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4:陸海的交會》:越南與朝鮮反抗夷狄清朝,衍生出自身才是中華文化的意識

  发布时间:2024-05-17 03:48:3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檀上寬第六章 從明到清三、混沌的歸結南明的抵抗為了對抗清朝以北京為中心而擴大支配中華,明朝在南方接連成立流亡政權,統稱為「南明」。例如福王常洵之子由崧在明朝副都南京建立福王弘光帝)政權,但因帶入前 。

文:檀上寬

第六章 從明到清

三、岩波夷狄衍生混沌的新書歸結

南明的抵抗

為了對抗清朝以北京為中心而擴大支配中華,明朝在南方接連成立流亡政權,.中中華統稱為「南明」。歷史陸海例如福王常洵之子由崧在明朝副都南京建立福王(弘光帝)政權,交的意但因帶入前朝以來的南與東林、非東林對立,朝鮮出自又遭到清軍攻擊,反抗不滿一年便告崩解。清朝其他如紹興(浙江省)的身才識魯王政權、福州(福建省)的文化唐王(隆武帝)政權也大概都是建立一年左右便滅亡。南明政權中,岩波夷狄衍生只有建立於慶肇(廣東省)的新書桂王(永曆帝)政權在西南地區保持勢力。不過,.中中華一六六一年(永曆十五年、歷史陸海順治十八年),逃到緬甸的永曆帝亦遭清軍逮捕、處刑。

歸順明朝的海上勢力鄭芝龍,在福王過世後,仍與兒子鄭成功一同積極支持唐王政權。但是,一六四六年(隆武二年)唐王敗亡,鄭芝龍亦投靠清朝,鄭成功則侍奉永曆帝,繼續「反清復明」活動。在此期間,鄭成功向周邊諸國尋求軍事、經濟援助,也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母親的祖國日本,此即所謂的「日本乞師」。然而,當時的日本已經進入鎖國體制,江戶幕府對於派兵海外持慎重態度,最後他並未如願。

鄭成功不只向周邊國家求助,也嘗試接觸遙遠的西歐各國。永曆政權中,包括王皇太后在內的許多人是基督教受洗者,他們透過澳門的傳教士,將王皇太后(教名為海倫娜Helena)的書信送至梵諦岡、請求教廷支援。使者於永曆四年(一六五○年)出發,直到永曆十三年才帶回教宗回信。此時,王皇太后早已過世,永曆政權也正處於逃往緬甸、滅亡之前。雖然南明向梵諦岡請求支援只是最後掙扎,不過,包括日本乞師等向海外求援一事,可說是證明了當時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心理、物理距離比想像中還近。

其後,鄭成功趕走在台灣的荷蘭人勢力,以台南為根據地,祖孫三代都持續著抵抗運動。約二十年後的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其孫鄭克塽向清投降。至此,清朝完成了支配中國。鄭氏政權崩解象徵南明抵抗的終結,同時也意味著十六世紀後期倭寇出現以來的自律海洋世界之消滅。取代明朝的清朝,重新建構以海禁為基礎的管理貿易體制,展露出大陸國家的新面貌。自此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積極在海洋活動的強大海上勢力。

明朝的流亡政權Photo Credit: 聯經出版

明朝遺臣的選擇

即便明末混亂不已,明朝的滅亡仍然為官僚、知識分子帶來莫大衝擊。一次是李自成領導的賊軍致使國家失去皇帝(天子),另一次則是滿洲族清朝這樣的夷狄奪走中華土地,這都使得他們陷入茫然自失。短短的數個月期間,明朝遺臣兩度經歷了王朝更迭,在前途未卜的不安定極限狀況下,必須賭上性命決定自身前途。

明朝滅亡之際,官僚、知識分子大致有四種行動模式。一、與國家同生共死的殉國;二、對新王朝(大順或大清)徹底抗戰,支持南明政權的積極抵抗;三、不參與抗戰亦不協助新王朝的消極抵抗;四、或自主或被迫向新王朝投降、任官。當然,這四種模式並非界線分明,抗戰者之中也有積極程度差異,也有人在抗戰途中歸順新王朝、任官。反過來說,也有一度在新王朝任官,其後又反叛敵對者。

選擇投降或抵抗(殉死),並不只在北京淪陷之際,每當南明政權傾覆,這樣的抉擇也一再在南方上演。綜合來看,多數人選擇投降、任官,其中一大半是為了保全自家,但也有人心懷救世思想而協助清朝。清朝一方為了統治中華,亦需要他們的知識和經驗,故而熱心拉攏其進入新政權。明清交替之際,這些人發揮了連接兩個王朝的重要作用。但是,他們也因為侍奉兩個王朝而汙辱臣節,時常感受到「貳臣」的內疚。

不同於貳臣,遺臣(遺老)出於對清朝的民族式反抗與對明朝的忠誠,而堅持拒絕任官。比起協助清朝,他們更希望在清之後的後王(聖王)治世中實現自身理想。為了協助後王治世,這些遺臣們探究王朝滅亡原因,拚命摸索改善體制的策略或改革方案,因而出現不少象徵時代的經世家。其中的代表人物,即是獲稱清初三大儒的顧炎武(一六一三~一六八二年)、黃宗羲(一六一○~一六九五年)、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他們和東林派主導者一樣是江南出身的南人,可說是潛浮於當地的經世思想潮流隨著明朝滅亡而一口氣噴發、奔流於地表。

明末經世論的系譜

這些人雖被統稱為明朝遺臣,不過,明朝遺臣的「明」指的還是中華文明本身。王夫之認為夷狄滿洲奪走了此一文明,特別強調「華夷之別」。他的民族思想,清楚地反映於關於王統的討論中。「可禪,可繼,可革,而不可使夷類間之」(《黃書.原極.第一》)。

整體而言,明末東林派的改革思想經由獲稱「小東林」的復社等文社(以科舉為目標的民間文人團體)流傳,而為遺臣所繼承。遺臣繼承相關思想之際,新加入華夷思想,使他們對改革的意願特別強烈。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是反抗魏忠賢而死於獄中的「東林七君子」之一,他自己也參與復社政治活動,並著作《明夷待訪錄》,象徵在暗夜之中期待聖王出現。黃宗羲在書中提議復活宰相制度、學校議會化、改革科舉制度等,並主張透過以上改革制衡皇帝的獨裁。他也激烈批判只顧己身「大私」而不顧萬民利害的君主,是違反了設置君主之原意。

同樣出身復社的顧炎武,認為亡國不過是王朝興替,然而亡天下卻意味著以仁義道德為基礎的中華文化消滅,匹夫(庶民)也有責任。負責匹夫生活保障的郡縣地方長官,只顧迎合中央(皇帝)心意,卻不關心民生,結果招致民眾反叛。故而,地方長官應由當地出身者擔任、採取終身制及世襲制。地方長官若如周朝封建制度一般領有地方,則會產生對土地、民眾的眷戀,將使民生豐富、國勢強固,也就是「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