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向東轉遇上「大熊貓」向西走:《俄羅斯「向東轉」》剖析模棱兩可能走多遠

  发布时间:2024-05-21 02:28:5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蔡怡竑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客席講師)早前拜讀王家豪與羅金義合著的《俄羅斯「向東轉」:東亞新勢力?》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東亞焦點叢書」第10本),是非常適合讀者探索俄羅斯這個超強國家與東亞地區 。

文:蔡怡竑(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客席講師)

早前拜讀王家豪與羅金義合著的北極《俄羅斯「向東轉」:東亞新勢力?》(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東亞焦點叢書」第10本),是熊向西走非常適合讀者探索俄羅斯這個超強國家與東亞地區的地緣關係,以及全球秩序的東轉大熊東轉多遠發展。書中除了從歷史視角與當前國際局勢分析之外,遇上更為變化莫測的貓向模棱國際關係提供更多的戰略視角,值得讀者繼續發掘俄羅斯與周邊國家的俄羅微妙關係。

迷霧似的剖析「向東轉」

對俄羅斯無庸置疑的,是北極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國際權力叢林之中,熊向西走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東轉大熊東轉多遠強壯的「北極熊」,是遇上戰鬥力最強的陸上動物。本書提及日本、貓向模棱印度和東盟同為美國盟友,俄羅美國因素有多大程度影響它們與俄羅斯合作?實際上,剖析俄羅斯在東亞地區的北極軍事戰略部署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強勢;相對地,以「外交戰略」結合的「向南走」更為貼切。俄羅斯的是典型的陸權國家,其深海延伸策略必然會先遭遇美國的海權圍堵,難以在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施展戰略意圖,更難以在東海或南海發揮積極的軍事作用。

其次,在歐亞大陸地緣的東、南兩面,除了日本與韓國之外,大多數亞洲國家都奉行「不結盟運動」,避免地緣政治走向「集團化」,重蹈冷戰思維的消極戰略誤區;東盟諸國都極不願意在中美俄三強中「選邊站」,而俄羅斯的「南向」所發揮的戰略角色,亦不如外界形容的顯著。再者,萎靡不振的俄羅斯經濟比不上中國、印度等區域強權的市場優勢與地緣紅利,其與日俱增的外交參與也未能為周邊國家創造更多的戰略紅利。

因此,作者以「模棱兩可」描述俄羅斯「向東轉」,實為「客套」的論述——在地緣戰略特別關注的軍事、外交和經濟三大安全觀,「向東轉」每一樣都欠缺具體的戰略目標與操作,其實更像一陣陣的「迷霧」。

「北極熊」向東轉」與「大熊貓」向西走

區域安全觀點出了地理上的利害關係——除了東面的太平洋,俄羅斯的「圍堵」幾乎都是圍繞中國的邊疆,由東北的朝鮮、西北的哈薩克、西南的印度,以至南面的緬甸和越南,堪比美日同盟的三道島鏈圍堵戰略來得更糾纏。這些國家都與俄羅斯維持緊密關係,有的是俄羅斯的傳統政治軍事同盟,有的是軍事上的戰略夥伴,當中的印度與朝鮮的核威攝更是直接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歷史也告訴我們在1956年到1966年發生的「中蘇交惡」,皆是基於國家利益、複雜地緣以及歷史關係等矛盾所致。蘇聯也曾於1962年的「中印邊界戰爭」與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集結部署大量軍隊在中國的邊疆,意味著「北極熊」經常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另外,自俄羅斯總統普京去年10月提出「俄中同盟的可能」,到今年4月俄羅斯外交部長公開強調「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不是軍事同盟,完全是另外一種關係」,讓各界質疑中俄兩國究竟是甚麼關係?「北極熊」與「大熊貓」如何建立互信與合作,才是兩強之間的關鍵。

當「北極熊」向東轉遇到「大熊貓」向西走(即「一帶一路」),究竟會擦出什麼火花?隨著中國的全球生產網路及全球價值供應鏈不斷升級,在資金、產能、標準、規則將透過「一帶一路」在歐亞發揮積極作用。「一帶一路」在北半球擴張影響力的地緣戰略,不利於俄羅斯的國家利益與戰略部署,其中涵蓋了經濟、能源和歐亞運輸通道形成的競爭。在經濟表現不濟之際,「北極熊」最終還是與「大熊貓」展開產業互補性強的經貿、能源和基礎建設合作。如此驗證,既在歐亞大陸板塊上採取合作,也得在地緣政治上展開戰略外交,尤其是針對中亞及南亞國家。目前,「冰上絲綢之路」是最受各界關注的,是中俄推進北極航道建設,到2030年東北航道的通航期將由目前的3個月增加到半年左右,據估計屆時亞歐總貿易量的四分之一將通過東北航道運輸,無疑對「大西洋—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西太平洋」連貫航線形成強烈的替代競爭壓力。「大熊貓」與「北極熊」究竟能否堅持合作到底?這倒是值得大家靜觀其變的。

最終,戰略目標與戰略支柱模棱兩可的俄羅斯「向東轉」,能走得多遠?跟中國的交往如何確立關係狀態?俄羅斯與「南向國家」的關係究竟又能深化到哪一種程度?這些都與區域穩定與發展息息相關。《俄羅斯「向東轉」》能為讀者剖析時下聚焦俄羅斯這一隻「北極熊」的「動」與「靜」。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