,以鯨比喻台灣,期許本是海島的台灣,應該走向海洋思維,開創包容、進取的海洋文化。

最後來談鯨的台語為什麼叫「海翁」(hái-ang)?「翁」是什麼意思?台語的「翁」(白讀音ang)指女人的丈夫,或是姓,看不出與海中大魚有什麼關係。

目前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與日本時代《臺日大辭典》(一九三一年)都收錄「海翁」,說明是鯨,但沒有解釋。《廈英大辭典》(一八七三年)也收錄hái-ang一詞,並解釋是Whale。以上都符合台灣清代方志稱鯨為海翁的記載。

然而,蘇格蘭牧師甘為霖《廈門音新字典》(一九一三年)收錄ang,只說明是「大尾魚的名,親像hái-ang」,但沒有對應的漢字。根據甘字典的體例,閩南語白話字如果有對應的漢字,都會寫出來,但這個指稱鯨的ang,卻沒有寫出漢字,就有可能不是漢語。

因此,如果ang不是漢語,就有可能是福建原住民百越族的語言,那麼海翁的「翁」就是音譯字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台灣海產的身世》,貓頭鷹出版

作者:曹銘宗
繪者:林哲緯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從漁港到餐桌,最深入的台灣海產文化考據

暢銷書《吃的台灣史》作家曹銘宗(台灣文化偵探)力作,2023全新增修
林哲緯(新生代生態畫家)精繪插畫,有圖有真相
唯一從台灣史的脈絡與各國語言追溯出台灣海產身世的大眾讀物

  • 章魚的台語怎麼說?(TAKO是日文!)
  • 「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 「淡菜」為什麼是「菜」?

本書初版名為《花飛、花枝、花蠘仔》,眾多讀者困擾不知如何正確發音,因此改版。同時藉此機會增收更多有趣的台灣海產身世,以饗舊雨新知。

台灣四面環海,海產文化自然發達。從夜市的蚵仔煎、居酒屋的一夜干到婚宴必不可少的紅蟳米糕,海鮮料理早已深入生活之中。但是對於這些來自水中的佳肴,我們究竟又了解多少?

好魚怎麼挑?問問古人就知道
海鮮是海洋文化中重要的一環,也反映了相當多古人的智慧,比如為了保存易腐的海鮮,魚干、魚露與魚漿應運而生。至於該如何選魚,請謹記前人傳下的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除此之外,有些魚不但不能吃,可能還會造成傷害,古人也早有明訓:「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