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S THE REVIEW當我們討論BTS》:「最佳社群媒體藝人」BTS,重新定義了美國流行音樂界的「人氣」 - 夜上海论坛

《BTS THE REVIEW當我們討論BTS》:「最佳社群媒體藝人」BTS,重新定義了美國流行音樂界的「人氣」

  发布时间:2024-06-28 23:06:4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金榮大김영대)BTS在美國真的受歡迎嗎?BBMAs連續兩年獲獎與BTS的人氣2018年5月20日,前往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BBMAs。BTS彷彿置身單獨演唱會的巨大歡呼聲中,被唱名到「最佳社群媒 。

文:金榮大(김영대)

BTS在美國真的當們定義受歡迎嗎?

BBMAs連續兩年獲獎與BTS的人氣

2018年5月20日,前往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討論體藝BBMAs。BTS彷彿置身單獨演唱會的最重新巨大歡呼聲中,被唱名到「最佳社群媒體藝人」的佳社界獲獎者時,舉起獎杯的群媒樣子讓人感到意外,這是人B人氣繼2017年後連續兩年獲獎,再次刷新K-pop歷史上的美國首個紀錄,是流行一項驚人的成就。

現場分成連聲高喊他們名字的音樂多數粉絲,以及不知道為什麼會聽到如此大聲呼喊的當們定義人,粉絲們像在演唱會一樣大喊粉絲口號,討論體藝每當畫面出現他們的最重新臉時就會尖叫。現場的佳社界頒獎人、安全人員,群媒還有擔任主持人的人B人氣歌手凱莉・克萊森(Kelly Clarkson)在熱烈的歡呼聲中也綻放笑容,同時看見媒體和一般觀眾忙著相互談論狂熱的本質,並抓住身為韓國新聞工作者的我,提出一連串關於BTS細節的疑問。

雖然長時間在美國進行K-pop相關的採訪,但這是如果沒有親眼見到,便難以相信的光景。

雖然這是韓國流行音樂史上無可置疑的歷史性時刻,但撇除韓國音樂家獲獎的特別感受,對頒獎典禮中的「人氣獎」,也就是獲得「最佳社群媒體藝人」這個獎項具有多大的意義,看法有所分歧。

首先,先理解美國流行音樂界頒獎典禮的意義。在美國流行音樂界,隨著歷史悠久也存在多元的音樂頒獎典禮,各自具有其認可的價值與意義,就像奧斯卡金像獎和艾美獎是推動電影和電視劇產業的動力一樣,在流行音樂中,頒獎典禮的意義超越了單純讚頌特定藝術家的成就,不過在眾多頒獎典禮中,除了靈魂列車音樂獎(SoulTrain Music Awards)、鄉村音樂協會獎(Country Music Awards)等以特定音樂類型為主的頒獎典禮外,在「流行音樂」這個普遍的大範疇中,地位獲得認可的頒獎典禮大約有四個,其中之一當然是葛萊美獎,由名為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The Recording Academy(簡稱錄音學院)的音樂團體主導、評選。

葛萊美獎是目前美國主要頒獎典禮中,唯一以音樂的藝術成就來決定入圍者和獲獎者的獎項,這也是為什麼儘管每年都引發爭議,其權威性仍獲得認可的原因。但除了葛萊美獎外的其他三個主要頒獎典禮,便具有以大眾成功為指標來決定獲獎者的特點,其中繼AMAs、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VMA之後的代表性音樂獎,就是BTS獲獎的BBMAs。

比起上述提到的任何頒獎典禮,BBMAs以全然依照大眾標準決定獲獎者而聞名,因為該頒獎典禮的評選依據是頒獎典禮的主體,即《告示牌》每週發布的《告示牌》排行榜,外界對於BBMAs的評選標準並不完全了解,作為依據的《告示牌》排行榜也是如此,只有大致的標準,確切的評選規則如同商業機密般沒有對外公開,不過據說基本上是以「音頻掃描Sound scan」之類具有公信力的數據公司,蒐集專輯及串流音樂銷售、下載、串流數據與播放次數等合計。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BBMAs基本上不是以評論家或新聞工作者的音樂性「評價」,而是以能夠實際統計且量化的「數據」作為基礎的頒獎典禮。

如果這樣的話便會產生疑問,BTS連續兩年獲得的「最佳社群媒體藝人」,隱約帶來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以可數據化的大眾性為基礎的頒獎典禮BBMAs,為什麼非要依據社群媒體測定人氣並單獨頒獎呢?

當然,這裡必須考量頒獎典禮本身具有「獎項分類過多」的性質,頒獎典禮無論是哪一種主體,會盡可能細分不同類型和領域,結果變成給予眾多主體讚譽的情形,例如葛萊美獎有超過八十項得獎類別,其中大多數是一般人根本不認識或不清楚確切含義的獎項;BBMAs也有將近六十項得獎類別,各個獎項都是以不同方式提名特定類型的人氣音樂家或受歡迎的歌曲。

那麼在眾多獎項中「最佳社群媒體藝人」具有的意義和代表性是什麼?最佳社群媒體藝人是頒獎典禮中唯一可以投票的獎項,在韓國的話則稱之為「SNS」,反映社群媒體上的人氣指標。簡單來說,這是最能呈現社群媒體反應、投票(使用主題標籤)取得結果的獎項,而《告示牌》為什麼非要經營一個在社群媒體上投票的獎項,來決定獲獎者呢?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提高大眾對頒獎典禮的關注度。

使用社群媒體的音樂大眾中,無論如何都是以十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居多,與上一代相比,他們對自己喜愛的藝人獲獎賦予了更大的意義,也更熱情。將他們的熱情與關心引向頒獎典禮的成功,基本上可以視為「最佳社群媒體藝人」的宗旨,當然這並不是全部,「最佳社群媒體藝人」的登場,與美國核心音樂大眾的消費模式緊密相連,而且儘管BTS是韓國藝術家,但與美國藝術家並列的根據就在此處。

根據BBMAs的說法,該頒獎典禮的所有獎項均以關鍵粉絲與音樂的互動(key fan interactions with music)為基礎決定入圍者,還有專輯和數位單曲的銷售、電臺廣播、巡迴演出、串流和社群網站等透過網路社群媒體的互動也全都考量在內。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趨勢最敏銳的頒獎典禮BBMAs,直接提及推特、Facebook、YouTube等社群網站,強調社群媒體的作用。流行音樂的消費,已經從過去由實體專輯銷售和電臺廣播所組成的時代,轉變為以社群媒體為主的音樂和圖像消費,以及透過YouTube欣賞音樂錄影帶等。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