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過去十年來,摩天大樓面對日漸增加的威脅,其傲慢卻持續延續與增長

  发布时间:2024-05-17 06:03:5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保羅.多伯拉茲克Paul Dobraszczyk)自然當世界第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Shanghai Tower)在二○一六年完工之際,它也宣稱是第一棟巨高無比的「綠」建築,被「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 。

文:保羅.多伯拉茲克(Paul Dobraszczyk)

自然

當世界第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Shanghai Tower)在二○一六年完工之際,未來它也宣稱是城市第一棟巨高無比的「綠」建築,被「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LEED)——美國最廣受肯定的過去綠建築第三方認證——評為頂尖的白金級。上海中心大廈採用了永續能源來源的年來全景式裝置,並且能夠減少能源消耗,摩天面對舉例而言,大樓的威大廈頂端設有兩百座風力發電機,日漸還有廢水再利用設備及雨水蒐集箱,增加增長而雙層玻璃的脅其續延續與使用可以增進自然的涼爽與通風,整座大廈的傲慢螺旋形狀就是參考自然世界中的相似型態。

P150:上海中心大廈,卻持二○一六年完工。未來Photo Credit: 臺灣商務出版
上海中心大廈,二○一六年完工。

事實上,第一代巨高無比建築所伴隨而來的環境破壞程度,乃是史上未見,打造偌大一棟建築,其材料製造所需採石、採礦、加工的數量不可思議。或許人們可以爭論,只要是達到此等規模的都市化,無論其為垂直或水平方向,釀成這番破壞實在無可避免。但是,當世界上的新興高聳建築物,擁有這麼多空出來的(unoccupied)——或在有些案例上是不可占用(unoccupiable)的「虛榮」(vanity)空間時,這些摩天大樓自我吹捧的環保證書,很可能僅是另類形式的「洗綠」(greenwashing)罷了,那只是遮掩極高建築物強大象徵主義的煙霧彈,其真面目正是日益破壞環境的資本主義動能。

除了令人起疑的環保品質之外,為摩天大樓賦予「自然」的作法,也可以被解讀為一種軟化這些人造物堅硬邊鋒的努力。在二十世紀初期,曼哈頓的摩天大樓——現實與想像皆然——經常被塑造為自然之物。高聳建築物被聯想為爭取陽光的大樹;人們將名山連結至曼哈頓的標誌摩天樓;冰凍噴泉象徵著靜止不動的克萊斯勒大樓(Chrysler Building, 1928-30)、帝國大廈與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大樓(1931-4)。

在休伊.費里斯一九二九年的《明日大都會》中,摩天大樓化身為巨型水晶,借用歐洲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對於這類礦物結晶的熱衷,同時,摩天大樓高度比較表則呈現出一種「自然」的高聳建築物系譜。類似的高度比較表至今依然是呈現當代超級高、巨高無比建築的主流作法,由此再度強化長久以來的自然演化成長論調,無視高樓愈來愈高、隨之增長的破壞性。在這些圖像之中,將摩天大樓比喻成自然的力量,能夠強而有力地解釋摩天樓的視覺主宰性,卻模糊了其中那股「太過人為」(all-too-human)的力量。

這個演化模型亦能夠解釋,在未來主義都市幻想當中,有種主流趨勢是要將想像的城市描繪成比當今城市更加垂直化,這包括《大都會》中的巨型裝飾風(Art Deco)摩天樓,乃至於《雲圖》新首爾的未來科技高樓、《迴路殺手》(Looper, 2012)的堪薩斯城(Kansas City)、《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2002)的上海中心大廈,二○一六年完工。0407-華盛頓特區。在這種大多演示敵托邦的模型中,城市垂直軸的密集化可能會被塑造為有機的演化;然而,如同熱帶叢林一般,城市垂直軸密集化的壓迫主宰性使其自身窒息,導致社會不平等與都市崩潰的威脅日漸惡化。

高聳建築的現代主義提倡者引入一種不同——且樂觀正向許多——的模式,來理解摩天大樓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他們把重點放在要如何將自然的事物「帶回」建築之中,主要作法是創造出更加可滲透的(permeable)外部表面。那樣的自然與它所反抗、反對的表現主義模式中的自然,其實象徵性是相同的,它們都放棄思考摩天大樓的建造及使用如何與自然連結,反而去贊同另一種概念,讓固體的建築對抗光與天空的非物質性。

近年來,建築業對於環境破壞影響的意識逐漸崛起,某些建築師構想出建造高樓的新作法,結合摩天大樓與自然接觸的程式性(the programmatic)與象徵性。馬來西亞建築師楊經文(Ken Yeang)與哈姆札(T. R. Hamzah)合作的作品,是綠摩天大樓概念發展的樞要。楊經文有許多建案、設計案與出版品,當世界最高樓的範例從溫帶地區的美國轉移到亞洲熱帶,他是第一位徹底思考摩天大樓設計該如何演化的人。楊經文所造就的「生物氣候」(bioclimatic)建築,以吉隆坡「雙頂屋」(Roof-Roof House,1984)為例,包含許多利用自然通風與蔽蔭處的設計特色,以緩解當地氣候的炎熱與潮濕。

楊經文後來的作品如「梅西尼亞加大樓」(Menara Mesiniaga, 1992),位置同樣在吉隆坡,是一座小型辦公大樓,該建築納入更多先進特色,包括傾斜的景觀美化基地,以及中等高度的輻射狀玻璃帷幕,外部又包覆螺旋狀的遮陽板,建築頂層還有天台與遮陽露台。楊經文未興建的參賽提案,例如中國「重慶大廈」(Chongqing Tower)、倫敦「大象與城堡生態大樓」(Elephant and Castle EcoTowers)以及新加坡的「熱帶生態設計大樓」(EDITT Tower),相較之下在規模上都更具野心,每一座都納入建築師精心設計的特色,強調真正的大樓綠化,也就是透過斜坡與露台直接將植物帶進建築物本身。

P153:楊經文,「熱帶生態設計大樓」提案,新加坡,二○○八年。Photo Credit: 臺灣商務出版
楊經文,「熱帶生態設計大樓」提案,新加坡,二○○八年。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