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與「出於恐懼的咧嘴」?關於微笑起源與演變的五個問題

  发布时间:2024-06-02 18:32:1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說起微笑的力量,在英語語境中,人們會說,「一個燦爛的微笑勝過萬語千言」;漢語中類似的表述也有很多,一笑泯恩仇、千金一笑、一笑傾城、笑一笑十年少等等。微笑往往幸福、開心、友善和愉悅的象徵,但其實並非一直 。

說起微笑的微笑微笑力量,在英語語境中,與出於恐與演人們會說,咧嘴「一個燦爛的關於個問微笑勝過萬語千言」;漢語中類似的表述也有很多,一笑泯恩仇、起源千金一笑、微笑微笑一笑傾城、與出於恐與演笑一笑十年少等等。咧嘴

微笑往往幸福、關於個問開心、起源友善和愉悅的微笑微笑象徵,但其實並非一直如此。與出於恐與演

1. 微笑的咧嘴起源原來是這樣?

微笑有長達三千萬年的進化歷史。雖然微笑今天往往被認為是關於個問一個友善的姿態,但來自世界各地動物行為科學家的起源證據顯示,微笑最初源於恐懼。

對微笑最早的研究之一將微笑與「出於恐懼的咧嘴」,或是「靜靜地齜牙」相關聯。

根據1990年代靈長類動物學家普魯紹夫特博士(Signe Preuschoft)的研究,出於恐懼的咧嘴(fear grinning)可以追溯到靈長類動物,比如恆河猴。它們用這樣的微笑來建立自己的統治或服從地位,尤其在危險情況下。

它就是我們當今微笑習慣的起源。

2. 古人怎樣看微笑?

快進到公元前6世紀,當時古希臘流行用藝術展現人類的自然主義手法。這段時期也被稱為古風時期(Archaic period)。如果你仔細觀看這段時期的希臘雕塑,你可能會注意到每一座雕像人物嘴角都略微上翹,這種特有的微笑名為「古風微笑」(Archaic smile),在公元前650-480年之間創作的雕塑中非常流行。

雖然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微笑的真正含義尚不清楚,但它卻引起很多爭議。有人認為,它可能是由於人們對人體解剖學的興趣越來越濃而產生的,其他人則相信它可能反映了健康和幸福的一種理想狀態。

3. 畫中人為何不笑?

你可能注意到了,一些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像中微笑很罕見。以達文西(Da Vinci)繪的《蒙娜麗莎》為例,其著名的微笑已經在全世界引發爭論;或是楊・范・艾克(Jan van Eyck)的《一個男人的畫像》,主人公的嘴角緊閉,沒有笑容。

肖像中的人物一般不笑有幾個原因。其中最實際的原因是,這樣做對畫家以及模特本人都很難,因為需要長時間擺姿勢。除此之外,當時在整個歐洲,大笑還被認為非常不禮貌,因此,不是上流社會禮儀的一部分——至少不要在公共場合這樣做。

_125587791_e2b18f5c-44a6-4469-b582-86dd3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4. 微笑怎樣與時俱進?

但隨著維多利亞時代早期攝影的採用,微笑的概念徹底改變了。

1839年,一位名叫羅伯特・科尼利厄斯(Robert Cornelius)的業餘化學家,在他家位於費城商店的後院拍了史上第一張自拍照(selfie),比「自拍」這個詞被收入字典還早174年。

1888年柯達推出盒式相機,讓普通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使用攝影技術。同時,廣告在微笑與攝影關係之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1998年的一篇論文中學者施羅德(Fred Schroeder)說,在20世紀的第二個10年中,許多廣告商已經在利用微笑這一人類幸福最廣為人知的象徵,來傳達對他們產品滿意的理念。

2015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布朗大學聯手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在1905-2005之間拍攝的高中年鑒照片。通過分析近3萬8千張正面照片的數據庫,他們能夠看出,每隔10年,照片中人們平均的唇曲度就有所增加,而女性自始至終比男性都更愛微笑。

_125587793_30f53029-ac88-48e9-9058-3a8dd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5. 數碼時代我們怎樣笑?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數字世界中出現微笑符號一定很自然。

1982年法爾曼(Scott Fahlman )教授決定,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表達卡內基梅隆大學網上公告欄上的幽默帖子。為此,他建議他同事用微笑字符系列 :-)來表達諷刺,或是用 :-(來表達嚴肅。

而他有所不知的是,他正在永遠改變我們在網上交流的方式。據估計,人們每天發送100億個表情符號。

根據統一碼聯盟(Unicode Consortium,他們負責將世界語言數字化)的數據,2021年排在國際前10名的表情符號裏,就有五個是微笑表情符號。

_125587795_b5de8672-39cf-4863-8ea5-47c6b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利用現代科技讓老人開心和微笑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蒙娜麗莎》之所以有名,並不是因為她神祕的微笑
  • 《困住你的問題,孩子能解答》:小孩每天笑四百次,大人只有十五次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 ECFA商機 誰贏誰輸? — 沒交集的雙英辯|天下雜誌

    這是兩岸史上首份全面性經貿協定,這也是史上第一次,中華民國總統與反對黨黨主席進行政策辯論。唇槍舌戰中,卻有四大關鍵沒有對焦。究竟誰對誰錯?台灣產業,誰贏誰輸?
    2024-06-02
  • 童子賢:得AI者,得天下!|天下雜誌

    蘋果全球最大硬體供應商之一、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參與「2018天下經濟論壇」分享台灣產業和工作如何不錯過人工智慧大浪?他提到:「得AI者得軟體,得軟體者,得天下」。但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擔心被AI取代嗎?
    2024-06-02
  • 提升市民金融素养 增强市民保险意识

    活动当天,市保险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向市民普及金融知识雅安日报/北纬网讯9月8日,我市保险业联合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以“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等活动为契机,在市区新民街开展了“提高金融素养,争做
    2024-06-02
  • 返岗返校客流增多 旅途中这些事项要注意→

    返岗返校客流增多 旅途中这些事项要注意→ 编辑:汤晓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2
  • 80多名高校师生感受非遗视听盛宴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第五届北京古琴文化展”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开展,80余位首都高校师生现场体验古琴制作技艺,随后在老舍
    2024-06-02
  • 瑪娃颱風來勢洶洶! 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這天北轉是關鍵

    今年第二號颱風瑪娃持續朝台灣東南方外海行進,中央氣象局今29)日晚間8點30分發布海上警報,隨後也召開記者會說明颱風最新動態,指週二到週四將是颱風影響最劇烈的時候。週二到週四將是颱風影響最劇烈時間。圖
    2024-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