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雄電影節】「對我來說,1967年時電影已死」,全才影人菲利浦巴克如何享譽國際影壇? - 夜上海论坛

【2022高雄電影節】「對我來說,1967年時電影已死」,全才影人菲利浦巴克如何享譽國際影壇?

  发布时间:2024-06-29 08:25:0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王冠人菲利浦・巴克Phillip Barker),以電影和劇場美術設計領域的成就,享譽國際影壇,尤其和導演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的長年合作,包括《意外的春天》、《赤裸真相》和《A級控訴 。

文:王冠人

菲利浦・巴克(Phillip Barker),高雄國際以電影和劇場美術設計領域的電影電影成就,享譽國際影壇,節對尤其和導演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的來說長年合作,包括《意外的年時春天》、《赤裸真相》和《A級控訴》等片,已死影人影壇共同打造出獨特的菲利電影氣味。

同時,浦巴他也編導自己的克何短片創作,將自己對機械和船舶的享譽熱愛、對電影機制的高雄國際思索(攝影、投影、電影電影觀影、節對凝視、來說幻象),年時以及生死情欲、親情議題,凝鍊成。今年的高雄電影節,策劃「菲利浦巴克的物幻流影」觀摩單元,選映他於1984年到2010年代的九部短片作品。

圖1Photo Credit: 高雄電影節提供
《意外的春天》劇照

一、游移懸宕的身份

菲利浦・巴克於1955年出生於英國約克郡的布拉福(Bradford)。祖父於二戰期間從巴黎一處集中營倖存下來,成為一名街掃的清潔工,時常帶回陌生人的各式玩意,在巴克的心中,他是一個「說故事的人」,零散的、無名者的物件,恰宜於拼湊構築一個想像的世界。巴克的父親是船舶動力技師,擅長機械和手工,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巴克13歲時便舉家移居加拿大。

父親帶著超8mm攝影機紀錄一家人遷徙的旅途,一路上呼喚孩子向鏡頭揮手。那些重複的指令,兒時拍照的尷尬體驗,帶給巴克的反而是更願意待著鏡頭後面,而不願意成為鏡頭凝視、捕捉的對象。

而意外留在照片中的背景,譬如1967年的蒙特婁博覽會、巨大的馴鹿,甚至安大略省境內龐然乍現的大鎳幣地標(Big Nickel of Sudbury),為記憶加劇了某種超現實感。

有一個愛好海事機械的父親,影響似乎顯而易見。然而,在所有的機械裡,偏偏巴克最愛的是投影機。機具轉動、螢幕投射,故事開始生成。

家中的客廳白牆成了劇情片《War Is Hell》(1960)的場景,那或許是父親購買投影機附贈的一個demo片。一鍵即可操控的觀影經驗(快轉、暫停、迴轉),彷彿可以決定、懸置或逆轉劇中人物的生死宿命和各種戲劇編排,讓眼前這場戰爭,既是影像,也是幻相。或許也默默啟動了他習於在短片作品裡「揭露」電影機制的念頭。

「對我來說,1967年時,電影已死。」

12、3歲的他,不再只是一個純粹沈浸在虛構故事的觀眾,已開始意識到電影世界如何打造幻覺,開始留意畫面之外。即使遠方事物栩栩如真、如臨眼前,仍舊存有某個罅隙和片刻,得以阻斷一場流暢的幻夢,一場宿命的悲劇,或至少暫時將其懸置,猶如處於永恆漂流的的意義空缺狀態。

巴克曾幾次提及目睹死亡或瀕死現場的親身經歷,以及描繪戰事船難的畫作。我們幾乎能想像那艘海上的救生艇、那位巴黎街邊暈厥的婦人,以及巴克上前施加人工呼吸之際,旁人撇開的種種視線,以及害怕急救失敗的內心恐懼。

「那些年,我如同一間移動的家屋(mobile home),螃蟹般背負所有,彷彿那是我的星座。」

青年時期,巴克就讀安大略藝術學院,原本修習商業設計,後轉往實驗錄像和裝置藝術。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等地的多年歐陸流浪生活期間,他當過風景畫師,也曾是演奏曼陀林琴的流浪藝人,斷斷續續的移居和移民生活,促使他對那些難以定義、不確定、始終變動的「身份」特別有興趣,也反映在他的創作中,那一層層存在主義風格的思考: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為何在這?

圖3Photo Credit: Philip Barker提供
菲利浦.巴克手稿

二、何處漂浮、流向何方

《漂流拼貼》(A Temporary Arrangement, 1995),英文片名可直譯為「一個暫時的安排」,這部無對白的黑白短片,由巴克的親友「主演」,每個人像是即興、隨性地入鏡,又像家庭出遊,時常面向鏡頭。

但又隱隱能夠辨識兩位男女主角及其裝扮:西裝和公事包,對比連身長裙,兩人的表情和姿態營造了一個「懸置在此刻,但為何流落於此卻原因不明」的情境。

所有人看似置身同一條河流,在某幾個片刻,他們並置在分割畫面的九個框格內,或者兀自漂浮,或者同時拿出物品、擺放於水面。

若說上述不連續的敘事手法,予人一種劇場感,與此相對的,則是女主角的臉的局部,以一種教人聯想到繪畫(尤其是肖像畫)的風格出現。

她的頭部、她的同一張臉,分別在畫面中九個分割框格內,既各自變動/移動/轉動,表情各異,但隨著時間,又慢慢彼此接近,組成、整合為一個屬於「此時此刻」的表面,像嘗試要打破這些硬是添加在畫面上的線條所分割的邊界。以相異的觀看方式框取同一對象,也反映在片中有時垂直鳥瞰,有時水平的視野切換。

我們凝視著臉,像是凝視深淵,一個身份曖昧不明、身世成謎的深淵。然而凝視久了,卻又在被攝者投向我們的視線裡,搜尋到了(我們自以為的)線索,故事的張力浮現,且往往揉合了多樣且複雜的情緒情感,幽默、默契、炙熱、怨懟,乃至遺憾徒勞。

圖4Photo Credit: 高雄電影節提供
《漂流拼貼》劇照

《形影不離》(I Am Always Connected, 1984),源自巴克在阿姆斯特丹生活期間,某一夜在光影恍惚中,看著一台熨衣架成了投影在牆上的一隻狼。隨後他與舞者朋友合作,打造了一隻與身體相連、以紙漿雕塑而成的似狼似狗模型。那與友人旋繞起舞的,猶如自己內在的野獸。

圖5Photo Credit: 高雄電影節提供
《形影不離》劇照

《試鏡中》(Regarding, 2002)的創作靈感來自《紅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dir. Francois Girard,1998),但把牽連眾人命運的關鍵小提琴,換成了一台攝影機。角色也簡約只剩女子和男人兩人,推測分別是導演和演員身份。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