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路透社》紀念講座:動盪時期的新聞業——坦克、TikTok與信任

  发布时间:2024-05-13 12:29:1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邱祐慶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路透社》紀念講座每年度舉辦,邀請全球菁英新聞工作者,針對當年度新聞產業的重要議題發表演說,並在會後進行座談。今年2022年)講座邀請《路透社》總編輯加洛尼Ales 。

文:邱祐慶

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路透社》紀念講座每年度舉辦,邀請全球菁英新聞工作者,年路針對當年度新聞產業的透社坦克重要議題發表演說,並在會後進行座談。紀念講座

今年(2022年)講座邀請《路透社》總編輯加洛尼(Alessandra Galloni),動盪的新以「坦克、時期TikTok和信任:動盪時期的聞業新聞業」為題發表演說。

加洛尼是與信《路透社》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編輯,她曾經任職於美國《華爾街日報》,也曾在英國倫敦、年路法國巴黎和義大利羅馬擔任記者和編輯。透社坦克

2013年,紀念講座她重回《路透社》,動盪的新並於2021年4月任命為總編輯。時期加洛尼在2020年獲得Lawrence Minard Editor Award殊榮,聞業這是財經記者的最高榮譽之一,她也曾獲得美國海外新聞記者俱樂部獎和英國年度商業記者獎。

2022年3月7日,《路透社》總編輯加洛尼(Alessandra Galloni)在2022年《路透社》紀念講座發表演說,加洛尼是一位屢獲殊榮的媒體人,以下是她的談話記錄:

幾天前,當我坐下來為這些聽眾表達我的想法時,俄羅斯軍隊正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北部集結,全球各大媒體也正在準備,包括在現場的記者、攝影師、影像記者、協助採訪的當地新聞助理(fixer)、司機、保安,以及在世界各地新聞室的編輯、製作人、設計師、事實查核人員、評論員。

烏克蘭人民也正在動員起來,拿起武器對抗俄軍以保衛家園,並使用他們的手機為全世界記錄戰爭的殘酷。飛彈飛過基輔上空的影片、如何駕駛坦克的教學影片、待在防空洞和地鐵站的人民照片等都充斥在全世界人們的社群媒體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直接呼籲俄羅斯的TikTokers和部落客等人站出來幫助烏克蘭。

社群媒體平台時常被稱為「第五權」,多年來一直民主化來獲取新聞和其他資訊,他們讓更多、更多元化的聲音出現在權威、金錢利益和傳統媒體公司之外。這些社群媒體平台提供全球的人們一個更快、更好理解事件的方式,包括戰爭、人道危機和歷史性政治事件。舉例來說,伊朗的綠色革命、阿拉伯之春、敘利亞內戰和克里米亞戰爭,都是人民用手機記錄當時情況。

隨著越來越多人使用社群媒體,這種人人用手機記錄的「公民新聞」普及率不斷上升。根據英國資訊技術顧問Datapol統計,全球有45億人在使用社群媒體,而這個數字正以一天100萬人在成長。

(加洛尼是路透社170年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總編輯)

根據消費者技術協會(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和數據分析公司YouGov的最近一份報告中指出,在美國,使用者生產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占了39%的媒體曝光量,對照傳統媒體則有61%。烏克蘭4,400萬的人口中,有將近60%的人在去年註冊使用社群媒體,而他們現在正記錄著遭到圍困和轟炸的生活,或是逃離基輔、哈爾科夫、馬里波和其他城市的情況。

這場被稱作「TikTok戰爭」的烏俄戰爭,再次讓身在傳統媒體的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角色是什麼?形成於印刷、電視和網際網路的定律和在社群媒體時代下的原則仍舊相同嗎?當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可以透過手機從任何地方獲取和創造新聞資訊時,我們該怎麼做?當科技讓世界變小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新聞時,全球影響力仍然重要嗎?

值得關注的是,更多的資訊和更好的獲取訊息管道不代表真的更多或更好,社群媒體和公民記者可以為觀眾提供正在發生事件的紀錄,這通常是有一定的情緒成分,然而,這不一定能真實反映所有事實,或者更清楚瞭解事件的全貌。

在戰爭中進行事實查核

資訊的數位化讓獲取全世界的消息變得更容易,但也更容易獲得未驗證過和遭到扭曲的現實,包括新聞在內,社群媒體平台還能捏造假訊息、陰謀論和宣傳。

現在的戰爭也不例外,未經證實的圖片、過去戰爭的舊畫面和沒有證據證實的聲明等都廣為流傳。事實上,戰場上的訊息很難面面俱到,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自己進行事實查核:

  • 網傳「烏克蘭人在eBay賣俄羅斯的二手坦克」?事實查核:沒有證據能證實烏克蘭人在eBay上出售廢棄的俄羅斯坦克。
  • 網傳「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士兵正面對峙的影片」?事實查核:該影片為201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士兵在克里米亞對峙。
  • 網傳「烏克蘭一處港口遭俄軍轟炸,四處斷垣殘壁的影片」?事實查核:該影片為2020年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爆炸後所拍攝,爆炸意造成超過215人死亡。

不論是匿名與否的資訊來源都能提出未經驗證的說法。

就在2022年3月6日,我們報導了俄羅斯媒體引述了一位不具名的消息來源指出,烏克蘭即將製造出一種以「鈽」為基礎的「髒彈(dirty bomb)」核子武器,我們注意到,在新聞的標題和導言中,都沒有提到任何俄羅斯媒體或官員為這件事背書。

即使是言之鑿鑿的匿名消息或官方消息也很難驗證。當俄羅斯襲擊一座核電廠時,烏克蘭外交部長在推特上發布了消息,並指出這是歐洲最大核電廠,他還說,如果核電廠爆炸,造成的損害將是車諾比核災的10倍以上,最後,核電廠的情況並沒有像最初擔心的那樣。

心理學家指出,即使隨後查核了假訊息,要完全讓它消失卻非常困難,因為人類一旦形成既定想法就會一直存在先入為主的意識。南加州大學心理學和行銷學教授史瓦茲(Norbert Schwarz)說:「如果我們後來聽到正確的資訊,它不會使我們的想法觀念無效,即使我們承認原始資訊是錯誤的,我們自己的想法也仍然保持偏見。」

(美國南加州大學心理學和行銷學教授史瓦茲)

又或者,如同羅伯萊納(Rob Reiner)經典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中,女主角莎莉與哈利爭執,莎莉指責哈利說:「話說出去怎麼收回,說錯話的事實就在眼前。」

那麼,在這個混雜著謠言和事實的世界下,我們如何培養假訊息的抵抗力呢?在最好的情況下,公正的新聞可以讓人們更清楚地暸解事件全貌;在最好的情況下,深度報導可以獲取更多訊息,並綜合成一個連貫的論述。基於事實的新聞可以用來作為社群媒體假訊息的解毒劑。

在路透社,我們致力於追求獨立、基於事實的新聞,提供完整可靠的資訊幫助人們做出決定,我們相信,我們的全球影響力與在地足跡結合,可以使我們從源頭收集資訊、驗證和解釋事實,讓我們更接近真相。

我們很全球化,全球150多個國家有超過2,500名記者;我們也很在地化,我們的記者來自全球85個國家,並且以15種語言發表,像我就是義大利人,1996年開始在羅馬的路透社分部提供義大利文的服務。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